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内 > 吕伟钢专栏专题 > 正文

三大门户专访之王志东:新浪的“吝啬”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2月15日 18:58 新浪科技

  《中国计算机报》记者 吕伟钢 王 宏 (注:黑体字为作者的提问)

  听说你刚从美国回来。新浪在中国两岸三地和北美设有四个网站,作为CEO,你在这一年中,呆在中国内地的时间有多长?一年中有多少天是在飞机上度过的?

  我每个月去一次美国(在西部的新浪总部),去一、二次香港;一季度差不多会到美国
的东部(华尔街)去一次,台湾去一次。国内各地也常走走,在北京的时间只有三分之一。

  严格地说,新浪没有明确的总部。北京、香港、台北和北美的新浪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地区总部的角色。

  四个地方扮演不同角色,协调起来有困难吗?

  还好。99年与华渊合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管理经验怎样磨合和协调的问题。新浪和华渊两个公司原来并没有接触过,这是一见钟情的合并。现在看来磨合、运转情况要比预料的好很多,这一关我们就算过去了。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我或者从其他高层来看,经历了合并后:一、我们从观念结构、法律结构、财务运作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二、毕竟全球华人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有差别,但共性多),总部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加上Internet文化,有很多沟通的基础。具体管理方式我们也调整过很多次,弯路也走过,好在所有的错误都得以及时纠正。我们一直在努力调整,公司管理层已有了一个较好的默契。从过去的两年看,我们基本进入了良性的运转。基础打扎实了,真正上了一个台阶。我算是做了一个很大的实验,现在这个实验应该说是成功了。

  我们对你从程序员到CEO走过的历程感兴趣。国内舆论常常在“山药蛋”和“海龟”之间划条线。我们感觉你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山药蛋”了,你愿意把自己归为哪一类?关于“山药蛋”和“海龟”以及风险投资在中国,我们也想听听你的高见。

  公司要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将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结合,融合是关键。纯“山药蛋”和“纯海龟”都不可能成功。个人来讲,我自己的背景无法再选择了,就是在中关村长大的,但是我个人历来相当崇尚硅谷精神。在四通利方的时候,我就希望做成像硅谷那样的企业。95年就去过硅谷,看到底什么是硅谷模式和硅谷经验,当时认定风险投资就是方向。97年融资,随着风险投资的引入,硅谷那套机制引进来了。董事会中加入了投资银行的人,管理层则有一个老外做CFO。

  现在公司的人员有本地的,有从法国、美国等国回来的,有来自香港、台湾的,有来自投资银行的或在外国的传统企业做过管理的,这样的一些人构成了新浪现在的管理团队。怎样将所有这些人结合在一起,让他们贡献出自己的经验,是成功的关键。我没有出过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在海外公司干过,这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相反这应该是一个缺憾。但我有很多“洋海龟”不具备的优势。我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找到各种人组成我们现在这样一个优势互补的管理团队。

  我举一个例子:97年那年,在我公司做CFO的老外经常与我争吵,他因此很有些担心。我告诉他:与我争吵说明了你的价值所在,你的观点与我不同,说出来,我可以试着从你的观点看问题。如果有一天你不与我争吵了,说不定我就不用你了。这是一个管理“带宽”的问题,如果你的视线很窄,做出的决定就会有问题。要能够让所有不同的意见表达出来,民主后要能够实现集中,集中后做出决定要能执行下去。能做到就事论事不容易,判断意见的对错是一件挺困难的事。

  你是怎么将自己的知识领域拓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

  作为管理人员重要的是要不断充电,对自己所在的行业进行不断的把握,对管理进行不断的学习。但是在这个位置上,你不可能有整块的时间来充电。我有很多朋友,在与他们一起工作和交谈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位美国很著名的老先生对我讲过:管理是一种感觉,这是很多人学不来的。我一边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将所有的知识转变成一种对管理的感觉。这种感觉转化为一种直觉或信念,让你可以在别人不敢做决断的时候作出决断,在别人看不出差别时看出事物之间的差别,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凭着对管理的感觉你会作出有时在别人看来是冒险的、不可思议的决定和判断。这种感觉让你保持一种敏感。

  新浪的成功是因为管理团队好还是因为管理机制和管理结构好?

