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间举行的“二00二年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中国网络界新贵张朝阳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其创业历程,其成功的故事使之成为众多发言者中备受关注的一位。
张朝阳对“搜狐”的评价是:几乎走完了从借助风险投资启动到日益发展成熟的全部过程。
一九九六年,张朝阳在美国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和风险投资专家罗伯特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一九九八年二月正式推出“搜狐”品牌。
据张自己介绍,从创建到二000年七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共经历了四次融资。第一次是从罗伯特、尼葛洛庞帝及罗伯特的学生处融得二十二万多美元的“种子资金”,在几乎资金断档之际,借助“桥梁”风险投资等到了第二笔为数二百一十五万美元的融资,之后在一九九九年相继融入六百多万美元和三千多万美元,而且最后一笔仅以出让百分之八的股份为代价。
张认为,这种分阶段、每个台阶不高也不低的融资过程是后来“搜狐”股权结构比较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保证了公司稳定长远的发展。
张朝阳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一个结论,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应该借助律师将明确的公司治理结构确定下来,并力争在所有合作者之间确立一个都能够认可的“公平”原则,以免成为以后发展的障碍。
他通过自己的融资经验向寻求创业的人们提出,应避免对产品和技术的超常重视而忽视规划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因为很多风险投资家是十分重视商业模式的,有时候先进的产品并不一定能够导致商业上的成功。
尽管当时正在寻求创业的张朝阳本人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张朝阳的解释是,因为当时正在中国创造一个产业,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几乎是不现实的,那时风险投资家们看中的是他们的团队,好在一九九七年他们用一年时间通过实践写出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商业模式。
张也向风险投资家们提出一个建议:不要迷信国际化。因为很多投资家认为公司应该用在国际上大公司有从业经验的人,而且当时“搜狐”的董事会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不仅这些人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而且公司内部在文化、观念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沟通、决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风险,这可能会成为影响公司早期生存的最大风险。
张朝阳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市场,那些从底层一步步干起的人往往对公司来说会更合适,而且公司付出的成本会更低。中新社记者赵江涛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