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人物专访:新浪总编辑陈彤的平民姿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2日 15:12 赢周刊

  王延礴 朱新华 文

  我是新浪的第一个编辑

  我是新浪的第一个编辑,甚至可能是门户网站的第一个编辑。

  ——陈彤

  ——早年你去新浪和王志东有没有关系?

  陈:跟他没有关系。读研究生时我经常上网,碰巧在网上遇到四通利方的一位创始人李嵩波,在网上聊了几次,我就去新浪做兼职,成为体育版的版主。顺理成章,也觉得这工作挺有意思,毕业之后就在那工作了。当时是四通利方还没有新浪,汪延是最高负责人,国际网络部部长,所以我特别地自豪:我是新浪的第一个编辑,甚至是商业网站的第一个编辑。

  ——在做编辑时你有没有设想过网络媒体将来的发展方向?

  陈:肯定没想到网络会这么深入人心。当时只觉得网络是个很好的媒介平台,我对球赛第一次借助互联网发布消息的印象特别深刻。甲A联赛一天是六场比赛,一般情况下,大家只能等到晚上十点半看央视的体育新闻才能知道比赛得分。我觉得这太慢了,所以我打长途电话给北京的朋友打听比赛结果,然后在网上公布我所知道的比分。这样的话就带动了其他的人贴出自己所知道的消息。果不其然,网络媒体后来能发展得这么快是我没想到的,当初觉得应该是官方网站会在未来扮演主角。

  ——回头看,你认为官方网络媒体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陈:原因很多,主要还是体制问题,使得员工产生了惰性。他们报道的重点有些不是网民所关心的事情。而新浪能博得大家的喜爱,跟我们的平民姿态是分不开的。其次是他们反应迟钝。刚开始他们是瞧不起互联网的,不就是几个年轻人玩的把戏嘛,后来的反应明显慢了。

  ——王志东事件,人人都觉得新浪会受到影响,但事实上没有,大家都说是你在主持内容上功不可没。

  陈:这不是主要原因。新浪换了几任领导,每次都继续进步。新浪整个管理机制是非常健康的,股东和权利相对分散,平衡制约,以业绩说话,不依靠人际关系。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变化而影响新浪大的发展战略。

  ——你与王志东个人关系怎样?

  陈:他性格比较内向,话不是很多,我们打交道不是特别多。我认为他是个软件天才。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

  工作上我喜欢追求完美,因为好的东西会带给我一种震撼,和享受。

  ——陈彤

  ——你在回答一些媒体的专访时说过,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体现在生活上还是职业上?

  陈:我承认我是个完美主义者。生活上我是挺随意的一个人,但在工作上我追求完美,好的东西能够给我一种震撼,除了获得信息之外,同时也得到了享受。有时看到一本好的杂志,会爱不释手,我想新浪所做的东西也要有这种感觉。从事网络媒体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通常带着简简单单的爱好就来了,制作出来的东西不可能像杂志那样精美,但我对版面和文字都尽可能要求苛刻。

  ——也有人说你的志向是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陈:不能这么说,如果有,那也是年轻时候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到今天早就淡化了。我是在做大众媒体,如果我的口味过于与众不同的话,那就不合适了,我要面对广泛的受众。我们的接触面越广越好。

  ——很多人把你跟罗大佑相比,称你为网络媒体的精神守望者,这种说法缘自你对网络媒体的深透理解还是其他?

  陈:这有点夸张了。但是我承认我对网络媒体是有些的理解和体会的。从网络刚刚兴起的1997、1998年到现在,网络媒体的基本理念没多大变化。很多人提到要从所谓更高层次来要求网络媒体,比如加强观点评论的力度、发出媒体自己的声音等等,但其实这些仍然不是最重要的。作为网络媒体,最最与众不同、需要坚持的还是快速与海量,以及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网民互动交流等。在这一方面,新浪还是做得比较好的。这几年中国社会也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海量和平等,大量的实用信息使得我们的生存状态得到改善。但网络媒体仍然存在该快速的时候没有快速,该海量的时候没有海量,甚至什么都没有的情况。

  ——对互联网,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陈:新浪内部也曾经争论过:互联网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网民的家,有人说是个社区,有人说是门户。我当时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互联网最适合做媒体平台。或许几年之后它会慢慢演化成服务平台、娱乐平台,但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主要在扮演一个媒介平台的角色,主要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另一点我要特别说的就是:网络是平等的,网络有时甚至是权威的叛逆。这一点是中国社会需要的。网络出现之前,中国年轻人的机会并不是很多,网络的虚拟环境给了很多年轻人表现自我的空间,现在情况好多了,中国的首富刚刚三十出头。

  ——你曾经严正提到媒体的道德观,作为一名成功的网络媒体总编辑,你认为网络媒体的道德观与传统媒体的道德观有何不同?