  新浪管理结构有了很大调整,但我不迷信结构。任何结构没有人执行都是空的。国内现在将股份制结构说的太神了,以为一搞股份化,企业就活了,对机制过于神话了。但机制又是必要的,两手一起抓,一方面是人,一方面是机制,但人更关键。对人的要求是他本身有团结精神,能注重与他人之间的配合。对人的要求与对机制的要求融合在一起,这样股份制、期权、风险投资等好的机制引进来,才能对人员的激励和保持队伍的稳定起到良好的作用。

  美国股市下跌得这么厉害你怎么看?

  美国股市处在极端不稳定的状态,这个状态将持续多久很难说。影响股市当然也有很多因素,这个时间的长短也很难预料。现在就像要做一道证明题:证明互联网存在很高的价值。这道题必须解出来。

  可是现在很多互联网模式都在遭到怀疑……

  我认为,任何企业都不要简单讲概念。比如B2C有成功也有失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如在线购物(Online Shopping),雅虎与亚马逊就有不同的B2C做法。只用一个概念做,很难。

  B2C、B2B每家的做法都不同,为了赢得风险投资而靠贴标签做起来的企业是长久不了的。

  有人说,中国最多可以容纳两家门户网站。现在除了新浪、网易搜狐和中华网以外,雅虎和莱科斯(Lycos)又加入了中国门户网站的角逐。中华网似乎心有旁骛,对内地市场用情不专,但雅虎最近购并了台湾最大的门户网站奇摩,莱科斯则在互联网的软腹地带上海强行抢滩,可见来者不善。雅虎中国、莱科斯亚洲与网易、搜狐之间的任何一种组合,都将从新浪手中夺得中国第一门户的桂冠。新浪将如何应对?

  企业之间其实是不可复制的,互联网上容许不同的模式存在。美国有3大门户,这三家门户的运作在模式、风格、形象以及吸引的用户和客户都完全不同。在中国你说不清几家。一种模式只能有一家,但是不能排除不同模式的存在。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长处的商业模式。不论是抄袭还是模仿都是做不好的。如果有人失败了,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模仿,没有自己的东西。

  我们知道美国在线、雅虎和微软的MSN是不同的模式,可是尽管模式不同,我们还是认为他们竞争的是相同的用户和相同的广告客户。你可以是不同的模式,但你仍然回避不了竞争。中国门户网站的市场就是这么大,如果有更大的鱼进来……

  广义地讲任何公司都在竞争,因为大家都是在掏用户兜里的钱。过于广义就没有意义了。

  竞争实力体现在:你提供的产品是否有足够的价值,你的技术是否有足够的门槛,以及你的市场销售是否得当,这都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方面新浪有相当大、相当好的基础。同时,我们有不少资金,有技术、有人才,有力量开发更好的技术。美国在线也好、雅虎也好,在美国市场上他们是老大,但在中国市场上,他们别想当老大,在这个市场上是我们的游戏规则。要和他们竞争没有那么可怕,我的机会更大,在这个市场上我是老大,我们已经是领先的。

  新浪花钱的风格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现在坐在你的办公室,这办公室很小。不像其他网络公司那样,新浪至今还租着万泉庄小学的房子。新浪也没有花很多的钱打广告。所以总的感觉新浪花钱是“吝啬”的。可是会不会因为花钱“吝啬”而放过购并的机会?新浪是否考虑通过购并长大?

