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五道口清华校园,一张娃娃脸的四川籍特招生独自坐在台阶上一语不发,身边摆着一本《完全自杀手册》,秋风掠过他沮丧的眼角。很多曾经迷茫的青春都曾这样,认真的思考如何告别世界的嘈杂。那个18岁的大一少年,名叫王小川。

  2008年五道口搜狐大厦,王小川正琢磨如何说服老板张朝阳,不再反对他为推进搜索业务而做浏览器。突然办公室门开了,一个王小川推荐进公司的人进来对他说,“老张亲口跟我说,搜索以后你不用管了,由我负责”。那一年,王小川30岁。

  多年以后,王小川和我们聊起这些往事,像平日一样的温和。

  【独家图集:王小川的成长史】

不选择的能力

  多数人害怕选择,似乎掉在地上的永远是面包片抹着果酱的那一面,王小川也不例外。作为理工科技术男,王小川害怕在两个他看来差不多的东西间做出选择,按现在时髦的说法,叫做选择恐惧症。

  比如置业,在那个买房子还远比买白菜需要勇气的年代(2002年),王小川怀揣着千万级别的资产,却无法在北京选中一套满意的住宅。“选户型好还是选朝向好的,选地段好还是价格便宜的,看来看去好像都差不多,实在太难了。”

  这件事一直纠结到2009年,直到一位从香港到北京置业的老友最终定居五道口时,王小川才履行承诺痛快做了“中国好邻居”。

  戏剧性时有发生。像他这样名列前茅的清华高材生,出国读书是理所当然的选择。那时王小川已在陈一舟创办的ChinaRen兼职工作,但也心仪着类似普林斯顿的常青藤院校。

  机缘巧合的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从五年制改成四年制,王小川原计划大三开始筹备出国,时间突然缩短为一年,多少有些匆忙;与此同时ChinaRen给了他很好的机会去工作。

  选择困难症下的王小川,并不习惯对未知结果的事情早早做出选择,但两件事情都不放弃。在出国和工作上他用双倍时间顾及,两条线并行一段时间后,工作变成不断取得成绩让人振奋的地方,出国自然越来越远。

  “无论买房还是出国,都不是我在做选择,是最后被推到一个结果里面。”王小川说。

  好在选择恐惧只出现在生活中,在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多次伸出橄榄枝时,王小川保持着难以置信的坚持。在工作中他从不认为是做选择:方向明确(扩大市场份额),结果清晰(撼动行业格局),如何直达目标成为决策关键因素。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2010年阿里入资、还是2013年腾讯入资及搜搜并入,都不是突然摆在谈判桌上的条件,至少提前一至两年前,就已经在王小川谋划之中。

  王小川并不太在意那些能留作煽情的细节。比如和陈一舟的第一次见面,他只能模糊回忆起,有个人来清华找几个技术好的学生兼职进ChinaRen。但能让他眼睛亮起来的话题是,这批96级计算机系学生出了不少创业者,比如许朝军(啪啪网)、周枫(有道)。

  即使是日后共事15年的老板张朝阳,王小川也记不太清初见场景,只想起是一个夏天,搜狐在五道口举办活动,还在ChianRen兼职的王小川穿着拖鞋过去,满屋子是被互联网激情鼓舞的人群,王小川却无感,他就是去看个热闹。

  王小川性格中还有一面是“面对世事变化懒得应对近乎迟钝”,这种迟钝他很清楚,并一直坦然接受性格决定的命运。

  搜狗10年来发展的各个阶段,王小川多次有机会离开,互联网业界诸多大佬都暗地里约过王小川,开出丰厚条件。但即使在最不得志的2008至2010年之间,王小川依然没有抛下搜狗。

  他如此解释自己的行为方式:大部分人对近处经历的事情更多会看到困难,对未经历的事情更多看到诱惑。“这时不如聚焦到正在做的事情上只要还有进步就不要放弃。”

