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1日 11:37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目前,国际互联网广泛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开始形成人的第二个生存空间———“网络社会”,构筑起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虚拟社会”。据调查,我国已有600多万互联网用户,今后5年互联网用户将发展到3000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争夺的新领域,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其中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人们思想道德
互联网带来挑战和机遇 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使网络信息克服时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递。由于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体系,所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外延、方式、方法等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阐述观点,甚至各种立场的新闻报道、政治言论都会在网上出现,令传统的单一说教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环境中。 第二,与小型分散的生产方式相伴而来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由集中变成分散,工作对象更加难以把握;人们交往联系的媒体化,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更多地转变为间接的形式,工作对象变得隐蔽;工作对象的思想更加复杂。 第三,社会评价体系发生变化。所谓社会评价体系,是指社会公认的,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个人的评价标准所组成的有机体系。 互联网在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状态,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搞好BBS等形式,开辟网上教育的新阵地。同时,进一步规范、激励网上出版社,使其多出精品。 第二,大力培养既有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又掌握网络理论和操作经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互联网与网民进行交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并通过有着较高道德素质的网民进一步提高网络宣传教育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超信息量、立体化、交互性强及方便、快捷等特点,发挥网络优势,创新内容和形式,就能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工作相应对策 互联网给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研究,采取积极措施,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守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在互联网中,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现象,如:对与错、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都会毫无例外地出现,人们以特殊的方式从事着各种活动。因此,必须加强网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 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念,要尽可能地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领域最大限度地扩展以往相对狭小的工作圈子,把丰富的信息内容“拿来”开阔视野,活跃思想,适时地进行学习、分析、评价、选择,取其精华,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对待各种外来的精神产品,对广大群众实施引导性教育。 完善网络文化的管理体制。现有文化体制尚不适应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电信、宣传文化等部门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未形成整体合力。因此,应建立专门班子负责网上舆论的调研、管理和网络文化的管理工作,并加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保证信息产业的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特别是要尽快制定打击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的法规,科学认定网络犯罪行为并给予相应打击,净化网络环境,从而建立起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互联网络文化产业运行体制。 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和舆论引导。由于网络文化市场不成熟,不规范,政治法规不健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及时了解网上信息,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加强网上舆论导向和引导。 总之,我们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充分认清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