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内 > 正文

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22日 09:3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站点数、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等信息,可以从整体上反映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状况及网络普及程度。对CNNIC调查中这些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上网计算机数

  截止到2002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数已达1613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307万台,占19%,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1200万台,占74%,使用其他方式上网的计算机数为106万台,占7%(如图1-1所示)。可以看出,拨号上网计算机仍为上网计算机的主流。

  

  图1-1上网计算机数按上网方式的分布

  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增加了359万台,增长率为28.6%,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1.0%,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9.9万台的54倍。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增加了73万台,增长率为31.2%,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8.3%,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4.9万台的63倍;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增加了180万台,增长率为17.6%,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3.0%,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5万台的48倍(如图1-2所示)。可见我国上网计算机数一直呈快速增长的状态,与此相对应,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和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也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其中拨号上网计算机一直保持着主体地位。

  

  图1-2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数(万台)

  从历次调查结果中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除2000年1月的调查结果外,专线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均高于拨号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以及上网计算机总数的增长率。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尽管拨号上网这种传统的上网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但专线上网和其他上网方式也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初步形成的多元化上网方式将促进我国互联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图1-3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

  上网用户人数

  截止到2002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人数为458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用户人数为946万人,约占21%,拨号上网用户人数为2682万人,约占58%(如图1-4所示)。同拨号上网计算机占据全部上网计算机的主体地位一致,拨号上网用户也为全部上网用户的主体。和上网计算机的情况相类似,除拨号、专线上网用户外,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ISDN上网用户人数为315万人,宽带上网用户人数为200万人,这也表明上网用户的上网方式正趋向多元化。

  

  图1-4上网用户人数(万人)

  同第九次调查相比,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半年增加了1210万人,增长率为35.9%,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2.8%,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62万上网用户人数相比,现在的上网用户人数已是当初的74倍。其中专线上网用户人数半年增加274万人,增长率为40.8%,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8.4%,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15.5万的61倍;拨号上网用户人数半年增加549万人,增长率为25.7%,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9.6%,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46.5万的58倍(如图1-5所示)。由此可见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增长之快。同上网用户总数的变化趋势一致,拨号上网用户人数和专线上网用户人数也相应保持着增长趋势,且拨号上网用户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图1-5历次调查上网用户人数(万人)

  从上网用户人数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上可以看出,从1998年7月到2000年7月,上网用户人数每半年都以超过50%的比率增长,2000年1月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从2002年1月开始,有逐步回升的势头(如图1-6所示),这种增长率的减缓趋势可能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的基数增大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这种逐步回升的趋势,也可能预示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即将来临。

  

  图1-6历次调查上网用户人数增长率(%)

  尽管我国互联网络的大环境经历了高潮、低潮的反复,可是从上网用户人数的历次调查结果上看,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却一直保持着比较强的增长势头。同时不能忽略的是4580万网民在我国将近13亿的总人口中仅占3.6%,说明我国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还很低,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CN下注册的域名数

  截止到2002年6月30日,我国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126146个,与半年前相比减少了1173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216个,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相比,域名总数已是当初4066个的31倍。从整体上看,CN下注册域名总数增长很快,只是近期有所减少。其中以com.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98835个,与半年前相比减少了288个,以net.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12248个,与半年前相比减少了1797个,以行政区域名结尾的域名总数3172个,与半年前相比减少了145个。而以gov.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6686个,较半年前增加了822个,增长14%,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9%,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323个的21倍(如图1-7所示)。CN下注册域名数的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和目前互联网产业的大气候有一定的关系。

  

  图1-7历次调查CN下注册域名数(个)

  从历次调查CN下注册域名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华北、华东、华南的CN下注册域名比例一直占85%以上,东北、西南、西北的CN下注册域名比例近年虽略有增长,但所占比例仍非常小(如图1-8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地区之间的信息化水平的差距。

  

  图1-8历次调查CN下注册域名的地域分布

  4、WWW站点数

  截止到2002年6月30日,我国WWW站点数为293213个,半年内增加16113个,增长率为5.8%,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8%。从我国WWW站点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尽管在2001年上半年,网站数下降了2.3万,但是从2001年下半年到现在,网站数又开始了增长(如图1-9所示)。WWW站点数近期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互联网产业在经历了一个低潮后,正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迹象。

  

  图1-9历次调查WWW站点数(个)

  从历次调查结果中WWW站点数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华北、华东、华南的WWW站点数比例一直占85%左右,东北、西南、西北WWW站点数所占的比例一直较小(如图1-10所示)。这与CN域名的地域分布状况是一致的,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地区之间的信息化水平的差距。

  

  图1-10历次调查WWW站点数地域分布

  5、国际出口带宽数

  截止到2002年6月30日,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10576.5M,半年增加了2979M,增长率为39.2%,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5倍,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5.408M的416倍(如图1-11所示)。可见,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增长是相当迅速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今年5月份电信重组,使原来的十大互联网络单位重组为九大互联网络单位。重组后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在国际出口带宽方面居于前2位,其中,中国电信的出口带宽为6452M,占总出口带宽的61%;中国网通的出口带宽为2870M,占总出口带宽的27.1%。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出口带宽之差为3582M,而半年前二者之差为5567M,这种带宽之差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提供了可能。

  

  图1-11历次调查我国国际出口带宽(M)

  综上所述,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我国互联网络在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站点数、国际出口带宽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变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其中拨号上网计算机仍为上网计算机的主体,拨号上网用户也仍为上网用户的主体,但上网方式多元化的趋势已显示出来;CN下注册域名数、WWW站点数等方面经历低潮后虽呈现出增长的迹象,但从地域分布上看,地区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带宽方面增长迅速,而且重组后的电信、网通的带宽差距减少。所有这一切表明,我国的互联网络发展速度很快,但还存在一些不完全合理和不尽人意的地方,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动,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服务的不断多样化和实用化,中国的互联网必将得到飞速地发展。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数码相机钻戒!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漫情缘,约会帅哥美女,手机酷表香水浪漫有礼
短信图片铃声推荐
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N]罗嘉良-天地有情
[N]单人房双人床
[M]哭不出来
[M]周蕙-相遇太早
更多>>



新浪商城推荐
喜赛体育
  • 清凉夏日用品
  • 出游装备
  •   西单igo5天天特价
  • 星球大战激情夏季
  • 超值特价书1~3折
  •    时尚手机特价
  • 诺基亚8910出世
  • 摩托罗拉V100Wap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