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的泡沫化已经为世人所共知,但是,网络生活的复杂性还不为公众所了解,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接触网络的成年人来说,虚幻的网络上到底在发生一些什么,网络到底有多么“迷人”,他们还一无所知。几天前,开封警方破获了一起系列杀人案,这个案子也许能给人们上一堂深刻的网络教育课。
开封警方抓获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在他们供认下,挖出了六具尸体。死者都是十多岁 的小女孩,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迷恋网络、喜欢在网上聊天,其中一个刚上初一的女孩有个很迷人的网名,叫“俏宝贝”。犯罪嫌疑人正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特征,在网上以聊天的方式勾引未成年少女,和她们约会,然后将她们轮奸,并埋尸灭迹。案情披露之后,古城开封为之震惊!
电信事业的极大发展,使得网络以极快的速度覆盖了公众生活,中国的网民人数连年翻番,但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生活规范却没有得以建立。在上网的人群中,年轻乃至低龄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几乎在所有的网吧里都能看到学生模样的网民,他们使用QQ等聊天工具,与大量不知其具体身份的网友聊得十分投机。海量的论坛和聊天室也是网友的交流场所,围绕着每一个网站,都形成了相应的网络人群,他们以网名相互交往,以网络身份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网络的虚拟性在给予网民极大身心自由的同时,也催生了花样百出的道德越界与犯罪行为。媒体经常披露关于网民的负面新闻,比如联众两大帮派的帮主火并,哈尔滨两名网友在网下的生命对决,南京女大学生千里赴网恋约会却被杀死在北国等等。如果说这些新闻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的话,那么,开封系列杀人案应该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了。
网络的繁荣和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相对滞后,业已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许多藏身于居民小区、家属院和校园的非法网吧已经成为黄色下流资讯的传播中心,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带来了极大危害。即使是那些合法的网吧,由于疏于管理,也成为未成年人荒废学业、耗费金钱、糟蹋身体的“乐园”。网络内容提供商在大力吸引“眼球”的同时,却引导乏力,没有营造出合乎道德准则的游戏规则。网民低龄化现象也引发了种种安全问题,黑客、早恋、一夜情、网络诱骗已经变得稀松平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俏宝贝”等人才会命丧网络。
网络的确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新途径,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无法阻挡的进程。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到,如果不对网络生活加以适当的引导,如果不确保网络生活的安全,网络就有可能成为传播灾祸的“潘多拉魔盒”,受害的也绝不会只是一两个“俏宝贝”,对此,我们应该抱有足够的警惕。
本报评论员蔡方华
短信世界杯站,随中国队征战世界杯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