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应用论坛讨论:汪延会后答记者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7日 16:47 新浪科技 | |
主持人:本来我们这个论坛还有一位演讲者,临时接到通知,他因为有事无法到会。请大家谅解。不过这样也给我们赢得了一个讨论的机会,我请汪延先生留下,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汪延先生和上面的演讲者,请提问。 汪延: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提出的,丁总也在,人民网的何总也在。 主持人:今天大家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我想应该也有很多问题要进行交流。 提问:请问汪延先生,互联网用起来是非常广泛的,你们在这个行业里有很深的体会了,中国的互联网接下来应该向哪些方面发展?在哪些领域里有更好的使用和需要? 汪延:我刚才从新浪自身的角度简单地讲了一下我们还可能涉及哪些领域,并没有认真地分析涉足到中国互联网行业,我一直感受到的是,中国互联网前五年发展,和两个领域做了比较深的结合,一个领域是媒介的领域,它变成了一个信息的载体,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大家讲的第四媒体。另外和电信进行了结合,我们谈到的电子邮件,还有我们看到的电信领域的增值信息的服务等等,都是属于互联网和电信领域的合作,这两个领域也是由于中国在这两个领域里中相对比较成熟的所以互联网比较容易能够渗透进去。 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国外的发达国家里面,互联网在对传统领域的渗透过程当中,中国要走得快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应该说,在中国这些产品和领域的准备还是不足的,在很多的状态下,它的数字化和电子化的准备,并没有达到一个互联网普及的需求。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电子商务,一个最简单的电子商务的模式,比如说BtoC的模式,假设我们金融系统的电子化没有准备完毕,假设我们后台的物流系统准备没有那么完善的话,即便互联网已经能够深入到千家万户,但是这样的商业模式还是很难在中国完全铺开来,覆盖成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够使用的互联网的应用。同样,假设我们的医院没有足够的电子化,病人挂号还要手动的音乐系统,就很难实现网上挂号、电子预约。还有远程教育等等这些领域,都会因为我们这些基础设施并没有真正的完善和准备好,而导致互联往在这些领域的渗透并不那么容易和快速。所以我觉得,在一些西方国家,虽然我们和西方国家发展时间基本上是同时的,但是发展到向各行各业渗透速度就慢了,就没有那样的水到渠成的感觉。我相信,随着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这部分的飞跃也应该是很快的。刚才我提到的这些领域,包括丁总所谈到的宽带的领域,如果能够解决好一些政策,如果能够解决好一些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假以时日,我相信这些领域都会是互联网发展的未来。不知道丁总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丁健:汪总讲得非常好,其实中国企业的垂直行业的应用,一直是中国的一个薄弱点,而相反的,最终用户的领域发展反而是非常快的,包括短信、手机,反而是最活跃的一批,中国的企业,由于中国企业现在的主导经济,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因此在数字化领域是很慢的,所以最后在中国产生的情况,就是最终用户的应用反过来再去推动企业的应用,因为技术越来越成熟,有这种需求了,谁能满足这种需求,就会发展得更快。这和其他领域的技术应用不一样,寨国外,一个技术的首先生成,是企业最先吸收了以后再往最终用户方面推,中国互联网领域一直是反过来走的。 提问:有一个问题是能否谈一下对短信业务过去一年盈利的状况,还有下一步在短信和手机增值方面有哪些思路。 汪延:过去一年,对短信来讲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昨天大会的开幕式上,基本上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短信是从中国发出来的,中国的短信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突然间产生了一个急速的上升,这当然也带动了我们这样短信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营收上的飞跃,这样的飞跃在未来会逐渐的变成稳步的上升,在稳步的上升当中,还包含着一些新的刚才谈到的手机增值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的产品,WAP,像彩信,像KJAVA的应用,未来两年里,随着2.5G和3G的发展,会产生出来一些市场空间。 提问:我再问一个问题,在门户网站中,搜狐已经开始收购了17173和焦点网,新浪有没有什么收购计划?