  陈: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候网络更前卫。网络带来的观念的巨大改变。比如对性的看法与互联网出现之前已经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新闻道德应该被理解为新闻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编辑、记者必须考虑他所处理的稿件带来的社会影响,不能仅仅以是否引起社会轰动、是否带来巨大的发行量和流量为判断标准。新闻从业人员一定要有沉痛的社会责任感,要有一个平和、冷静的心态,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把一个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动辄就上升到民族荣辱和两国关系的层次。也不能事事都从一个负面的批评的角度去理解,一个官员在高尔夫球场接见客户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总是愤青的态度。

  ——实际上门户网站的首页已经首先能让读者认识到它的立场。此外,你怎么对待黄色新闻的炒作?

  陈:说到这点我挺欣慰。互联网已经在通过页面的编排来表明其立场。但我们的确不是有文必录或有文必转,我们是有选择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能做到这点。有些负面新闻,肯定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阅读量又比较高,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这类新闻的存在有它的必然性,关键是不要去夸大和渲染,不要在最相应的位置出现,这样同样会让人感觉我们的社会是美好,是规范的。

  我们真的很简单

  大家都是从年轻成长过来的,都有过非常过激的阶段,但走到今天,我已变成一个相对宽容的人了。——陈彤

  ——你对新浪新闻的立场与你在生活中对任何事物的立场是否一致?

  陈:总的来说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从年轻成长过来的,都有过非常愤世嫉俗、目中无人的阶段。刚刚参加工作时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志向,就像刘震云的《一地鸡毛》那样,刚开始根本就瞧不起科长、处长之类的领导。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学会宽容。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件事物的出现首先要抱着一个分析的态度,试图从当事人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不假思索就去批评,用自己固有的思维去评价,去攻击。特别是网络的出现让信息交流更加频繁,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态。

  ——在新浪你也是职业经理人,而且还能带着自己的兴趣做得很出色。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职业角色?

  陈:我非常喜欢我们公司的气氛,有人传新浪有什么派什么派。我要说,绝对没有。新浪其实很简单,就是以业绩说话。我认为职业经理人首先要把业绩做好。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低水平的职业经理人,就必须放低自己的期望值。

  水平是三分,不可能赚五分的钱,不可能坐五分的位置。其次,不要习惯以阴谋论来分析事情,同事间的很多分歧就是源于工作,一个部门、一个公司里不可能没有分歧。遇到问题,心态一定要开放,有话直说,包括对你的领导。我认为在公司内部不宜跟任何人结下误解,结下冤仇,很简单,以诚待人,自己错了就大胆认错,别人错了就大胆指出。

  ——对你来说,工作的兴趣比例在逐渐降低,那么你工作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陈:刚进去时我是一个编辑,位置虽然低,但做的都是具体的编辑业务,是一份纯粹的快乐。现在是个领导,要管很多事务性的工作。不感兴趣归不感兴趣,如果你做得好,也会有一种享受成功的快乐。比如,如果我对今后一年的财物预算或者网站流量推算得非常准确的话,我会非常自豪和得意。

  ——新浪与传统媒体的合作非常密切,是出于什么考虑?

  陈:网络媒体的与众不同就是:它是一个整合的平台,它主要的内容不是原创而是整合的,保持与传统媒体的良好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这当中存在一些认识,说什么网络取代传统媒体,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载体,不存在取代不取代,更多的是互相支持、互相提携。尤其我们是中国影响最大、访问量最高的网络媒体,我们非常愿意和所有领域、各种形式的媒体合作。

  精神上的富有

  你要说我属于精英阶层,我肯定高兴,但我最终代表的还是平民的利益。——陈彤

  ——从媒体的角度,你是否认同精英文化?

  陈:我不排斥这种文化,但我是以平民姿态去看待一切的。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什么是贵族?贵族不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穿名牌开好车不一定就是贵族,精神上的富有才是贵族。我比较能接受精神贵族这种说法,所谓贵族意识其实是平民精神的升华。所以荆柯既是平民又是贵族,他代表的是广大平民的利益,于是司马迁写传记时把刺客列为很高的阶层。贵族一定要背负社会责任,即既要考虑个人更要考虑整个社会,尤其是在个人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时候,一定要慎用这种影响,至少是正确使用这种影响,对整个社会施加正面的作用。

  ——你一直强调新浪内容的平民化,这种平民心态是怎么来的?

  陈:我做了那么长时间的普通老百姓,过去是,现在也是。大学时可能不想做普通老百姓,什么梦想都有,志向远大,但都是不现实的。经历了时间后我才反醒,原来普通老百姓就是这样过的。中国平民者居大多数,慢慢我也就觉得自己代表的是这一类人了。你要说我属于精英阶层,我肯定高兴,但我最终代表的还是平民的利益。我的心态非常非常的平和,特别是现阶段。

  ——那么以平民的立场,你怎样看待企业家和“原罪”?

