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垃圾邮件情况统计报告专题 > 正文

垃圾电邮服务器遭封杀 专家称治理还有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 10:40 中华工商时报

  文/吴学安

  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日前公布了两批垃圾邮件“黑名单”,300多个发送垃圾邮件的IP地址名列其中。

  成立于2002年的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是国内目前惟一的反垃圾电邮
新浪通行证 快乐e特权 张国荣风采依旧一周年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的专门机构,旨在维护国内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和互联网用户的正当权利,公平使用因特网资源。该机构共有23个发起单位,包括263网络集团、新浪网、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移动等国内主要服务商。他们向社会公开承诺,将利用一切技术手段阻止和消除垃圾电邮的传播。被列入“黑名单”的多数IP地址所有者都能主动进行整改,对于少数仍继续发送垃圾邮件的IP地址,成员单位将实行联合封杀措施。据悉,这是国内互联网行业首次大规模封杀垃圾电邮服务器。

  电子邮件作为方便快捷的通讯载体已成为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与此同时,网络垃圾邮件在互联网上日益泛滥,肆意横行,已成为让众多网民头痛的事情。据报道,2003年,国内网民每天接收的垃圾电子邮件达数千万封,已超过正常电子邮件的数量。许多网民都有过被成堆的垃圾病毒邮件搔扰的惨痛经历。各种各样你并不希望看到的商业广告、色情信息、邮件炸弹和很多来历不明的邮件以排山倒海之势涌进邮箱,不知耗尽了多少网民的精力和财力,严重侵害了电子邮件用户的通信利益,也影响了电子邮件服务的正常运营秩序,危害互联网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成为互联网的一大公害。

  国内网民遭受网络垃圾邮件侵扰的现象有增无减,究其原因,还在于近年来一些公司和个人为了商业利益,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利用电邮发送大量商业广告及各种不良信息,形成影响极坏、后果严重的垃圾电邮。时下,在互联网上发送垃圾电子邮件的人之所以肆无忌禅,是因为他们在网上注册一个域名服务器并不需要花费多少钱,买一个群发软件也很容易。垃圾电子邮件的始作俑者所付出的只是很小的经济代价。对监管者来说,若要追踪、封堵垃圾邮件则要花费相当大的代价。一些企业为了防范垃圾电子邮件每年都要耗资几百万元,甚至比这个数额更大代价。据估计,每一封垃圾电邮至少造成一美元损失,全世界的公司企业每年大概要花费80亿至100亿美元来解决垃圾电邮问题,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

  从2003年9月9日零时开始,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就在国内开始部署封杀全球127个发送垃圾邮件的服务器,拒收这些邮件服务器发送的邮件。这是国内互联网行业首次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服务。此次被封杀的垃圾邮件制造者有90个在中国台湾地区,29个在中国境外地区,中国内地的有8个。此后,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在每个季度都要公布最新的垃圾邮件服务器名单。此番行动,表明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封杀垃圾电子邮件的实实在在的态度。

  然而,封杀垃圾电子邮件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在法律上的缺失。因为对于发送垃圾电子邮件,现行法律并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制裁措施条文,而用行业自律的方式去封杀垃圾电子邮件,其强制力肯定不可能高于法律。尽管这样,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制订出《反垃圾邮件服务规范》并没有上升为国家的法律,但它已成为行业内部共同遵守的一个规范。此次行动在网民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认为这是中国互联网业界净化网络环境所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国内法律还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条文明文规定,发送垃圾电子邮件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法律在治理垃圾电子邮件方面的“缺失”,无疑给发送垃圾电子邮件的人有机可乘。从健全处理垃圾电邮规章制度的角度来看,切入点要从制止群发软件、制止电子邮件地址买卖开始。明确发送垃圾电邮者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对电邮接收者免遭垃圾电邮滋扰的保护措施,包括通过行业组织、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采取什么样具体的技术手段来保障用户的权利。在缺乏上述制度措施的条件下,网络自律组织所能做的事情只能是给垃圾邮件的发送者切断网络沟通的渠道。

  治理网络垃圾电邮法律缺失问题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一直呼吁反垃圾邮件立法的全国政协委员周晋峰提交了《加强反垃圾邮件的建议》的议案,建议国家尽快启动反垃圾邮件的立法程序,从而为切实治理网络垃圾邮件提供法律依据。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