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新浪“晚点” 截至6月30日的日历第二季度,是新浪2002财务年度的第四季度,新浪要准备年度财务报告并通过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本季度业绩报告的发布因此要晚一些,而搜狐与网易发布的则是不用进行审计的季度业绩报告。在搜狐与网易相继宣布"盈利"的情况下,新浪的管理层向投资者交的"答卷",实在也不轻松。
新浪花了六个季度的时间,才在韩日世界杯的帮助下,将营业收入恢复到2000年日历第四季度的水平之上,其中广告收入离2000年第四季度的水平还有近90万美元的差距;而在同一个时间跨度内,搜狐获得新增的广告收入为130万美元。
本季度新浪的季度性营业收入增长了20%,搜狐与网易则分别增长了35%与61%;新浪、搜狐和网易广告收入的增幅分别为17%、34%和104%。也许季度性增长的绝对额更能说明问题。本季度新浪新增的营业收入为145万美元,搜狐与网易分别为160万美元与167万美元。广告收入的新增额新浪与搜狐大致持平,分别为83万美元和85万美元,基础相当薄弱的网易也有49万美元的增加。显然,搜狐而不是新浪,才是韩日世界杯的真正受惠者。2001年度,搜狐抓住短信的先机,一度在非广告收入上胜过新浪;新浪在2001年度下半年迅速赶超,解了当年广告收入滑落的窘境。从本季度开始,搜狐与新浪的真正较量已经转移到广告销售这个主战场。
★季节性营业收入增长(图片点击放大) 新浪在奔向盈利之路上被搜狐与网易超越,还不仅仅是收入增长乏力的原因,还有成本控制方面的因素。新浪今年第二季度的成本与费用现金支出为1015万美元,高出搜狐290万美元;其中网站营运成本只比搜狐高45万美元,超出部分的主体约225万美元是销售与管理费用支出。在2001年以来的6个季度中,通过裁员与弱化海外的三个网站,新浪压缩了35%的销售与管理费用支出,同期搜狐的压缩幅度为45%。今年上半年,新浪将销售费用削减了近30万美元,相反却把一般行政管理费用提高了30万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搜狐的一般行政管理费用减少了30万美元,但销售费用却有3万美元的增加。另一个对比是,在过去六个季度中,搜狐增加了近40万美元的产品开发费用,而新浪却在产品开发费用上减少了近80万美元。
2000年度,新浪每1美元的销售与管理费用支出,换来80美分的营业收入;到了今年第二季度,这个比例提高到了1.67美元;2000年度搜狐每1美元的销售与管理费用支出换到的是41美分的营业收入,但是今年第二季度,搜狐已经把这个比例提高到了2.14美元。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多灾多难的网易,这个比例也已经从2000年度1美元换不到20美分提高到今年二季度与新浪相等的水平。可见这一年半来,新浪的经营管理效率提高不快,是造成今年二季度在盈利的角逐中失利的主因。
新浪本季度的业绩报告中,少了一项金额高达167万美元的无形资产摊销,这是1999年底四通利方与北美的华渊网合并后产生的商誉带来的不涉及现金支出的摊销费用,也许已经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全部摊完。如果不考虑上季度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新浪本季度营业亏损减少额为148万美元,大致与营业收入增加额相当。本季度营业外收入与支出项目中,利息收益剧减35万美元,在阳光文化(现已改名叫"阳光媒体")的投资亏损另有44万美元;不考虑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新浪本季度净亏损只比上季度减少了40万美元。
另外,新浪业绩公报中指出本季度已经"实现正运营现金流40万美元",但从财务报表中可以大致分析得出新浪在计算营运现金流时已经将非营业收入的72万美元的利息收益计算在内。如果营运现金流量采用EBITDA(不计利息、税项、折旧与摊销的盈利)指标,新浪本季度的EBITDA应该是负37万美元左右。
新浪是一个国际化运营的门户网站。在经济形势看好、行业发展健康、全球经济良性互动时,新浪拥有搜狐与网易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但在全球经济走低、行业萧条的情况下,新浪国际化的运作成本已经严重影响着它的竞争力。
每月5元享用15M收费邮箱 网上购买3分钟开通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