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当地时间7月16日(北京时间7月17日),美国Wolf Haldinstein Adler Freeman and Herl LLP法律公司代表在1999年7月12日到2000年12月6日期间购买中华网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正式向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提起集体诉讼,指控中华网在发行上市过程中违反了美国联邦证券法律,在IPO招股说明书中没有向投资者披露一些重要信息,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中华网公司的管理人员和股票承销商存在欺诈行为。而在此之前,另一家美国法律事务所Milberg Weiss Bershad Hynes&Lerach代表中华网部分股东已于6月28日向美国地方法院提起诉讼。
天有不测风云
有道是风水轮流转。当互联网寒冬袭来,搜狐挣扎于纳斯达克、新浪高层震荡、网易被传卖出时,唯独中华网在一旁捂着4亿美元的钱袋信誓旦旦:度过互联网寒冬没问题。孰料正当洋洋得意之时,风云突变,中华网及其股票承销商被控涉嫌操纵股价,包括董事局主席钱果丰,中华网首席执行官叶克勇在内的中华网高层无一幸免地被推上了被告席。
涉嫌操纵股市
中华网中小股东在诉讼书中详细阐明:中华网于1999年7月12日公开发行420万股股票,每股定价20美元。招股说明书中明明写着“发行的A股普通股将按招股说明书中封面所刊登的发售价格直接发售给公众,在此价格基础上,售出价格让步绝不超过每股0·84美元”……但是,在未经公告的情况下,中华网私下承诺给予承销团340万股每股1·40美元的折扣(从而使股票成本下降至18·6美元/股)的好处,总金额为58·8万美元。其中,给予雷曼兄弟公司226·5万股,Bear Stearns公司97·5万股,Robertson Stephens和美林证券公司各8万股,承销团其它一些成员将获得其余份额。对这一重要的内幕信息,中华网并未在招股说明书中予以披露。
另外,中华网的上市承销团还与客户私下签订协议约定:中华网股票上市以后,客户将以约定价格(高于20美元的发行价)再买入中华网股票。原告指出:“这种协议中涉及的配合维持、歪曲并支撑了中华网上市后的股价”,有操纵股市之嫌。1999年7月13日,中华网股票上市首日,股价飚升至677/64美元,是发行价的3倍。
投行操纵IPO
中华网上市之时,正是高科技与DOTCOM公司上市的高峰。美国媒体曾这样形容:“从1998年底一直到2000年夏天,华尔街就像一头失控的野兽,而IPO(首发上市)正是这头野兽的主要能量来源。”在当时,在股票承销商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有一种很普遍的操作方法:投资者承诺以某个高于发行价的价格在股票上市后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作为回报,承销商则在上市前向该投资者出售部分首次发行的股票,这种行为也被称为tie-in。另一种做法则是大幅提高给承销商的佣金。据美国媒体报道,从1998年底到2000年中,这些做法在华尔街是极为常见的。
在美国,机构投资者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肯花费巨额佣金介入首发股。公司上市的过程几乎全由大投资银行操纵,股价在很大程度由投资银行说了算。除了中华网,新浪、搜狐、网易以及很多网络与电子商务公司的股价即经历了从发行价拔高到数倍于发行价,再沦落到几美元的遭遇。
正是由于黑庄操纵,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中小股东的投资就化为东流水了。这次中小股东抓住中华网招股说明书中不规范的地方,集体把中华网等告上法庭,也是投资化为东流水后的愤怒的宣泄。
中华网也是受害者?
有观点认为,在中华网被控一案中,中华网公司做得不规范的只是在招股说明书中规定售出价格让步绝不超过每股0·84美元,而实际上私下给予承销团每股1·40美元的折扣。但当初公司要想在纳斯达克上市,面对上市承销团的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等等,中华网一个也得罪不起。
因此,在此案中,中华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害者。而且消息一经传出,中华网不仅要承受盈利压力,而且抽调人力财力来应付官司,事实上已经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更致命的是,自从中华网遭集体诉讼的消息一经传出,中华网的股价已持续下跌,平均每天的跌幅高达3%—4%。17日中华网的股价收于3·09美元,下跌0·29美元,跌幅达8·58%。相对于曾经的677/64美元的高价,恍如隔世烟云。(本报记者贺军综合报道)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