  我们花钱的风格是重视效率。目前的钱是股东给我们用来发展的,这不是我们挣来的钱,我们没有理由糟蹋。我们花钱是要增强我们的实力的,我们不乱花钱在一些表面上的动作上,但是在人工和办公的软环境上,我们却是舍得花钱的。

  新浪是需要迅速地长大,但我们不会为了购并而购并。比如打球,你学会了扣球,但是(要赢球)并不一定都要用扣球的方式,这要看球的来路是否适合扣球,不能因为会扣、或别人认为你会就要用。不一定在某个时间内做某个动作。

  除了购并外,应该还有其他的方式,譬如买技术、买人、搞合作和搞联盟,这些对市场拓展和公司长大都会有帮助。购并只是一个偷懒的、风险大、短线的方式,是合作的极端模式。新浪正在形成一个自己的体系,我们的合作从最浅的联盟开始到最深入的并购都会有,我们很Open。按我的要求,找能与我互补的企业,找一个最佳点。至于什么时候、会有谁在合适的时候走进来,走到并购这一步,我们并不强求。

  在新浪的科技财经体育娱乐游戏等内容频道中,你认为哪个频道的内容新浪需要或者有兴趣已并购的方式扩容?

  如果你到新浪的网站去看看新浪的产品线,你会发现新浪有作为门户平台类的各种服务,包括新闻、搜索与目录、纵向的频道、社区、基于客户端和基于服务器的通讯工具,以及对个人和对企业的商务等。在以上提到的任何领域,新浪都有外部的合作伙伴,这种合作有深有浅;任何一个合作领域我们如觉得合适都有可能去并购。

  这么说,新浪的并购对象会在合作伙伴中产生?

  噢,不一定。我觉得什么时候再来一次“一见钟情”的机会也无所谓。但是我强调一点,并购是合作方式的一种极端模式。(作者插评:看来恋爱可以多谈,且形式不拘,结婚可得慎重)

  合并是否会变成老大的问题。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去把北京所有的饭馆买下来,数量凑得很大,但它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增加。航空母舰可以通过买零件构造出来,但是如果是去买小舢板就是错的,因为那不是构成航空母舰的条件。买100个公司,只能是变成100个公司的股东。公司的大小是看他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的增长能力。合并如果得到的只是Pageview,而没有得到商业机会的话,这样的合并对股东来讲没有任何增值,反而是一种更大的负担。

  国内业界中,我们感觉你对互联网泡沫的认识最早。记得早在去年你就说过,互联网的故事将是一个残酷的故事。去年你对互联网的预言似乎已经应验了,你怎么看今年的互联网发展?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老是与人唱反调。我现在很乐观,甚至认为这是来年高兴的开端。去年年底我唱反调的原因是,做互联网已经变成是投机、淘金的游戏,没有了扎扎实实做事业的作风,甚至认为互联网时代是老实人做品牌、做服务就会吃亏。这正是危机所在。

  现在看,要清楚做什么产品,怎样开发市场,如何作出效益。重要的是要挖掘互联网的价值所在,光靠概念已经活不下去了。引起互联网市场的淘汰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是经历这个过程后,互联网这个产业会更健康、有序。现在正是踏实做事的好时机。

  在你看来,一、二年内什么将是国内互联网潮流的主线?中国网民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我觉得下一轮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应该是务实而不是追求概念的企业。追求概念的企业活得很累。好不容易花几个月编好了一个故事,故事编好了却不吃香了,又要改,转来转去,狗熊掰棒子,哪个都没吃到。

  中国互联网用户应该已经超过2000万,这个人群的特征描述是在发达地区的中高收入、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网民的结构和层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由网虫向消费人群的转化。Internet变得越来越实用,而不仅是作为聊天工具。普通消费者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大家都是在竞争、抢他们八小时以外的时间。消费者为什么要上网而不是看电视或者看电影、上歌厅?网站必须给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让他们接受这种服务并成为他们生活或工作的一部分。网络要为网民提供方便、实用的价值,如果你能够为他省下10块钱或者多挣10块钱,他就会愿意付给你1元钱。按照这个思路去做,网站就能成功。

  也就是网络公司要理顺产品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做产品或服务的时候,首先要看看中国的网民是怎么样的一种结构,怎么样的一种状态,未来是一种怎么样的发展态势,他们需要什么,然后再决定你要做什么。

