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执法机构是否有权监察互联网私密信息的问题再次成为美国人的讨论热点。美国立法机构正在考虑赋予联邦调查局对互联网信息解密的权利。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专家警告,如此措施不但无法震慑恐怖份子,还将对商业构成损害,对个人隐私权构成侵犯。
恐怖袭击事件后,一些立法者呼吁对加密软件的使用加以限制。一名共和党人提议强 制性规定在加密软件内植入“后门”,使执法机构得以破译加密信息。而早在克林顿当任美国总统之时,政府就曾在90年代提出限制加密软件的计划。只是当时迫于来自技术倡导者、软件公司以及隐私维护者的强大压力,政府被迫放弃。
不少专家及行业人士新加入了反对者的队伍,一些人甚至指责执法机构称:这些机构不过是在以恐怖袭击事件为借口,启动以前未能实施的限制性措施。
其实,加密程序并不是牢不可破,只是程序将通讯信息打乱传递,要想破译这些信息必须借用具备强大运算能力的超级电脑或电脑群。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本.拉登为首的恐怖组织使用了加密技术。(事实上,研究显示,恐怖份子们使用着一种被称作“steganography”的技术躲避执法机构的监控,他们把资料隐藏在图像、声音等类型的文件中。)
专家指出,限制加密软件使用的做法不但不会起到帮助作用,还会损害合法的电子商务。加密措施正是同恐怖分子作战的有力武器。就算是这样的技术可能会被恐怖分子所利用,它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好处还是大于坏处。(周亮)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