  王小川也承认,这大体上是一种保守做法,但他认为只有锁定目标日思夜想时,才能找到创新点。这也是为何搜狗能从一个媒体基因强而技术基因偏弱的门户孵化出来,推出搜狗输入法,找到三级火箭打法,拉来阿里投资以及获得腾讯资产注入。

  搜狐收购ChinaRen后出来创业的吴琳光(现任世纪佳缘CEO)认为,作为互联网公司领导者,肯定有很多方向,越往上发展越广,选择机会越多,但短期选择只有一个。他说“王小川是会做一个大房子,而不是一百个小房子的那种人。”

两次逆转

高三时,他被选拔进入中国信息学奥林匹克比赛集训队,而后进入国家队,并代表中国在匈牙利参加第十二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96),获得金牌,被点招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本科。 高三时,他被选拔进入中国信息学奥林匹克比赛集训队,而后进入国家队,并代表中国在匈牙利参加第十二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96),获得金牌,被点招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本科。

  “数学天才”王小川一直在计算机领域顺风顺水,18岁获得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后被特招进入清华读计算机本科及研究生,在ChinaRen兼职实现财富积累,进入搜狐做工程师,27岁成为搜狐最年轻的副总裁,32岁时全面负责搜狗战略和运营管理。

  在旁人眼中王小川很“幸运”,但他心里明白为成功付出过多少艰苦,而让他迅速成长、并形成坚韧性格的,正是这些痛苦带来的思考。

  第一次人生“怀疑期”出现大学时期。以尖子生身份走入清华后,王小川沉迷于游戏,成绩直线下滑,全班30多个人他考试排倒数,这些成绩还公开贴在教学楼外,伤及贴满“好学生”标签的自尊心。

  王小川形容当时“事事都不顺利”,成绩不佳,甚至喜欢的女生都有了对象,前十几年他从未经历这种内心煎熬,这些磨难让王小川感到“很痛苦”,甚至一度研读过《完全自杀手册》。

  这是王小川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次突破,很快他把游戏账号送人,开始上自习、预习功课、复习功课、兼职打工,去缓解内心的压力,这些都是他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大学生活逐步回到正轨。

  另一次是2008年,王小川30岁。因为执意要做浏览器,张朝阳送他一份“大礼”:让其他人接管搜索业务,王小川几乎被解职。在生活中,那一年王小川还面临父亲去世、女友分手带来的伤痛,痛苦达到顶峰。

  “那时我会对自己讲,这是30岁给你的人生礼物,所以你需要去接受这样一种人生过程,然后再走出来,这里经历的痛苦,对未来都会有价值。”

  那是搜狐最辉煌的一年,要钱有畅游,要用户有搜狗输入法,要品牌有奥运,张朝阳也下定决心要做成搜索。王小川也是在搜狗拼音输入法成功过程中,突然明白应该如何做搜索:必须通过浏览器做桥梁,否则一点儿机会都没有。

  王小川说要做浏览器,张朝阳充满了质疑:“微软的IE市场份额那么大,都没有把Bing做起来,凭什么浏览器做成搜狗搜索就能做成?”何况浏览器对搜狐当时的成功蓝图矩阵策略没有太大帮助。

  浏览器策略让王小川和张朝阳产生巨大分歧,浏览器项目在内部甚至是“非法”的。张朝阳不仅解除王小川的搜索职务,还直接问“你还想做点什么”,那会儿很多人都以为他会离职。

  脉脉创始人林凡从2003年起开始和王小川一起做搜狗,形容搜狗就像他们自己的孩子,等到张朝阳调走王小川时,才强烈感觉到:“公司和团队不是自己的,还是老板的。”

  那是王小川最有理由离开搜狐的一次,可是他没有。在没有控制权、没有资源投入情况下,王小川打起“游击战”,一边做着公司需要的视频P2P项目,一边从各个项目划人做浏览器。

