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近乎疯狂的“跑马圈地”运动,热得发烫的宽带驻地网热潮终于平息下来。
伴随着信息产业部《关于开放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的整顿规范工作,躁动的宽带驻地网市场无疑被注入了一剂“镇静剂”,宽带市场迅速退烧,短期内很多谈好的投资意向不得不重新考虑,于是关于宽带驻地网的各种猜测乃至谣言四处散布,其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是目前全国各地数量繁多的宽带驻地网运营商的出路在哪里,试点城市以 外的宽带驻地网已建或在建项目怎么处理等,而对于宽带运营商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未来宽带驻地网市场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对他们来说又有哪些商业机会。
一些媒体以“末路狂奔”来形容广大中小宽带运营商的处境,并预言宽带市场将迅速向寡头市场靠拢。未来的宽带驻地网市场真的是巨人的天下吗?广大中小宽带运营商除了被收购或者推出市场以外就没有出路了吗?
政策出台并非引导寡头市场
有人将宽带市场的低迷归咎于主管部门对市场的整顿规范政策,认为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开放试点的目的是要把除电信以外的大部分宽带驻地网运营商排除在市场之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尽管试点工作限于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大中城市,试点城市以外的宽带驻地网项目都暂停建设和运营,试点城市的宽带运营商也需要向当地电信管理局报备和申请许可证,但至少我们从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或者正式讲话中找不到要清理中小宽带运营商的依据,相反,在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开放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的框架意见》中还明确指出:“……考虑到宽带用户驻地网数量众多,而且属于网络的末梢,单个网络的影响面较小……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许可证的发放将比照增值业务许可证的发放方式来管理……”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解释这个政策时指出:“……出台开放宽带用户驻地网的政策,就是为了促进竞争,加快发展……把这块市场开放,就是要让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并表示“在未加入WTO之前,不管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只要是100%国内的企业、国内的资金,都可以申请进入……”。当然,会对申请加入宽带用户驻地网市场企业的注册资金有一定要求,正如成立不同类型的公司要求的注册资金不同一样。具体需要多少注册资金,由各地的电信管理部门视本地情况确定,但不会高到把大多数宽带驻地网运营商排除在外的地步,因为,除了七大电信“恐龙”外,目前宽带运营商规模都比较小,即使只为了“试点”,每个地方也不会只发一两张许可证。况且,在主管部门出台的对宽带用户驻地网的管理原则和试点要求重点研究的问题中,并没有运营商的注册资本这一项。
当然,作为一种基础电信业务,国家无疑将对宽带用户驻地网的运营实行比较严格的监管,并对宽带驻地网运营商提出比较高的要求。这个门槛将主要体现在技术实力和服务实力上。《关于开放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开宗明义,试点工作的目的在于“引导我国的宽带用户驻地网建设和服务向着标准先进、服务优质、竞争有序的方向发展”,并要求在试点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典型组网情况,发现各类问题,摸索解决办法,完成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研究。《关于开放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的框架意见》也将技术标准作为试点过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并把满足信息产业部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性能指标要求作为宽带用户驻地网接入公众电信网的前提条件。目前,宽带驻地网就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如网络的可管理性、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在服务方面,很多用户对宽带运营商服务的不满是这次整顿规范的重要起因,主管部门已经明确把服务体系和长期服务能力作为指定宽带用户驻地网市场准入条件的主要考虑因素。在服务和技术方面,目前宽带驻地网运营商需要改进的还很多。显然,这些都不是仅仅凭借资金和规模就能完全解决的。从其他行业的经验看,市场竞争才是解决服务和技术问题的最佳办法。
生存之门并非只向大户开放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宽带驻地网市场也将注定是一个群雄并起、大小企业各得其所的充分竞争市场。宽带驻地网产业是一个至少包含骨干网运营商、增值内容服务商、宽带驻地网运营商几个环节在内的复杂链条。每个基本环节在产业链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宽带驻地网运营商主要负责各自宽带社区网络的运营和维护,成为数量众多的社区最终用户的聚集者,同时也使自己成为具有选择骨干网运营商和服务商能力的“大用户”,因此,宽带运营商必须有足够能力保证社区宽带网的运营维护,为他们提供社区宽带网络最方便、快捷、安全的全方位运营、维护服务。宽带驻地网运营商的这种桥梁作用和他们贴近用户、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细致服务的特点决定这是一个不可大规模复制的市场,这一点与电话网有比较大的区别,宽带网络多应用的特点决定了网络业务的价值从基本、简单的接入转向更高层次的应用转变,宽带驻地网运营商制胜的武器也将由规模转变为专业、服务和特色。
事实上,一些规模不大却极具经营特色的运营商在宽带驻地网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取得了甚至比他们规模大得多的竞争对手还好的业绩。如北京蓝波万维公司,资金、规模都比中国电信、长城宽带要小,但由于采取“重点突破、逐步扩张”的发展策略,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重点市场上来,凭借其极具特色的服务赢得了用户和市场,成为北京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厂商。目前蓝波在北京已签约小区近600家,总用户为90多万户,市场占有率超过70%,稳居北京第一位。在北京市场站稳脚跟以后,蓝波自今年4月份开始向外地市场进军。蓝波在开拓外地市场时改变了过去完全包办从筹资到建设再到后期服务的做法,采取与当地公众资本和电信部门联手合作,蓝波输出自己的技术、管理和经验的模式开拓市场,有效地解决了发展宽带网络所需大量资金的问题。这种合作和重点进攻的策略使蓝波得以在强手林立的宽带市场站稳脚跟,并获得快速发展。
如果说宽带骨干网是电信“恐龙”之间的竞争,城域网是资金与行政资源比拼的话,宽带接入市场则是一个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市场。资金和管理政策的限制使很多公司与宽带骨干网和城域网无缘,而对资本较低的要求和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则使宽带接入市场成为众多“淘金者”的天堂。虽然说电信和广电拥有强大的资金和网络资源优势,但是在宽带骨干网市场已经形成有效竞争的情况下,谁敢说类似于蓝波这样的经营灵活、反应敏捷的“猎豹”们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呢?据最新消息,蓝波已经顺利拿到宽带驻地网运营许可证,正式获得宽带网运营的合法身份,展示主管部门开放宽带驻地网运营市场、让更多企业参与竞争的决心。随着各地运营许可证的发放,中小驻地网运营商的市场前景也将逐步明朗。未来宽带市场将呈现“猎豹”与“恐龙”共舞的生机勃勃的局面!(云君)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