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懿
新浪和阳光采取互相持股而不是合并的方式,体现了稳健的操作策略,为中国发展宽频跨媒体平台作出了有益尝试。
有人说,新浪占了阳光卫视的便宜;也有人说,杨澜吴征做了一笔好买卖。谁占谁便 宜问题,在双赢的操作中,根本无须多加考虑。但有一个趋势在这次并购中展现得最清楚不过,在“科技股”的概念被资本市场打入冷宫之后,互联网又发现了新的方向———宽频跨媒体平台。
对于中国.com公司来讲,现在单有一项技术已经无法唤回互联网的热情,大家要的是“应用”。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对于“宽带网”的争论。人们不停地在问,“那么高的上网速度有什么用?”
互联网公司尝试在媒体市场上有所作为早已初露端倪。无论是年初北大青鸟收购搜狐的股份,还是5月份北京高科技周上的传媒论坛,吸引了包括王志东在内的众多互联网弄潮儿的参与,都证明了这一点。从新浪网和阳光卫视的这次资本运作来看,新浪和阳光卫视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
阳光卫视有媒体内容制作的经验,但是现金量较少,只有1千多万美元,而新浪有超过1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不但如此,新浪网的广泛影响和渗透力,让至今只有有限的节目落地权的阳光卫视有了自己的窗口。而新浪在这笔交易中,除了获得了“跨媒体”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新的兴奋点。一方面,被“前CEO王志东辞职事件”搅得焦头烂额的新浪,终于找到了“后王志东时代”区别以前的特征———跨媒体概念。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产业还处于“需要偶像”的阶段,而在王志东离开以后,杨澜和吴征夫妇的影响力,可以填补新浪的“偶像空缺”。
不过,新浪在短期内,很难从“媒体概念”中得到盈利。除了媒体市场存在政策未知数,阳光卫视擅长的互动电视节目制作,需要有宽带网的支持,但国内宽带普及率现在还很低。而且,对新浪这样一个综合门户来讲,目前专注于文化、人物专题节目的阳光卫视,短期内还不能从总体上提升新浪的内容质量。
另外,新浪和阳光卫视目前都是纯粹“烧钱”的公司,合作能不能被过分“务实”的投资者认同也是个问题。不过,著名网络分析家成一虫表示,正是考虑到短期内双方的合作不可能从财务报表上得到体现,所以双方采取了互相持股而不是合并的方式,体现了稳健的操作策略。
声明:新浪科技登载该文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其观点或描述。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