sina.com.cn |
| ||||||||
![]() | |||||||||
|
![]() |
|
|
最近,中国通信业内的权威人士指出,中国电信被按照卫星、寻呼、移动和固定四种业务模式被“大卸四块”之后,已经元气大伤。打虎不能往死里打,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该住手时宜住手”。相反,中国联通很可能成为新的老虎。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目前,中国通信运营市场已形成新的格局,主要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分天下。前两者是原中国电信的两个“儿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论从用户群、营业额还是影响力,都比中国联通大得多。应该说,联通还没有对前两者形成真正的、事实上的竞争,但其潜在的威胁却已令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坐立不安。 此前,中国政府对联通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其发展,以使中国电信运营市场形成真正的竞争。在人事上,让信息产业部原常务副部长执掌联通,这是中国特色的最强有力的扶植。在政策上,除了把寻呼业交由联通经营外,最要命的是明确规定,代表下一代通信方向的CDMA技术也由联通独家垄断。 众所周知,国内现行的GSM手机迟早要被CDMA代替,正如数字手机已完全取代模拟手机一样。CDMA是指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技术,它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话音质量好、保密性强、掉话率低、电磁辐射小、容量大、覆盖广等特点,能够满足市场对移动通信容量和品质的高要求,并大量减少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联通在GSM技术中已落后于中国移动通信,如果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胜,中国联通只有采用CDMA技术才能打破这种被动局面,来一展雄风。 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是CDMA核心技术的专利持有者,现在几乎全球所有的CDMA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生产厂商,都从高通公司获得专利。这正像全球的PC厂商都要从INTEL购买CPU一样,尽管INTEL不制造PC,但它是全球PC工业的最大获利者。高通公司本身放弃了移动通信设备的制造,专心研发,从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上获取收益。付钱购买高通的许可,还是自主研发CDMA技术,一直是中国信息技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今年2月16日,中国联通公司和高通公司在北京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该协议确定了中国国内制造商使用高通公司知识产权的原则和程序,这为中国国内制造厂商以较低成本生产并经销CDMA无线设备铺平了道路。协议涵盖了第二代(窄带)和第三代(宽带)CDMA技术。 中国联通计划在签署协议后,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2000年在移动通信领域投资289亿元,将主要用于CDMA建设,使CDMA网的系统容量达到1130万户。中国联通计划到2005年其CDMA用户达到5500万至6000万户,市场占有率达到35%。 联通此举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为自己在海外上市增加了一个最亮点,二是为中美WTO谈判送上了一份厚礼。但不到一周,联通官员就放出话来,不准备采用高通的窄带CDMA技术,而准备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CDMA技术标准。此言一出,全球哗然,高通公司的股票下跌了2/3。 很快,联通就说,还准备采用高通的CDMA技术,只是不想上现在已投入商用的窄带CDMA。事实上,联通董事长杨贤足早在框架协议的签字仪式上的一番话,就表达了中国联通矛盾心情:现在启动CDMA网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表现在,通过近几年CDMA的发展,技术逐步成熟、体制走向规范,这将促进中国联通建成一个高质量的CDMA网。不利的方面表现在,电信网的特点是不干则已,要干就要有规模,有了规模才会有好的质量、好的服务,也才会有市场、有效益。第三代CDMA技术很快就会投入使用,窄带CDMA发展的时间已经很短了。 联通当时下决心快马加鞭、经济高效地迅速建立起一个具有规模的CDMA网络,从而抢占用户市场。 但在6月13于香港举行的CDMA世界大会上,杨贤足又表示联通将在明年初启动第三代CDM试验测试。