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互联网下一竞争焦点在管理与创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0日 16:32 通信信息报 | |||||||||
谢文:今后互联网产业的竞争是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经历几年的发展摸索,可以预见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热点在于规模化盈利,谁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出众,谁就会有出路。 本报记者 张珺
门户、游戏、增值业务、财经……,这些与互联网产业有着密切关系的词语都与一个人有着直接的联系——谢文。这个在互联网界个性突出,有时甚至脾气不佳的“人物”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产业一个个历史时刻。从中公网到联众,从互联网实验室再到和讯,谢文把他对产业的理解,对经营的把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近日,在刚刚参加完搜狐IT年度高峰论坛之后,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睿智、刚毅的CEO。 记者:您从一个互联网产业的创业元老转变为一个产业研究者,并于去年10月开始出任和讯总裁,可谓重新走上产业的最前台,对您来说这不同角色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谢文:这其中最大的区别我想就在于一个角色的转变和自身思想的定位。在从事互联网产业研究时,你可以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来洞察这个行业,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多的是一种简单、客观的角度来评析产业发生的事件。 而对于一个直接经营者来讲,更多的需要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把自己投入到市场中去,你可以形成自己的管理思想,但最重要的还是面对你所经营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公司整体的发展方向来推进。所以这种角色的要求比研究担负的责任要大,要求更为严格,面临的事务也更实际,容不得半点失误。 记者:自去年10月您入主和讯以来,和讯内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层出不穷,那么目前和讯的发展状况和您的设计有差距吗?达到您预计的目标了吗? 谢文:到现在为止,我加入和讯正好半年。在我来到和讯以后,公司上下都对我给予了巨大地支持。半年里,在董事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下,应该说和讯的战略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地展开了,与最初的发展计划差不多,有些地方比预计的还要好。 但是,和讯目前的发展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与我想象的一个比较成熟、稳定、新颖的和讯运作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公司现在的改革发展也只是一个初步的展开、转型。从公司内部讲,员工上下士气都很高,工作氛围也很融洽,但是公司的整体素质、专业能力、市场能力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是互联网产业的通病,也是和讯急需解决的问题。 记者:目前,互联网公司众多,而真正富有竞争力的却很少,您觉得主要原因在哪里?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谢文:最近,我一直在说,互联网市场发展到目前已经相当成熟了,不像在三四年以前,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还相当干涩。现在,只要一个公司拿出像样的产品来,就能创造性的获取利润。你只要稍微一点动作,整个市场马上就会有响应。 应该说现有的互联网产业进入了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时期,近8000万的网民撑起了一个巨大的互联网市场,也催生出一大批互联网公司,但是这些公司中良性运作的,具有竞争力的很少。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产业发展缺乏理性,盲目跟风的行为让许多公司尝到苦头,众多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内容和产品都相当匮乏,并且缺乏精品。 产业内确实也有成功的上市互联网公司,但是细数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你会发现互联网产业的成功率实在太低,不会超过1%。一个行业不管她多么生机勃勃,多么爆发式成长,没有形成理性的发展都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所以互联网产业发展高潮也罢,低潮也好,成功的都是少数。这也是个客观的事实,所以我们不能对互联网产业太过苛求,要对它的发展多给一点耐心和信心。 今后互联网产业的竞争是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如果没有移动短信的盈利,真正可以规模化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几乎没有几家。所以现有公司的成功是市场给了机会,但以后不会再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例如,网络游戏被大肆宣传的结果仍旧只是个别公司的崛起,这些都是一个机会的把握问题,而这种把握来源于企业的管理和创新能力。今后的互联网界都应该向管理要效益,以创新求发展。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管理和创新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遇见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热点在于规模化盈利,而在下一轮的竞争中,谁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出众,谁才会有出路。 记者:那么在和讯,您是如何打造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的? 谢文:首先,企业需要一个和国际规范接轨,适应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游戏规则。这种规则是产业验证过的具有说服力的,能够发挥其功效的规则,和讯的发展同样需要这个规则来指引和讯前进。这个规则包括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激励机制等等。 其次,和讯需要很好的队伍结构,这不仅仅是人才的问题,当然人才是最重要的方面。恰如其分的人才阵容,往往会把高层的管理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这个问题往往许多公司都没有意识到,比如有的公司市场开拓很厉害,广告收入不断,但是创新能力不行,这就不叫一个恰如其分的队伍,只能算是有一个队伍亮点。 再次,有了队伍以后要有商业模式,企业靠什么挣钱,差异化的竞争力在哪里?我认为每个公司都要有符合自己商业模式的产品与服务,比如开发,创新。 最后就是业绩,这是检验一个管理者能力高低最直接有效的标准了。总体来说我一直要求和讯按照这个方向努力,在这半年的时间里还是小有收获的,但是我们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不能放松。 记者:您曾提出过一个问题“互联网公司伺候哪些人”,那么现在的和讯是如何定位的? 谢文:和讯服务对象的定位是在对中国几千万网民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现在互联网公司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但是它们的同质性很强,服务的内容和对象几乎没有区别。这些公司主要″伺候″着25以下的青少年,和讯如果再做这方面的内容完全没有意义,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所以,和讯在定位前给自身发展理念作了三个错位:第一,和讯选择中青年为自己的服务对象。第二,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目前都在做游戏、门户、短信,和讯如果再加入的话,同样没有意思。所以和讯选择做财经,并把这个范围扩大一点叫做″大财经″。第三,大部门公司做资讯或者单一的服务,或者单一的社区,和讯希望做资讯、社区、服务的三者结合,综合的商业模式,在整合不同领域的基础上争取实现公司的均衡发展。 记者:和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谢文:目前公司盈利了,当然希望利用这个大好的形式争取公司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化运营。但就和讯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什么叫核心竞争力?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企业不可模仿的,特定资源整合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当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在短期内,我希望和讯能够快速、平稳、持续的发展。《通信信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