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面包财经
2018年开年,资本市场最热的一个词是什么?区块链。
不少上市公司因为提及过区块链,股价蹭蹭蹭地涨了一波,但最终在一片澄清公告中渐渐熄火。蹭热点的不少,但真正大篇幅“大书特书”区块链规划的,并不算太多。
但是,有一家公司却在2018年1月份发布了关于区块链的白皮书1.0版,洋洋洒洒数十页来讲解自己对区块链的运用方案,截图如下:
这家公司就是二三四五(002195.SZ),2014年以前还是叫海隆软件。
但是,即便有如此火热的概念傍身,年初以来,股价走势也并不理想:
在2015年的那波中小创超级大牛市中,二三四五股价曾在几个月内,一度飙涨3.8倍,市值突破600亿元,站上历史巅峰。随着牛市的结束,股价不断下跌,至今仍然未恢复元气:截至2018年3月21日收盘,股价为5.74元,总市值为196亿元。与历史高点相比,已经蒸发了超过400亿市值。
除了紧追区块链的热点,二三四五近年来发力的现金贷业务也是飞在互联网金融的风口上,再加上2017年业绩预增,前景看起来一片大好。
但是看起来很“美好”的前景和热门概念,都无法阻止重要股东坚定的减持步伐。
两年减持套现超40亿 实控人也抵不住减持诱惑
2018年3月21日,二三四五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预披露公告:已在2016年辞去副董事长职务的庞升东,因个人资金安排需要,拟在未来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341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1%。
其实,庞升东上一次的减持计划刚在2018年1月24日期限届满。
除了庞升东,事实上近年来公司实控人、董监高和多位重要股东都加入了减持行列中。先看2017年至今公司重要股东的买卖情况:
实控人都加入了减持行列,这是多么坚强的集体减持意志!
其实,二三四五董高监和重要股东的减持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往前追溯,根据公开数据推算,2016年包括董高监在内的重要股东共减持1.71亿股,减持市值约有30亿元。粗略的估算一下,从2016年至今,重要股东减持参考市值超过40亿元。
再往前翻。从公开数据可以查到,在2015年股灾正式发生前几个月,重要股东减持金额大概也有20多亿元。
翻查详细的减持记录,多位股东最近几年单家累计减持参考市值超过10亿元,妥妥的十个小目标,当得起“资本大佬”这个词。
讲完减持,再来看看这家公司的业务和业绩情况。
变身二三四五:激增24亿商誉 4年利润飙涨超30倍
二三四五的前身是海隆软件,彼时的主业为软件外包服务,常年毛利率在40%左右。但是到了2013年,毛利率骤降至35.6%,归母净利润创下历史最低的0.29亿元,同比下降55.57%。
伴随着业绩下滑,公司股价也节节走低,随后一轮重大资产重组拉开帷幕。
海隆软件在2013年底开始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直至2014年9月底,完成定增募资26.5亿来收购二三四五的100%股权,并于2015年3月份将上市公司简称正式更名为二三四五。
在完成收购后,上市公司的主业就变为互联网信息服务和软件外包服务。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主要指二三四五旗下的2345网址导航、2345浏览器、2345安全卫士等,这些业务可以参考刚刚完成借壳上市的360。
由于互联网公司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因此在并购后,上市公司账面商誉骤增了24亿,占并购完成当年末净资产的58.9%。
此次并购虽然金额重大,但由于新晋股东承诺不谋求控股地位,公司实控人当时没有发生变化,故不构成借壳上市。
变身二三四五之后,公司业绩开始快速增长:
近期公布的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公司总营收为32.29亿元,同比增长85.41%;归母净利润为9.32亿元,同比增长46.72%。2017年的净利润较2013年足足增长了近31倍。
根据业绩快报的解释:2017年业绩增长快速的原因,在于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稳健增长,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快速。
事实上,二三四五早在2014年就开始进入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妥妥地追上了现金贷的“大风口”。
变更七成募投资金 发力现金贷
2014年8月,二三四五(彼时仍叫海隆科技)上线了“随心贷”网络借贷平台(2016年更名为“2345贷款王”)。按照年报的说法,这个平台非P2P,只贷不储,目前先推出面向个人的500-5000元小额现金贷款产品。下图为产品界面截图:
按照图中借款5000元,期限1个月,到期应还5090元来计算,那么年化贷款利率约为21%。若逾期未还,将按日收取逾期管理费。
二三四五来自互联网金融的营收增长迅速:从2016年上半年的0.31亿元增长至2017年上半年的5.53亿元,同比增长16.67倍。同期,来自互联网金融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从3.93%上升至51.86%。
2016年初,二三四五完成了募资16.7亿元的定增,计划投入的项目有两个,分别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项目”和“互联网金融超市项目”,均与互联网金融有关。
到了2017年11月,公司公告称,将改变2016年定增募得资金的用途,合计变更金额为11.73亿元,占该次定增募资净额的71.25%。募投项目从此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项目”和“互联网金融超市项目”变更为收购互联网小贷公司15%的股权及向其增资。
其给出的理由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项目”已获得超预期收益,无需继续投入大量资金,“互联网金融超市项目”则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而取消。
搞金融,尤其是做消费金融业务的人都明白一个常识:坏账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二三四五也逃不过地球吸引力。
计提贷款减值9.6亿 坏账风险初露峥嵘
伴随着业务规模扩大,2017年,二三四五的坏账风险开始暴露。
2018年2月28日,公司公告称拟对2017年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9.66亿元,其中主要是对发放贷款及垫款的资产计提了9.64亿元的减值准备,而这一项减值准备在2016年时尚为0。
需要如此大幅加大计提力度,并非没有道理,原因在于现金贷的坏账收回率并不高。这从二三四五在2017年12月30日发布的一则应收账款转让公告可以看出:公司以528.31万元挂牌转让了原值约2.69亿元的应收账款,相当于以这笔应收账款原值的1.96%就转让了。
此事甚至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下发了问询函。根据二三四五的回复公告,此次转让的应收账款借款时间均超过4个月,也就是逾期3个月以上,根据公司历史数据,借款时间超过4个月的借款实际回款率极低。
虽然,二三四五一再强调自己放贷平台的定位,但实际上,一旦产生逾期未还借款时,根据与合作金融机构的合同约定,二三四五将承担全部或部分逾期贷款,并自行进行催讨。
根据财报,“2345贷款王”2017年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129.6亿元,较2016年下半年的51.84亿元,环比增长了150%。
随着二三四五成立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在未来是否会面临更多的应收账款减值计提问题?
且先不论二三四五最终能否在互联网金融和区块链领域笑到最后,目前最要命的问题是,大手笔减持仍在继续。
热门概念年年有,韭菜们能够抵挡几波?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