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消息】海信数码的董事总经理刘建伟博士对2001年的网络安全市场的评价是“刚刚启动”,而NAI公司的市场经理李隽也用“培育”来描述他们的市场战略。虽然厂商对网络安全市场的启动还持有观望态度,但是,一系列的数据和事实表明,2001年的网络安全市场在经历了几年的热身之后,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真正开始启动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主任吴世忠认为:“与去年的信息安全市场形势相比,今 年最大的特点是国家的各个部门都做了信息安全的经费计划,财政预算中包含了信息安全产品的采购费用,这是市场的真正启动。这与过去行业那种‘有行无市’、‘行大市小’的形势有很大的区别。”
以北京为例,打造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已经决定在未来5年中,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纪录地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其中30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的基础,初步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而确保奥运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则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涉及到加密的保障体系,还要提防远程攻击。
按照国家保密委的政策,安全设施建设费用要不低于基础设施15%的投入,网络安全产品采购市场很大;具体到电子政务方面,计委有关文件中提出了大型设备的定点采购的政策。
可以预计,信息化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启动对信息安全的需求还会更大。在这之中,密码产品、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防病毒等产品和安全服务将占据主要地位。与去年国外产品占领国内三分之二市场份额不同,今年国内产品有望与国外产品平分秋色。
防病毒、防火墙和VPN:主流消费的发展趋势
承袭前两年的市场发展态势,2001年国内网络安全市场的主流消费仍然集中在防病毒、防火墙和VPN的产品。基于信息安全往往滞后信息化这一特点,行业和企业信息化的已经蓬勃开展,网络化开始出现安全隐患,网络安全产品的应用消费已逐渐提到企业和行业预算中来。
海通证券副总经理戴敏云谈到,证券的市场服务需要网络的实施监控,不能够出现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业务中断,这对券商而言是致命的。就海通而言,主要的需求实在防杀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产品方面。这样的用户需求在2001年的网络安全市场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
VPN产品在2001年会逐渐被更多的企业和行业用户熟悉和采用,而成长为主流消费产品之一。除了节约成本、容易管理和拓展、支持新兴应用等优点以外,VPN最大的卖点还在于它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这对于现在的用户而言式至关重要的。在线银行、在线证券等在线交易都需要绝对的安全防护,而VPN以多种方式增强了网络的只能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加密器、安全认证、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安全产品在今年的市场份额会逐渐上升,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政府三大上网工程的全面推进,电子商务模式的日趋成熟,这些安全产品的前景乐观。
用户:我们还需要什么?
根据国家安全评测认证中心对多个政府网络的测试结果表明,大量现实的安全需求并没有被满足。说明我们的信息安全产业不能离开我国的实际去研究单纯的技术和产品,而应该和应用结合起来。相对而言,国外的产品和应用结合得非常紧密,这或许也是它们能够占领如此之大的国内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那么国内的用户究竟需要网络安全厂商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呢?
整体解决方案
银行、电信、铁路等一直是网络安全市场的传统消费大户,除此之外,电力、石化、政府、军队等的消费能力也很强大。这些行业用户长期被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如何能够得到一揽子一站式的整体安全解决方案。整体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尤其是国内厂家的弱项,相对而言,国外的大型厂家则已经纷纷制定规划,着手实施。大企业和行业如此,那中小企业客户又如何呢?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受到资源不足和高成本的局限,往往对企业信息化仍力不从心。他们有信息化的需求,却对于解决方案的设计和规划没有具体的实施能力。而且,由于各企业环境各有不同,客户需求往往也有差异,其所需要的解决方案的着重点也有所不同。无疑,对于任何一个厂商而言,中小企业的这一块市场绝对是具有诱惑力的。这个市场中,如何在高成本和高安全绩效之间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为不同的企业量身定做合适的解决方案成为致胜的武器。
安全服务外包
2001年,用户希望厂商能够摆脱纯产品概念,使网络安全产品更多的融进服务的理念。
安氏互联网安全系统(中国)咨询公司的首席CTO、中国人民银行首席安全顾问潘柱廷对未来几年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作出预测,他认为“企业的安全问题绝对不可能仅仅通过购买产品,进行简单培训、然后依靠这些产品就去解决安全问题,要想解决好一个企业的安全问题需要从策略、评估、设计、实施、维护管理、紧急响应、教育等方面全面实施。可以说安全的复杂性作为企业行为,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服务外包。”
对于用户而言,这种网络安全的“服务外包”归结为两点就是咨询和培训。
中国石化副总工吴正宏指出,要有有专门做网络安全咨询和服务的企业,能够把企业安全产品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得企业通过一个合理的投入,取得与自己的安全要求相匹配的安全方案。中国电力信息中心高工辜体仁也指出电力系统正在考虑对自己人员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希望有公司和专家能够提供相关的服务。
MSP(管家式服务提供商)已经成为国内外厂商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安全服务外包是增值服务还是产品?意识到这个市场,厂商对这个问题的任何答案对用户而言都是好消息。
厂商:未来将会怎样?
正如前文提到的海信和NAI的担心一样,2001年的网络安全市场的竞争是否会逐渐规范起来呢?关于市场的切蛋糕还是做蛋糕的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谁仿佛都是在边走边唱,唱着歌曲并不妨碍走自己的路。
今年的50亿元的网络安全产品市场,有专家预测会是国内和国外厂商平分秋色。即便这种预测是真实的,有一个问题仍然令人担忧:这种平衡格局国内厂商能够抗多久,最终的倾斜是朝向哪边?乐观的估计表示,国内厂商的市场前景是看好的。客观的现实则表明,这种乐观是值得商榷的。仅以防火墙产品为例,目前国内的厂家主要生产中低端的产品,高端市场完全被国外厂商垄断,而且从国内的100多家防火墙厂商来看,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弊端显见,同时国内厂商的倾轧使得市场走上了价格战的窄车道。今年夏天防火墙和扫描器的市场价格战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专家预测,照此趋势,不出半年,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会关门大吉,到时候,已然占据优势的国外厂商更会坐收渔翁之利。
联想集团IT系统服务事业部刘科全对市场有自己的看法:中国计算机网络进入分布式深度应用,急需信息安全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为什么目前的市场蛋糕还是很小,只有几千万?一方面是因为做信息安全的力量太分散,整个行业的心态太浮躁,相同产品的重复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不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即使客户有信息安全的需求,但购买了个别产品,发觉不具有推广价值,所以就抱着等一等再看的心态,造成了这个市场难以真正启动。
可以肯定,今年的网络安全厂商会在资本和市场的指挥下逐渐整合。专家估计,今年会有较强的外来资本整合国内市场,这对国内厂商无疑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因此目前国内企业这种单打独斗、低价倾销决不是办法,合作才是竞争应该考虑的策略。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