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疑云

“说到底,还是名字惹的祸。”坐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咖啡馆中,崔培谈到人人快递陷入“封杀门”的时候,语气中带有一丝不屑。
崔培今年48岁,二十多年前毕业于云南大学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在事业单位中做了几年“码农”,随后下海,2002年在北京办了一家物流公司,一干就是12年。
但从2013年底起,长期在传统行业摸打滚爬的崔培多了一个新身份:人人快递区域管理公司负责人,承担人人快递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运营和推广工作。
人人快递的玩法很简单:下载人人快递手机应用,发布寄件需求,就会有“自由快递人”在线接单、上门取件,并在2小时内送到同一城市的收件人手中。而只要资质符合,任何人都可以在业余时间客串“自由快递人”,帮人送东西,赚点儿零花钱。
去年8月,崔培首次注意到了人人快递。随后,他与人人快递创始人谢勤多次面谈,并被后者描绘的“人人都是自由快递人”的蓝图吸引,最终决定加盟。
而在全国各地,像崔培这样的人还有几十位。
人人快递官网数据显示,这家主打同城快递服务的众包平台自去年3月上线以来,已经拓展至四川、云南、广东、湖北、河南等19个省级行政区划,拥有56家区管公司。区管公司并非人人快递的子公司,而是由其他物流公司、快递公司等组成的加盟商。
另一方面,人人快递号称拥有500万注册用户,其中完成审核、培训,成为自由快递人的有百万之众,每天发送快递数千单。据崔培介绍,他负责的北京市海淀区起步较晚,从今年初到现在也已经积累了两三千自由快递人。
与喜欢在“北上广”扎堆的大多数创业公司不同,人人快递成立于远在西陲的四川成都,母公司则是一家名叫亿博物流的咨询公司。创始人谢勤是亿博物流的总经理,此前忙于为政府和企业客户做物流规划;一次灵光闪现外加三年的筹备,人人快递才最终落地。
但是,湖北武汉和河南洛阳两地邮政部门近期相继表态,认为人人快递属于“无照经营”,让此前略显低调的人人快递成为媒体关注焦点,甚至被传“遭禁”。
针对这一问题,人人快递总部在给新浪科技的书面回应中坚称,自己是一家众包平台而非快递公司;而作为加盟商,崔培更是笑称,如果邮政部门觉得难以理解,那么人人快递不妨改名换姓,与快递彻底撇清关系。
名字中的“快递”二字,让诞生仅1年多的人人快递面临着一场“封杀”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