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搜狐公司原本计划在这一天,也就是新浪诉搜狐侵权第5天后,正式对新浪公司提起诉讼,并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布。但战势突如其来的转变却令其不得不临时搁浅了这个计划。
和讯风波
1月30日清晨,媒体报道国内最大的财经网站之一和讯网已侵权为由将搜狐告上法庭,索赔30万元人民币(与新浪索赔数额相同)。北京市朝阳法院正式受理此案,并向搜狐公司送达了起诉状。
和讯网称:“搜狐网”在未经和讯公司授权情况下,自2001年6月以来,大量转载和讯公司享有著作权的文章,并拒绝支付任何报酬,侵犯了和讯公司的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去年11月1日,和讯公司致函搜狐公司,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但搜狐公司不予理睬。
和讯公司向法院请求,判令搜狐公司停止侵权、删除侵权网页,在“搜狐网”首页连续48小时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30万元。
和讯的参战顿时令搜狐的反击计划全无意义,搜狐总不能再搜罗和讯抄袭搜狐的证据,然后把和讯也送上法庭。
让搜狐头疼的不仅于此,前一天,即1月29日,新浪联合上海灵通、掌门网、掌中万维、神通Any8四家企业发表共同宣言,宣言称:“由于互联网的传播快捷、易于复制的特性,目前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存在着大量未经原创者同意就抄袭、照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网络原创者的利益,实际上也在伤害着移动通信增值服务这个新兴的行业。在我们已加入世贸组织,融于世界的今天,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已迫在眉睫。每个移动互联网的从业公司都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合法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才能有效地促进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的健康发展。”
这篇“反盗版、反抄袭”的共同宣言中虽只字未提搜狐,但很明显是在为新浪诉搜狐抄袭新浪短信张势。一个由新浪领导的“反盗联盟”正在集结,并逐渐形成对它最大竞争对手的包围。
暂时放弃起诉新浪的搜狐当然没有闲着,对它来说更紧迫的任务是瓦解明显针对自己的“反盗联盟”,以摆脱四面楚歌的不利战势。
经过紧急磋商,1月30日当晚,搜狐与和讯就版权纠纷发表联合声明,声明称此次纠纷是由于前期双方工作人员变动而造成合作上发生的误会,与新浪起诉搜狐事件毫无关系,双方表示今后会加强合作。事后新浪方面也表示对于和讯起诉搜狐事先并不知情。
我们不知道搜狐为这份和解协议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但起码能让它暂时避免了多向作战的窘境。
另一方面,在完成了效果显著的第一轮舆论轰炸之后,新浪也将战略重点从起诉搜狐转移到领导“反盗联盟”或“反盗运动”上。
新浪的战争
尽管新浪总裁汪延否认新浪意图领导“反盗联盟”或“反盗运动”,但我们还是可以做这样的分析,作为一家企业,它每一个动作背后都会有一个商业动机。新浪将搜狐告上法庭的商业动机是什么呢?新浪自己也无法准确描述搜狐的侵权给新浪造成的量化的经济损失,搜狐停止侵权究竟能给新浪的经济复苏带来多大的促进作用,似乎并没有人说得清。而新浪提出的“3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要求,更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要求,对于新浪,30万元只是它一天的收入,它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这个数字耗费这么大的精力。
为了打这场官司新浪至少经过了80多天的秘密筹备(从去年11月1日开始),可以想像整个官司的每一个步骤和发展事态新浪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新浪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2001年6月1日,新浪董事会以赢不赢利为理由开除创始人王志东,此后受到媒体近一个月的一边倒的攻击。开除王志东使新浪从声誉到商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新浪内部透露,因为王的离职,许多正在商谈的合同被对方终止。后来吴征夫妇对新浪的介入又使新浪的发展前景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许多人怀疑现在看到的新浪网很可能会最终变成另外一副模样。
企业形象的弱势对于商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新浪当务之急是要给业界信心:自己互联网老大的位置依然牢固。
新浪需要一场战争。
领导并打赢“反盗运动”这场战争自然是新浪巩固老大位置的绝好良机。网上抄袭和侵权问题一直被大家熟视无睹,新浪提出这个问题,领导大家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功不可没。汪延自己也说: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领跑者,新浪有为行业挡风的责任。而掀起“反盗运动”的最好由头当然是把搜狐送上法庭。而对于搜狐来说,一但“反盗联盟”形成,它无论采取对抗还是合作的姿态,都已失去了对大势的主导权。
本报记者于东辉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