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纽约时报》9月23日刊登文章称互联网上销售音乐,最大的障碍来自版权。虽然互联网上销售音乐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一首音乐的版权往往分属多人。每个版权所有人都想从中取得利益,利益之争,使得音乐真正地在互联网上自由地销售,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随着世界几大媒体公司对于网上出售音乐做了让步,一夜之间,全球似乎成为了音乐 天堂。这一让步,意味着点击几下鼠标,每个月付一点小费,你就可以合法地下载音乐了。
但是在线服务是否真的可以在一夜之间,可以成就我们心目中的音乐天堂吗?MusicNet、Pressplay和Listen.com的老总们认为,互联网与其说是音乐的天堂还不如说是充满了泥潭的知识产权。
1.版权之争,也是利益之争。
即使三大付费音乐服务巨头中的两个MusicNet 和 Pressplay ,是由唱片公司鼎力支持。但是唱片公司的立场往往是千变万化的。有时,他们会推迟新流行音乐的上市,因为他们担心网络音乐的销售,会让CD的销量下降。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服务比别人好。例如,listen.com仍旧想从索尼音乐娱乐公司获得布鲁斯新主打歌曲,“the rising”,可谁又想到过这首歌曲曾经在库房中呆过近两个月才推出来。
关心隐私,金钱和合同的争论,让著名歌手Madonna 和 Radiohead坚决不想在网上出售数码音乐。
即使唱片上有歌手与商标存在,但是代表歌曲作者的出版商,可能也不同意在网上出售数码音乐。有时,为了找到一名出版商,进行谈判,可能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在美国,有3万多个出版商,而他们的名字往往又不在唱片上出现。
MusicNet,的主席Rob Glaser,讲:“似乎是Franz Kafka设计的这个系统而Rube Goldberg是这个系统建筑师,内部充满了陷阱。” Rob Glaser拥有MusiicNet的一部分股权,此外RealNetworks , 美国朝代华纳(AOL Time Warner), Bertelsmann 和百代唱片公司拥有了余下的股份。
2.版权之争,也是授权之争。
最明显的服务是整个音乐品牌的分类。许多的音乐品牌不想授权给他们的竞争者支持的公司。美国在线的音乐华纳音乐部, Bertelsmann 的BMG 部,没有得到Pressplay.的许可。同样,Pressplay的拥有者是Vivendi Universal和索尼音乐娱乐,没有从MusicNet中得到授权。五个当中,最小的唱片公司是百代唱片公司,已经获得了所有这五个公司的授权。
唱片公司事实上要承受到来自议会和联邦反托拉斯调查。现在越来越的人认为在网上合法地做音乐的生意,可以增大销售额。Pressplay 和 MusicNet表示他们将要在今年底获得五家唱片公司的授权。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互联网音乐服务到了马拉松式谈判的终点,大多数人接受了网络音乐,但是这却是将音乐放在数码货架上的起点。
3.版权之争,也是销售之争。
百代唱片公司,还没有允许让他们自己的作品在互联网上销售。即使拥有一个唱片商标的公司,也许不会拥有录制CD和分发小唱片商标的权利。要知道CD上的一首单曲的版权持有人可能要多达几十个,可以看出,在互联网上销售单曲是多么复杂的一件啊。 Universal Music 的elabs部的部长Larry Kenswil讲:虽然互联网可以让你下载没有注册版权的单曲样品,以避免公司要提供单曲的多个拷贝,但是这实在是一个噩梦。
Listen.com的总执行官Sean Ryan讲:“二重奏,最好的采样器,编辑和声道都是灾难。” Listen.com的三分之二的单曲得到了授权。面到现在的这个局面,Sean Ryan气愤地讲,“我们要找谁可以授权,他们有什么的唱片商标,发行人是谁,这些问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比我说服我的投资者还要浪费时间。
但是对于互联网的服务来讲,它没有税收,可是其本质是面临着一个“鸡与蛋的问题。”对于发行人和艺术家来讲,整个馅饼就很小,你又能分多大呢?如果没有授权,就没有收益,你的馅饼就不能长大。
华纳音乐组的副总裁Paul Vidich,正在游说有影响的艺术家,他讲,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通过互联网发行音乐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唱片公司,音乐发行人,和艺术经理都想从这个馅饼多分一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每个人都讲其它人的合法收入太多了。例如,音乐发行人,可以从CD上的每个单曲中获得8美分。如果你想从网上得到单曲,音乐发行人也想从你身上获得8美分。
在音乐的互联网上,谁都知道这句话:只要你通知了音乐发行人并在美国版权办公室注册,你就有了乐曲再创作的资格,这样,你也可以有权分得利益了。(清风)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