  为什么不离开?原因有三点:第一是他对搜狗有强烈归属感,坚信浏览器能成。第二是他很清楚出去创业,如果没有输入法及搜索,光做一款浏览器没用。第三是他理解张朝阳。

  王小川曾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里评价张朝阳是“值得被信任的人”,尤其为人正直,在险恶的互联网江湖里,无论是打盗版还是做微博,都采用非常正统的竞争手段,这种“文明”价值观与王小川不谋而合。 他还很钦佩张朝阳的眼光,无论游戏、视频还是搜索,都是做有潜力的业务。而张朝阳一直以来从骨子里认同王小川专注的做事风格,只是在浏览器策略上有分歧。

  事实上张朝阳对王小川也非常宽容,对于“违规”做浏览器项目,他后来并没有强制干涉。

  “我很理解他,也很注重他的情绪。”即使王小川被迫交权,用过“忍辱负重”形容当时处境,但他依然坚持,信念只有一个“这事情能做成”。那一年他读了本书:《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对黑暗中的坚定和人生有了更深理解。

  后来一位女性好友评价,王小川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极客浪漫主义、叛逆精神和理想主义,无论是在技术基因弱的门户内做搜索,还是采用游击策略做浏览器,凭着一股“能成”的信念做出不少“叛逆”的之事,居然都还做成功了。

  “非法”浏览器项目打了一年半游击战。在原有搜索业务资源流失、业务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张朝阳开始着急。这时王小川开始推浏览器,浏览器一涨搜索量就线性上涨,最终证明自己的眼光。当时王小川已经认识到,不仅要做浏览器,还需要让搜狗独立发展。

  现在王小川很感谢这一年半的磨砺,因为这是他事业生涯提升最大的时期,包括明确搜狗用何种形态运作、内部如何沟通、如何避免分歧,自己如何改进,都是这段时间不断思考的结果。而在如何与张朝阳沟通上,他也反思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取得老板的高度认同”。

  王小川很喜欢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只有在你回头看时,才会发现这些点滴之间的联系。所以你要坚信,你现在所 经历的将在你未来生命中串联起来。你不得不相信某些东西,你的直觉、命运、生活……正是这种信仰让我没有失去希望,它使我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

  这是乔布斯对自己精神面貌最强烈的表达,王小川感同身受。

  “痛苦和挫折能让你有更多思考,也会让你在运气好时更加珍惜。”王小川说,“我足够的努力,在ChinaRren工作每天只睡4个小时,做搜狗搜索也是起早贪黑没有周末。我也摔过很多跟头,但我花的心思和精力比抱怨多,只是大家看到的总是在关键点取得的成功,虽然看起来很轻松,但背后我比大多数人付出 至少多百分之十几甚至一倍的努力。”

丁李周马

2013年9月16日腾讯入股搜狗,腾讯董事长马化腾、搜狗CEO王小川、搜狐CEO张朝阳合影留念。 2013年9月16日腾讯入股搜狗,腾讯董事长马化腾、搜狗CEO王小川、搜狐CEO张朝阳合影留念。

  优秀的技术产品人才,总是巨头公司追逐的对象。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2006年搜狗输入法上线时,丁磊就留意到王小川,并约定北京见面。

  那时网易游戏增长势头很猛,《梦幻西游》系列成为摇钱树。丁磊开门见山跟王小川说,你们家搜狐没钱吧,网易有钱,拿利息就可以做这件事情。

  “钝感”主导下的王小川并未动心,他并不了解丁磊,何况张朝阳给了大力支持。最重要的是,“我根本要的也不是钱,也不是所谓的出名,我就是喜欢(搜狗)这件事。”这次简短见面后,双方再没有联系。

  2011年底,一个朋友筹备饭局,邀请了王小川。那时搜狗刚刚拒绝360颇具诱惑的投资入股,转为和阿里同一阵线。当时除了搜狗,360也在积极接洽有道,王小川想知道丁磊会不会把有道交给360。据这个朋友回忆,王小川听说丁磊会去,第一次主动想去见丁磊。