有的话,互联网应用里是怎样的对象? 汪延:收购合并一直是互联网行业有效的方式,帮助我们节省时间,节省成本,但是收购合并也有危险的部分,主要是看为什么而收购合并。如果说收购合并单独是为了增长销售额,而不是和自己本身的业务核心有所延伸,或者有所辅助的话,这样的收购合并就会是有危险性的收购兼并。在世界上来讲,真正能够成功的收购兼并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机率,绝大多数都是失败的。对于新浪而言,我们在这方面还很幸运,因为新浪本身就产生于一个很成功的收购兼并,我也坦白讲,新浪有一些不太成功的案例,未来我也很难有一个答案,说对象是谁,或者未来的领域是什么。但是有一个原则,作为新浪来讲,我们不会拒绝或者回避这种收购兼并,也会有这方面的考虑。另外,对我们的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有补充的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或者对我们有互补的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我只能给这样一些回答。 提问:我最近听一些专家说,互联网比较火热的可能又是一轮新的泡沫,还有在纳斯达克上新浪、搜狐、网易、的股价有什么样的波动,你有什么预测? 汪延:我不能分析股价,但是这次股价的上涨,刚才大家看到了,其实是有非常坚实的业务基础。 首先,我们这些互联网企业基本上都形成了规模化,而且都有了非常好的成长空间,我们看到,未来的互联网可以发展的领域当中,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显示身手的领域,无论是宽带,还是游戏,还是网络电视,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无线互联网的新的应用,我相信这都可以构成新的盈利的增长点。所以股票的上升,主要是投资者看到了这些上升和潜力,这些潜力的存在会支撑着股票的价值,我想大概就是这样的市场状况。 提问:新浪应该说是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是非常知名的品牌,在中国的用户当中有很高的影响。但是我想问一下,关于新浪、搜狐和网易,你们在未来的时间,怎么样更好地把握你们的用户群?请谈谈你们的一些想法。 汪延:更好地把握用户群,可能是我们谈三天三夜也谈不完的话题。刚才我做了一些简单的描述,其实也代表了我们的一些思考,怎么能够个性化地面对我们的客户,为他们量身定做服务,能够尊重我们的客户,从他们的角度思考、设计产品,设计出他们所依赖的产品,怎么让他们的满意度继续提升,这其实都是一些简单的说法,从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提问:我还想问一下新浪的汪总,当我打开新浪首页的时候,至少有三四个不断弹出的广告,而且现在在国外,对于这种弹出式广告,包括美国在线也开始考虑到要取消或者限制,微软也准备在下一代的浏览器里限制弹出式的广告。新浪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如何? 汪延:其实我也觉得这个弹出式广告挺招人讨厌的。广告本身是不是能够被人接受,对于我们这些网络媒体来讲,其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的商业利益和用户利益上,怎么样取舍的过程,怎么能够找到一个中间点,能够让用户最大程度地去承受,而不至于让用户觉得讨厌,同时我们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广告,我们一直都在不断地调整。比如说以前,打开首页的时候,会有好几个飞来飞去的图标,那个东西比弹出广告更让人厌恶,后来去掉了。弹出式广告,我们也在积极地研究,看有没有取代的办法,把用户的使用更优化,相信以后会有解决的办法。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留下最后一个问题,请亚信的丁总解答。 丁健:刚才接到一个问题,问现在的各大门户网站都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亚信从上市非常成功,到今天反而在股价上有点停步不前,问亚信的未来。非常感谢对亚信的关心。亚信作为互联网的建筑师,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帮助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和软件、技术方面的一个提供者。但是,亚信的运气也不是很好,前两年正好碰到了主要的客户就是电信领域,所有的运营商是我们的客户,正好前两年碰到了电信的重组,到现在重组的余波还在振荡,对亚信的整体收入还是影响很大。虽然亚信上市以后,地三季度开始盈利,到今天也是盈利,但是在增长上一直有很多波折。95年,我们一直在推动包括和运营商在内的收入分享的模式,但是在技术领域一直有很大的阻碍,很重要的原因,跟运营商的心态有关系。跟网站分收入,是因为网站帮他赚钱了,技术部门分收入,觉得很难,因为觉得技术部门没帮它赚钱,反而花钱了。但是大家仔细地想一想,这种观念是不一样的,是有它一定的错误的。为什么呢?中国的IT行业一直存在着一个艰难的起步,我相信从长远角度来讲,中国这一点越来越好,包括互联网领域,所以亚信未来倒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