  陈:我认为要保护企业家,包括民营企业家。通常情况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社会财富的制造者,是守法的公民,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分子。我们要以开阔的胸襟、长远的心态来对待。任何社会的发展初期都是缺乏规范的,一个著名企业家,他一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对社会的价值一定高过普通人,千万不要对他们过于苛刻,当然我指的不是对于走私贪污等极端的行为。

  ——你认为自己有没有商业智慧?

  陈:我对互联网的感觉不错,有一定的方向感。另外,我这个人比较敏感,这对做媒体是件好事。

  ——新闻对你来说,魅力在哪里?

  陈:回想我的成长经历,真的是有意无意在往新闻这条路上走。我从小就对新闻特别感兴趣,70年代就听VOA的中文广播。我记得大学时经常在寝室打开短波收音机听BBC World Srevice的英文广播,甚至有课也不去上,那时BBC在香港有转播站,信号特别强,我一听就好几个小时,新闻、专题和小说连播。我非常喜欢那种感觉,那种处理新闻的方式,那种新闻的选择方式和比较客观的表现手法等等,这对我的帮助特别大。我的性格也很适合做新闻,遇到一件异乎寻常的事,就有传播给别人的欲望。我还记得刚出来工作时,真的很郁闷。设计电脑电路板,搞点技术小革新,我觉得挺没劲。估计那会要是我不把心态调整好的话,我就完蛋了。有时想要是年轻5岁10岁就好了。不过有失必有得,做新闻是要阅历的,需要岁月的积累,年纪大了也是一笔财富。

  ——你本科、研究生都是学理工的,据说用了八年的时间你才找到了自己的准确方向?

  陈:刚开始工作时我经常出差去外地,有机会不断地接触社会,接触第一线的劳动人民,对中国有了相对深刻的认识。这一点是我跟海归派不同的地方,很多海归是中学读完就出国读书了,回国后年纪很小学位很高,但他们对中国的情况和人情世故很不了解。看看中国那些死去的互联网网站,多数是海归们创办的。只有踏踏实实在中国成长起来,才知道在中国怎么做互联网,这是我的一个优势,代价就是七八年相对坎坷的经历。中国有几次浪潮,中关村的浪潮,房地产的浪潮,我都没有赶上,但我赶上了互联网的浪潮,我还是幸运的。

  我最喜欢的还是做编辑

  总编辑是对一个媒体人最高的评价,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陈彤

  ——你跟新浪的个人感情怎么样?

  陈:我把新浪看成我的孩子。1999年时有人问过我:你人生最大的目标是什么?我说很简单,新浪的总编辑。我心目中的新浪就是中国最大的网络媒体,新浪的总编辑意味着中国最大网络媒体的总编辑。我觉得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位置了,任何做媒体的人都会因为达到这个位置而感到非常自豪。

  ——总编辑和全球副总裁这两个头衔,你更喜欢哪个?

  陈:其实我最擅长的还是做编辑,最喜欢的还是做编辑。总编辑是对一个媒体人最高的评价,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在一些正式新闻稿上,在正式的场合,我愿意他们先说我是总编辑,或者只说我是总编辑。

  ——从编辑到管理者角色的转变,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很大的跨度。

  陈:这也是为什么说我感兴趣的事越来越少,比如跟生人打交道,我就不是特别喜欢,从小我就是一个偏内向的孩子,但是我的工作就是要把我的思想传递给大家,这不得不迫使我不停地跟人说话。

  ——新浪的总编辑的梦想已经达到了,以你这样一种状态看未来,你觉得以后的人生会怎么过?

  陈:首先我自己的思想必须进化,不能因为年纪的增长,我的认识也跟着老化。其次是媒体的总编辑是可以做很长时间的,《纽约时报》的总编做了二三十年,我非常羡慕。一个媒体的总编辑就跟一个乐队的总指挥一样,比如卡拉杨。

  ——在新浪工作累吗?

  陈:非常累。凡是令人兴奋的行业,应该都是很累的,这是无法避免的。其他类的媒体还有一个量的限制,报纸有版面限制,电视有节目长度的限制,互联网容量是无止境的,你要愿意做的话,可以一天24小时永远做下去。不过最累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互联网竞争这么激烈,我们除了用自己的智慧,那就是通过贡献自己的体力、通过加大劳动量去把事情做得更好。

  大院的成长背景

  我有个最基本的人生哲学,而且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做个好人。

  ——陈彤

  ——据说你也从星座栏目了解自己的性格?