  王小川采用了常用套话手段,也是发自内心的先夸了下丁磊在SP、网游方面的决策,还没来得及谈到有道和360,丁磊就接过话茬:年轻人,吃饭时候别谈工作,然后话题一转,开始兴高采烈讲为什么要养猪、以及哪儿的螃蟹最肥。

  “但我已经有答案了,他(丁磊)根本无所谓在互联网江湖里如何排位、如何去整合资源,他其实很超脱。”王小川对朋友说,有道不可能和360合并在一起,这个答案当时对他很重要。

  像丁磊这样来挖王小川的人很多,包括百度。

  百度从高层到李彦宏频繁接触王小川是在2009年左右,那时王小川不再负责搜索、卯着一股子劲儿艰难做浏览器。百度那边,2008年挖来的CTO技术天才李一男2010年初离职,在其离职之前,百度内部讨论接替人选时首选王小川。

  百度希望王小川去接班的时候,王小川的回复是:“实在放不下搜狗的战友们,要不您整体收购搜狗吧。”这件事情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为什么死活不愿卖给360?王小川说其实他和周鸿祎并没有私人恩怨,除了在“商业文明”价值观上不一样,更深层次原因是,他非常清楚这场交易对搜狐来说有多不公平。有接近王小川的人认为,周鸿祎是一个有想法的人,王小川也从来不缺想法,要让两人融洽合作难度很大。

  如果现在复盘,周鸿祎在搜狗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正面推动搜狗独立,又从侧面帮助搜狗做出更大的局。

  2008年王小川决意做浏览器时,360也开始做浏览器,这给了王小川很大压力。那时他还没有和周鸿祎过过招,“你永远不知道老周功力有多深,可能一招打过来就会吐血。”后来搜狗和360过招很多,总体看都是吃亏,再加上张朝阳是周鸿祎圈里为数不多的朋友,这样的三角关系看上去非常奇妙。但是帮助搜狗从搜狐分拆出来,周鸿祎是关键人物。

  2008年12月,搜狗浏览器第一版正式发布,但却仍然没有得到重视。王小川意识到,必须取得张朝阳的认同。2010年初,谷歌退出中国市场,搜狗的专注点重新回到搜索,但是这时候整个搜索的业务发展却遇到了瓶颈,这是一个让张朝阳意识到浏览器对于搜索重要性的机会。

  这时候,周鸿祎出现了。

  周鸿祎是何等聪明人物,他对互联网产品的理解非常透彻。360的入口能力非常强,但它缺乏搜狗的技术能力和搜索引擎这种变现工具,如果它拥有搜狗,把两者的能力结合起来,再加上360安全软件的定位以及独特的“商业手段”,对百度能够形成不小的威胁。

  周鸿祎找到张朝阳,想要投资搜狗。讲了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浏览器一定能成,浏览器对搜狗帮助很大。第二搜狗需要独立发展。第三搜狗独立出来需要王小川牵头。张朝阳开始留意王小川的浏览器业务带给搜索的增长。

  如果希望周鸿祎是来免费帮王小川做说服工作的,那就把老周看的太简单了。周鸿祎同时向张朝阳提出,把搜狗浏览器业务转给360,同时360和搜狐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做搜索。

  周鸿祎要搜狗浏览器,是王小川没有预料到的,因为如果没了浏览器,搜狐也就失去了对流量的控制能力,最终也会丧失在(与360的)合资公司中的话语权。

  但当时张朝阳对这个提议还是颇有兴趣,他心里装的是搜索,并不认为浏览器一定要放在搜狗里,所以就有了王小川只身一人赴杭州见马云的故事。

  之前王小川从来没见过马云,而这次谈话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马云先问搜狗输入法是不是王小川做的,接着说了投资的三个原则:第一是有没有机会做成,第二是团队可不可信,第三是对阿里有没有好处。

  第一点一直是王小川最坚持的,他和马云说搜狗一定能成,现在的投资非常关键。第二点张朝阳在行业里品行大家都看得见,马云相信张朝阳。第三如果搜狗做成会抑制百度,对阿里有好处。这次谈话后,马云开始做调研,同时找张朝阳谈入股。