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中国巨大的市场令美国高通公司的股票忽上忽下。 联通直接试用第三代CDMA网络,这也表示,联通已正式放弃今年内建立第二代商用CDMA网络的计划。 虽然高通公司长出了一口气,但国内不少厂商都暗自叫苦。受联通雄心勃勃计划的指引,中国通信产业的八家主导厂商中兴、东方通信、首信、海信、上海罗顿、华为、大唐、浪潮分别与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研发协议,通过与高通公司的合作,为中国研究开发基于IS95A/B和第三代CDMA1X多载波标准的手机和基站样机。高通将向它们提供研发所需的软件、芯片组和相关的技术资料。目前,中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5000万,今年将再增加2500万。毫无疑问,CDMA将成为中国移动市场最巨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国内制造厂商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究。 但这些厂商的研究是按照联通原定的计划进行的,即先将第二代CDMA技术运用到国产设备中,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然后再逐步过渡到第三代。 就在国内生产厂商实现群体突破,纷纷推出了实用化的第二代CDMA产品之时,联通改变计划,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民族产业。 目前,GSM网络中,国产厂商只占据了不到3%的份额。以一部手机1000元的利润来算,仅5000万中国用户就交给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等欧美厂商500亿元,这还不包括运营商交给外国公司的钱。 如果马上就在国内实施第二代CDMA网络,国内厂商可以同时与国外厂商展开竞争。由于国内主要厂商参与了联通的机卡分离等标准的制定,从而走在了外国厂商的前面。由世界上100多个通信厂商和运营商组成的CDMA发展集团(CDG)原计划到2003年再实施机卡分离。 据估计,两年之内,窄带CDMA可以发展5000万用户,从而在手机和基站等设备方面带来600亿以上的市场空间,而民族产业将在其中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国内厂商将在技术、资金上获得足够的积累,从而有可能获得与世界通信产业巨头平起平坐的机会。 据国内厂商估计,从第二代CDMA过渡到第三代,只需付出不到20%的“升级”费用。 而如果按照联通已经决定的明年直接试验第三代CDMA的计划,国内厂商还没有能力拿出成熟的方案和产品,中国电信设备市场仍将被欧美和日韩瓜分,民族产业不会有抬头的机会。 机遇稍纵即逝。国内厂商盼望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国家的政策能有所调整,从而在他们头上的阴云中闪出一条裂缝。 据了解,联通改变CDMA的日程后,原定发展1000万用户的目标要大打折扣,今年内,他们还是大力推动GSM,与中国移动进行有限的竞争。 在中国GSM网络建设如火如荼的1997、1998年,中国电信就开始了对CDMA试验网的建设。由中国电信和军队有关部门组建的电信长城公司相继建成了北京、上海、西安和广州的四个CDMA商用试验网。前不久,长城电信推出2毛钱一分钟的通话费,令CDMA热闹了一阵子。这个网络采用的就是高通的窄带CDMA技术。 由于出台了军队不准进行经营活动的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下文,将长城电信并入联通。这就是说,目前可以从事CDMA网络建设的只有联通一家。中国的巨大的CDMA市场就放在联通的手心里,他不做别人也不能做,他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联通决定了中国电信市场的未来走势。 中国电信没有移动业务,中国移动没有固定业务,而中国联通是目前中国执照最全的电信运营商,加上独家拥有代表未来方向CDMA运营大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考虑联通会成为新的老虎的强有力的依据。 另据了解,铁道部正在筹备铁路通信信息集团,年内将完成组建。铁路拥有中国第二大光纤网,国务院有意将这一集团并入联通,从而使联通具备更大的实力。而这一集团的目标借助联通的“执照”,全面介入从固定到移动的电信业务。 从数据表明,去年,中国移动增长66%,中国联通增长200%,而中国电信只增长了11%。 尽管占据了全国的固定电话用户的绝大部分,但中国电信不寻求增长点,就会陷于停滞状态。 事实上,与GSM有900M和1800M两个频段一样,CDMA也有800M和1900M两个频段。联通获得的是800M这个“黄金频段”,1900M频段在中国电信手里。 据透露,中国电信也有意上CDMA项目,只要国家不禁止。如果有两家公司经营CDMA,相信联通会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蔡诚) 【关闭窗口】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