  陈:我是双鱼座,O型血。新浪的星座栏目说得挺准确:总保持着一种天真、忠厚的气质。我的一生充满想象和富有强烈的精神追求色彩。我是在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父母都是军人。大院长大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从小就是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宽广,放眼全世界。

  ——你则是把新浪当作己任,从互联网放眼世界。

  陈:我从小的经历对我后来做媒体有很大的帮助,大院的成长背景对我很有影响。很多大院的孩子从事艺术创作都很成功,像姜文、王朔、崔健。

  上小学时我家里有一本厚厚的《各国概况》,军队发的,我特别爱看。一开始是喜欢它的军事部门,这个国家有多少战斗机,有多少轰炸机,有多少坦克等等。后来开始关注外交和对华关系,接着是自然、地理和历史。我小时跟着父母漂泊了很多地方。我出生在河南,之后去了江苏,在那里居住了两年。江苏对我影响非常大,因为江苏的宜兴是出科学家最多的地方,在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方法,受益匪浅。初一时去了北京,当时我还很担心北京那边的孩子学习比我好,但很快我就成了班里的优等生。

  ——你的人生哲学是什么?

  陈:我一直有个最基本的人生哲学,而且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做个好人。在能够帮助别人的时候尽量帮助。但有的时候出于某种顾虑和面子,在遇到一个需要你去帮助的人,而没有去帮助的时候,我会有自责。高尔基的成长三部曲,是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一部文学作品,高尔基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的外祖母,“厨师”等等。人在郁闷的时候,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你一般通过什么手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陈:采取正规的手段。我不喜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工作之外你怎样平衡自己?

  陈:用音乐放松自己。我认为60年代的人受西方音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跟很多人有共识,我们小时候流行的音乐跟现在小孩子们听的相比,真是稀有的好音乐。刚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听的广播,无论古典音乐还是轻音乐都很多,很多是西方最优秀的。现在小孩子们的有些东西我是无法接受的,可能小孩看我们也觉得狭僻吧。实际上我算是心态平和的,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虽然说了很多瞧不起年轻人的话,但是能接受的我还是尽量接受,比如我每天都通过手机发大量的短信,这可能是我这个年龄段很少见的。

  ——在网络媒体中,年轻人占大多数,但是他们没有统一的价值观,每个人也都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你是怎么将他们统一起来的?

  陈:媒体是一个艺术创作,就像画画、作曲,最后的决定权还是画家本身。媒体也不是一个人做的事,但是最后的发言权还是在总编辑。但是允许大家争论,融入编辑的风格,否则这就成了一个没有风格的媒体。

  ——你曾说,前几年创业时是新浪最顶峰的时候,现在你的颠峰已经过去了?

  陈:我喜欢足球,一个球队往往有它颠峰的阶段,但不可能永远这么辉煌。我们创业初期时,很多竞争对手在沉睡,我们做得非常好。但是现在竞争激烈,很难再取得让人望尘莫及,或者一枝独秀的成绩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有一点我是充满信心的:新浪在互联网界老大的位置是很难撼动的。

  肖像

  新闻的欲望

  -王延礴

  陈彤是性情中人,不大隐藏自己的情感,他真的会为电影里的情节流下眼泪,也通常是这样的人,会选择媒体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看惯了新浪网的内容,你就差不多熟悉了陈彤。你可能压根没见过他,但你看到的已经是他的视觉系统和价值判断。网上小小的一个词汇,到点线面的分割,最终至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和编排,都贯注了陈彤对美的理解,以及无微不至的新闻精神,用他的话说,那是平民精神。

  陈彤走在人群中看来很普通,但浸泡在互联网内,他的光芒就开始挡不住。这个被誉为中国网络媒体第一人的新媒体总编辑,从作为商业网站的第一名编辑始,就常常被自己的职业所感动。对新闻原始的欲望和敏感的神经,使他领导的新浪网在网络媒体的运行上进行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创新,最终塑造了中国网络新闻的主流模式。

  他主持的利方在线法国世界杯足球网站在1998年一鸣惊人,创造了中文网站的访问记录。新浪对科索沃战争、台湾大地震、中国加入WTO、悉尼奥运会以及“9·11”等重大事件的及时成功报道,让陈彤的名字又一次次被网民记忆。

  陈彤诚实,坦白,内心充满热爱。

  他的生活与工作由是变得非常简单。

  陈彤简历

  一九六八年二月生于河南。后随部队里的父母转折江苏,至北京定居。

  一九九○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一九九七年参与利方在线网站的初期工作。

  一九九八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通讯学系,获硕士学位。

  一九九八年正式加盟利方在线。先后担任利方在线体育沙龙版主、网站内容主编、新浪网新闻中心主管和内容总监。

  现任新浪网总编辑,全球副总裁。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