  张朝阳也明白阿里进入和360进入的不同意义,王小川帮他找了个新选择。

  后来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小川回忆起这段故事,感慨道:“如果没有查尔斯的坚持,就根本没有搜狗;如果没有周鸿祎获得搜狗技术的欲望,就没有搜狗的分拆;而如果没有马云的果断加入,就没有新搜狗的降生。”

  2010年10月搜狐宣布分拆搜狗,阿里作为战略投资者、云峰基金作为财务投资者联手投资搜狗。与2008年搜狗1.38亿美元的估值相比,上述交易中搜狗估值为2.37亿美元,增幅超70%,王小川出任搜狗CEO,帮助搜狗完成第一次蜕变。

  三年后,搜狗再次面临360收购。这又是一个戏剧化的故事,一直活跃的360出局,搜狗除了获得腾讯4.48亿美元投资保持独立,还接盘腾讯搜搜业务,以及腾讯各个一级入口。 而最终这样一个合作,和王小川对搜索的深刻理解也分不开。

  在前往新加坡,参加定于2013年7月29日举行的搜狐公司第二季度财报董事会之前,马化腾、刘炽平和王小川通了个电话,他们问王小川,搜狗的业务指标和业务规划是什么样的:量有多大、收入多少?问题涉及到从搜狗基础数据到用户量,到最后的收入模式,增长潜力。

  他们没想到,王小川对搜狗的收入模式增长潜力如数家珍,对于搜搜内部体系了解不亚于搜搜本身。这一次腾讯改变了主意,不再坚持腾讯控股的立场。于是谈判窗口再次重启。

  这个结果让周鸿祎大为恼火,很快公开放话称“才知道搜狗姓王不姓张”。和周鸿祎已频繁过招的王小川笑笑,称这是360情绪发泄,并不会带来其他结果。“这是几个老板共同的选择,现在的结果也达到预期。”

  在王小川眼里,张朝阳是具有独立精神气质的一个人,虽然俩人常常思路不一致,但共同信仰和理念是一样的,就是坚持搜狗的独立,并把搜索这件事情做成。 “这是一个相互说服的过程,张朝阳之前有自己的判断,我真是费了很多力气告诉他自己的想法以及选择,他也会尽力表述自己的想法。”基于共同的理念,张朝阳和王小川一直就战略分歧进行沟通,“越聊就越看清大家在根上共同的东西。”

  我们采访张朝阳时,他不太愿意在媒体面前评价自己的下属,认为这在管理学中“并不是一件太好的做法。”但他非常认可王小川带给搜狐的技术基因,认为“能够做到今天这样的成绩,王小川和他的团队非常的厉害。”

下一站,哪里

2009年,王小川跟随张朝阳一起登顶雪宝顶。 2009年,王小川跟随张朝阳一起登顶雪宝顶。

  在互联网江湖里搜狗常被称做“变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媒体属性的搜狐独立成长起来,在搜狐集团整体策略打法中是变量;二是在互联网变局里,跟百度、阿里、腾讯、360要么竞争要么合作,搜狗虽然不是市场份额老大,但任何资本运作都会改变行业格局。

  经过两次重要资本运作后,与腾讯联姻的搜狗开始新阶段,尤其移动端市场份额达到17.5%,紧随百度位列第二。但王小川认为搜索还没有到达预期的成功,没有真正去“撼动行业格局”。但他相信总有一天可以达到目标,尤其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搜索”将是破局方向。

  腾讯是重要的资源支持:有巨大用户规模和用户链条,还有QQ和微信这样吞噬用户时间的社交关系平台。目前搜狗已独家推出微信公众账号搜索功能,但王小川认为这仅是最低级的形态,他希望改变推送给用户的陈旧搜索模式,而是让用户向好友“发问”,得到更精准的结果。

  “以前凡是我们能做的事,竞争对手都能做到,现在我们希望反过来,就是他们做的事我们能做,但我们做的事他们做不到。”王小川希望借此让搜狗摆脱跟随战略或渠道打法,并希望今年年底之前能够看到新产品雏形。