  对,我觉得前一段时间很多网络公司的出发点就不一样,他们看资本市场正在时髦什么故事就编什么故事,资本市场要什么指标就想方设法玩什么指标。一切都反过来了。它们围绕的核心不是经济,不是用户,而是资本。

  是的,许多网络公司把用户和投资者的位置搞颠倒了。

  网站应该为用户存在,只有踏踏实实做生意,才能够为网民提供价值。网站做某项服务,首先要利用互联网,充分把互联网的效益发挥出来,然后为用户提供这项服务,用户从你这里获得价值了,你分享他们的价值;通过分享他们的价值,你的投资人就会获得回报,于是投资人就投资给你。我觉得未来的中国互联网就应该走这个方向,而且只有走这个方向,你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

  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见证者、代表中国互联网业界的形象人物,你能对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在2000年走过的历程作个总结吗?对中国互联网明年的路怎么走作个展望吗?你刚才已经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我们还想听你谈得更多一点。

  (笑)首先我能不能代表中国的互联网,这要先打个问号。如果现在中国互联网的主流还在摸黑、还在炒作的话,我来做这个代表就不合适。我是一直在跟主流唱反调。2000年互联网在中国的确让整个社会接受并重视了,这一点非常重要。直到99年年中的时候我们还在呼吁要重视互联网,现在竟然要到处泼冷水,证明现在已经有点重视过头了(笑)。

  这一年来我国互联网这个产业已经聚集了一定的资金,聚集了一批人才,“山药蛋”和“海龟”都来了,市场也够一定的热度了;风险投资的介入,几大公司在海外上市的成功,相关各项法规的出台;互联网用户从去年底的890万到现在的2000多万,再看看新浪等互联网公司的营业额,都在几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所有这些都标志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正在走向一个大的规模。资本市场也从年初的狂热到4月份以后的调整,有了这么一种震荡后大家都有了冷静的思考,互联网正在走向成熟。我因此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就是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的互联网不仅会高速发展,而且还会健康、理性地发展。我的希望是整个业界能够更加务实,更加务实地去把互联网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你认为这一年中媒体的报道对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国的媒体今年对互联网给与了很大的关注,对互联网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当然有些因消息来源不全面等因素造成的个别误导现象也有。

  互联网毕竟是未来的潮流,未来还会得到更高速的发展,中国不能落后。互联网这个新兴产业需要得到用户和各方面人士的理解,理解的基础在于沟通。希望媒体更关注这个产业,对这个产业的状况更加真实地表现出来。一些过度的炒作或误导则要避免。整体说来,我国的媒体对互联网这个产业还是比较友善的。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每月5元享用15M收费邮箱 网上购买3分钟开通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吕伟钢专栏专题
 相关链接
中国概念股拒绝有色眼镜--王志东访谈 (2000/10/23 09:44)
王志东谈新浪:技术上的优势 (2000/10/08 13:25)
新浪网CEO--王志东的流水账 (2000/11/22 14:24)
王志东:上市半年看新浪 (2000/09/29 13:25)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 每月只需5元钱 图片铃声随心换!
· 2002年西湖博览会短信服务
· 用图片铃声许下秋天爱的誓言
· 下载鸟啼铃语 获彩屏手机
· 越洋短信 万里传情
· 欢迎订阅欢乐英语系列短信
头条新闻
(30元/月)
体育新闻
(0.2元/条)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图片  铃声  言语  自写短信  游戏  订阅分类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下鸟叫铃声获手机
每月5元铃图随心换
《蓝色生死恋》
《我的野蛮女友》
《桥》-啊朋友再见
[戴佩妮] 你要的爱
更多精彩铃声>>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投影商城全面打折
  • 买SONY投影机送SONY DVD
  • 全数字便携投影机
  • 最新精彩推荐
  • 流氓兔最新流行版
  • 中国禁史1.5折起
  •   数码科技时尚
  • 300万像素DC降价啦
  • 网络MD又出新型号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