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学术文献出版量已达5800万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 21:1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全晓书 田素雷) 据最新的权威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初,中国通过互联网出版的学术文献已达5800万篇,约3000亿字。 在中国版权协会3日主办的“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指出,目前,国内约有4000余种纸质科技学术期刊实现了内容全文的互联网同步出版。
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学术文献出版规模2002年达到1.5亿元,去年则达到2.4亿元,年增长率为60%,成为仅次于在线游戏的第二大互联网出版领域。 据寇晓伟介绍,中国于1996年开始出现学术文献全文电子版内容在互联网上传播。互联网学术文献出版主要采用全文数据库形式存放在网站上,用户和读者通过登录网站进行在线阅读或下载后使用。 目前,以《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学术论文数据库的出版,形成了115万篇学术论文网上传播的规模。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通过“中国知网”出版发布,2003年文献下载总量达到4.5亿篇,是国外最大数据库elsewell的4倍。 寇晓伟指出,过去仅仅依靠学术期刊外加复印资料来传播学术文献,平均每种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大约1000份左右,大多是高校图书馆订阅,社会上一般人难于得到。 “互联网出版的学术文献著作因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知识传播、使用和创新的速度,”寇晓伟说。 据调查,高校毕业生在做毕业设计和论文时,80%以上的学生会查阅和利用互联网出版的学术文献。 他还指出,中国的互联网学术文献出版产业链正在形成。“由传统学术出版、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建设、网上信息服务等环节构成的产业链保证了整个产业运行的良性循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