  根据搜狐刚刚披露的第二季财报,在游戏业务增长乏力、视频业务持续投入拖累集团亏损情况下,搜狗是表现最好的业务:实现营收91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并以900万美元额度首次实现规模性盈利,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将突破1亿美元。

  王小川在财报会议上表示,经过十年在技术与资源方面的持续积累,从内到外,现在的搜狗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这组数据背后的期待是上市。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张朝阳曾多次表达分拆搜狗上市的计划,但眼下是最好的机会:资本窗口不错+持续规模盈利+微信搜索概念。但此时如果想从王小川口中得到表态,依然是不太容易的事情,他依旧笑笑回应“暂时没有时间表”。

  被称作“清华守门员”的王小川15年没有离开过五道口,减压方式居然是“加班”。不过,在进入稳定期的这几年,王小川已经过了“拼体力”时期,现在最需要的是开拓视野,去和其他公司交流创新及管理。

  尤其今年刚过一半,王小川就已经去过好几次美国,不像以前拜访Google、Facebook等硅谷大咖,这几次王小川更多和10-30人的小团队沟通。

  在聊天过程中,王小川感受到无比熟悉的价值观:这些小公司的存在并不是希望成为巨无霸,而是去实践和证明自己的想法,如果卖掉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即使失败也没有多大压力,这只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中证明哪条行不通。

  从美国回来的王小川深刻感受到,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搜狗团队,都要更多去接触美国及中国创新公司,去跟他们共同生长,而不只是呆在公司里思考自己的模式。

  当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佬纷纷步入知命之年,36岁的王小川依然非常年轻,更多人把“互联网少帅”的光环给与他,认为他在未来互联网格局中,将会扮演如同之前大佬们一般的角色。

  但王小川“不敢思考这种事情”,他认为给自己这样一种压力很危险。在移动颠覆传统PC的时代里,接触80后、90后的王小川已经开始觉得自己老了,在某些互联网语境里,甚至和年青一代们对话都有些困难。

  心态微妙的变化还体现在个人状态上。为人温和又年轻有为,王小川成为互联网行业里为数不多的钻石王老五,低调的他不愿意参加《非诚勿扰》,圈中好友都很关心他的个人问题。

  “今年是很艰难的一年,世界真的是在崩塌当中。”王小川开起了玩笑,原因就是他的女神们——周迅、汤唯、高圆圆都宣布婚讯。“你需要思考,原来审美的时代在变化,你也需要接受时代的这样一个变迁。”

  传说中王小川喜欢的姑娘,需要会弹钢琴又懂量子力学。“这个太夸张了。”王小川笑了起来,“我希望自己走出这种科学的东西,而在人文艺术上有所追求,如果另一半能有共同审美,是非常好的结果。”

  现在的王小川空余时会看不同领域的书,改装一下家里的空气净化器,设计复杂的网络让所有设备都可以联网。他还打算恢复羽毛球和游泳这样的活动。“(感情)这个事情跟工作是一样的,越到后面挑战越大,永远有难度,但是你要保持信念。”

  几番起落后,人生意义又在哪儿?

  王小川早就想清楚:第一是对社会有所贡献,包括输入法都能在历史上有意义;第二是能探索更多未知的事情;第三就是繁殖和哺育后代,这是人类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我自己而言就像登山,你知道最终目的是对规律有更多认知,有掌握,不管是在搜狗还是去其他公司,都是对技术理想及管理理想的实践,只要今天在搜狗依然有机会实践,我就会一直做下去”,王小川说:“挂掉那天,才是终点”。

  ‍

栏目介绍

  在这个高速迭代领域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值得关注,这和他们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新浪科技推出的《人物》栏目,将聚焦科技领域内的领袖、高管以及创业者等,关注企业家运营逻辑的深层次思考,还原人物的工作与生活情景。不宣扬成功学鸡汤,力求人物的真实生动。

制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