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域名争议解决机制构建网络品牌保护防火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6日 08:17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11月25日电美国在线公司日前如愿以偿得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对“aol.com.cn”域名的转移裁决,而德国保时捷公司则向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出“porsche.com.cn、porsche.cn”域名投诉。 此前,跨国公司如欧莱雅、米其林、宝马等纷纷提出了其相关的商标或品牌的中国域名争议案并获得相关域名的拥有权,跨国公司近年来对中国域名以及通用网址等网络品牌的
跨国公司对CN域名和通用网址注册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面向中国消费者,注册CN域名和通用网址可以更加方便中国用户的上网,加强对中国用户的吸引,是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公司品牌和无形资产保护的必然选择。 网络品牌保护也势在必行。一个域名对应一个特定网站,这种唯一性和排他性反过来也说明了域名是一种稀缺的和有限的资源,“在同一顶级域名下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域名”。不可避免的,域名所蕴涵的巨大商业价值导致了商家对相关域名的争夺。 如何更好的保护商家和域名持有人的利益?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各国政府、司法界及互联网业界认识到,社会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域名争议仲裁机制来解决各类域名注册争议。中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域名保护和争议解决机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法院诉讼之外,建立起了由民间争议解决机构解决域名争议的中国域名争议解决机制。 截止2003年6月10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共受理中国域名争议61件,大多数案件已经结案,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诉人的投诉请求得到了支持,少部分被驳回,还有一少部分撤案。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所作的裁决执行情况良好。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在国内外均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不过,接触了大量的域名争议的专家们认为,企业自身加强品牌保护意识是最根本的。最好的办法是提前加以预防,主动注册品牌相关域名,不要留下可乘之机。专家们指出,中国市场潜力很大,但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首先都需要做好对相应品牌等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保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毛伟强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既保护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保证了域名注册规则的合理运行,保护所有注册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