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仓促迎战,搜狐在这场官司大战中失误频频,始终处在被动位置。而搜狐总裁张朝阳更是在一夜之间,被打造成“蓄意抄袭、漠视法规”的不良少年的典型。
设想一下,如果在新浪宣布起诉搜狐的当天,张朝阳能够站出来,一方面承认目前网上抄袭风气的存在,表示愿意服从法院的最终判决;另一方面,倡议建立“反盗联盟”,领导大家来一起讨论和解决网上知识产权问题,也许目前的形势会大不一样。
但张朝阳没那么做,他选择打口水战和反诉。
按照张朝阳固执且急躁的性格,他的反应是大家在事前就可以预料得到的。
当然,新浪也预料得到。
之后的事态发展大家都看到了,新浪组织并领导了“反盗运动”。
新浪宣布起诉搜狐之后,搜狐发表声明,指责新浪侵害自己的名誉。但声明在反驳新浪“抄袭证据”方面十分薄弱,却下力气攻击新浪在管理上和市场上的劣势。这种“围魏救赵”的战术让人觉得搜狐并不肯承认和解决问题,新浪马上在自己的网上将搜狐声明公诸于众。此外,搜狐立即搜罗新浪抄袭搜狐的证据,但是,第一,证明新浪抄袭搜狐并不能说明搜狐抄袭新浪就是合法的;第二,搜狐在两个小时找到的证据显然没有新浪在80天里找到的证据充分,新浪很快将搜狐公布的证据逐条驳回。
新浪一开始的姿态就很开放,如果搜狐愿意,大家可以一起谈网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但张朝阳认为这是新浪诱供的陷阱,他坚决选择反诉的道路。但同样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将新浪告上法庭并不能解决什么基本问题,设想,如果搜狐的起诉会胜诉,一样只是证明了目前网上抄袭是非法的。给人的最终印象是:两个“小偷”互相告。
更要命的是,被激怒的张朝阳口无遮拦,在1月26日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竟说出“现在网络知识产权也没有明确的定义,手机图片谁都没有版权。新浪是想先下手为强”这样的言论。
报道发表后,新浪即可在网上开设调查:“搜狐总裁张朝阳认为手机图片没有版权,您认同他的说法吗?”
同时,新浪再次向搜狐发出律师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3条以及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以数字化形式展现的手机图片应当作为一种美术作品受到保护。贵公司负责人通过媒体表达的”现在网络知识产权也没有明确的定义,手机图片谁都没有版权“搜狐网站转载发布地址http://it.sohu.com/27/70/it_article15927027.shtml观点,全面否认了网络作品创作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没有法律依据。”新浪同时将律师函通过媒体公布。
另一方面,针对张朝阳的言论,新浪等5家企业联合发布“反盗版、反抄袭”宣言。至此,张朝阳已经被包装成目无法纪、不思悔改的“问题小子”。
据说在面对属下的质问时,张朝阳一脸无辜:“我那时正在开车,随口说的,不知道那是正式的采访。”
搜狐在知识侵权方面是有过“前科”的。
去年e龙公司曾诉搜狐侵犯其著作权,去年11月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终审裁定e龙胜诉,罚判搜狐赔偿6000元并公开致歉。e龙将判决书发给新浪发表。张朝阳对e龙的做法极为愤恨,故此对于此次侵权事件从未有过悔改言论。故此新浪在起诉搜狐之后,e龙总裁唐越也站出来说:张朝阳对于知识产权的态度,我们是深有体会的。
总之,搜狐目前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但记者分析,无论汪延还是张朝阳,心中都会有行事的底线,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门户网站,它们都会尽力保护自己的元气不受损伤,哪一步是危险的、不能走的,它们心中有数。
1月31日,张朝阳飞往纽约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不能亲临战事或许正让他的下属松一口气:起码他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说错话了。
于东辉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