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网络聊天室中与朋友们交流是现在许多名人追求的时尚。陈伟/摄 最早看到新浪,还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旧图书馆旁边的那堵红砖墙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夕阳的缘故,新浪海报上那抹明亮的黄在暗红的砖墙上显得那样触目惊心——那是快四年前的事情了,按理说本不该记得那么清楚,但不知道为什么,到如今我都能清楚地记得那海报上的黑色对白:新浪网,你的网上新世界。
后来知道,画在墙上的新浪和写在键盘上的新浪原本都只是一小群人为另外一大群人 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于是很想知道这一小群人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想知道这一小群人的工作又是如何一种形态,想知道为我们营造网上新世界的这一小群人他们的网下世界究竟如何。直到今天,终于有了机会。
走进位于SOHO现代城16层的新浪,最醒目的感觉仍旧是那抹亮得晃眼的黄。作为新浪标志的大眼睛也随处可见,天花板上的吊顶是它的形状,地下瓷砖里镶嵌着的也是它的模样,甚至在每个会议室的墙上,都还有请名家设计的形态各异的大眼睛孩子。“这是新浪的标志,意思是从你通过新浪看到的网络世界,从此不同。”新浪人都这么说,透着自豪,“而我们,就正是建造这个世界的人。”
新浪人确实有理由自豪。在经历过“一切为了眼球”的互联网泡沫时代之后,如今的新浪已经显得日渐的成熟和稳重。三大块各有侧重的业务模式齐头并进,无论是针对个人用户的收费服务新浪热线还是针对企业用户的sina.net,以及为前两者提供强有力内容服务支持并承担广告平台业务的sina.com,如今都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正以一种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发展。作为一家企业,新浪已经越来越不像以前传说中那样高高在上、虚无飘渺,而是一天比一天接近传统企业,用一种更务实的态度去经营网络。
有人说,这就叫做“鼠标加水泥”。然而新浪人却并不怎么赞同这种说法,在他们看来,他们原本就是水泥,鼠标只不过是他们的工具。新浪CEO茅道临曾经表示,网络公司也是公司,做网络的人也是人,只不过我们经营的是一项全新的产业而已。
离开的时候,在电梯间那颇有几分灰暗的灯光烘托下,新浪接待厅里那抹标志性的黄显得愈加的明亮,却不再晃眼。其实新浪人也和我们一样平凡而普通,而我们眼里的网上新世界新浪网本身,也只不过是一家传统的企业。我想这大概是专家们所说的互联网企业向传统的回归。
商报记者彭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