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4日下午1点30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诉北京因特国风网络软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及周鸿祎侵权的官司在海淀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第一次开庭。在法庭上,双方代理律师唇枪舌剑各不相让。
双方代理律师在法庭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互相试探后,戏剧性的场面渐渐上演。
周鸿祎是否说过CNNIC“私刻公章”?3721是否在成都开过一个记者招待会?
这两个问题原告方的代理律师提出过不止一次,但是被告方代理律师闭口不谈这个问题,非但如此,他还坚称原告方负有举证的责任,而非向被告方求证。即使是法庭审判长在询问他相同问题的时候,他也是同样答复。
一张照片,一段录音或者一个证人可以证明的问题,在一审法庭上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被告方对此讳莫如深,而原告方除了对被告方代理律师咄咄相逼,希望其回答中出现漏洞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到底是谁诽谤了CNNIC,3721还是媒体?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向法庭提供了超过30页材料,用以证明3721网站上多次出现了诽谤其下属单位CNNIC的链接和文章。他们认为这就是3721对于周鸿祎发表侵犯CNNIC名誉权言论的重申。但被告方的律师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他们网站上所做的链接只是一个技术手段,所链接的文章却并非3721公司所有。如果说这些文章有问题的话,也不应该是由3721公司负责。并进一步建议原告方,可以先去找刊发这些文章的相应媒体理论。
说CNNIC不好算不算侵犯名誉权?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之所以将3721及周鸿祎告上法庭,理由是认为被告方侵犯了其下属的机构CNNIC的名誉权。但被告方代理律师对于此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果按原告方的说法,CNNIC确实属于一个非盈利性的事业机构的话,那么公众对于其便拥有舆论监督的权力,置疑CNNIC只是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并不属于侵犯CNNIC名誉权的范畴。
3721收入为负数是否跟赔偿金额有关吗?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向法庭提出的希望获赔的金额是20万人民币。但其代理律师在法庭上一再重申名誉是无价的,3721的无礼言论给他们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远远高于20万这个数目,之所以只索要20万作为赔偿,是因为获知3721近年经营惨淡,在工商局的记录上营业收入是负数,考虑到他们的赔偿能力,只索要区区20万稍做惩戒。被告方的代理律师对这种说法相当不高兴,认为3721的经营状况与本案并没有任何关系,原方却反复提及,用心非常有问题。
如此这般,一个看似事实清除的案件,第一次开庭过后就审出了上述若干问题,后面还有第二次开庭,第三次开庭……。谁也不知道这个案子到结案的时候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新浪科技将继续关注本案的进展。(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