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笑话--四川高工揭秘“酒变油”
http://www.sina.com.cn 2000/10/12 10:18 华西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成蹊)近日,国内一些媒体纷纷报道了武汉一化工专家发明“酒变油”的消息,继而发明者苏洪国又决定申请诺贝尔奖,一时间舆论哗然。昨日,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傅尧信约见本报记者,细述“酒变油”的内中奥秘。
傅尧信出示了搜集的相关报道,他指出,苏洪国的“发明”只是利用乙醇燃烧并加以助燃剂使汽车发动。而据他所知,这一实验早已有人尝试,傅同时出示了相关资料。他指出,酒精作汽车燃料不是什么发明,在国外已是普遍的现实,在30年代美国已有应用,40年代起由于石油的广泛开采,酒精失去了价格优势,逐步被淘汰。70年代起,人们意识到石油的不可再生,酒精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美国能源部的两个国家实验室仍在研究这一项目,并已有了规范化的成果。乙醇正被广泛运用到汽车燃料之中,现在有50%的汽车开始使用E10,有60万辆汽车使用E85这两种含乙醇的燃料,美国环保局还出台了明文规定,倡导使用加酒精的燃料,以促进汽油的充分燃烧。在久负盛名的汽车拉力赛中,有一项活动是酒精汽车拉力赛。目前,妨碍直接使用酒精燃料的原因主要是乙醇燃烧的热效率较低,使用成本较高。
对苏洪国的“发明”,傅尧信认为是一个笑话,主要是因为其对国际信息不了解所至,且苏洪国的“发明”仅停留在把汽车开走的初级阶段,使用助燃剂的名称也不规范,如真去申请诺贝尔奖必然贻笑大方。傅认为,苏洪国仅仅引出了一个话题,那就是生物燃料应该应用并值得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