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迷思:推广员月入3万正常 七成公司净利率破20%

现金贷迷思:推广员月入3万正常 七成公司净利率破20%
2017年11月10日 03:21 新京报

  现金贷推广员月入三万很正常 七成公司净利率破20%

  现金贷的“迷”与“思”  

  由趣店上市引发的现金贷风波持续发酵。11月9日,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已有部分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开始针对现金贷进行摸底自查,监管细则也在研究之中。

  “暴利”似乎成了现金贷头部平台的一道标签,也成为令多家公司“着迷”的最大因素。截至2017年9月20日,共有17家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公司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在剔除亏损及数据不全的样本平台后,7家经营现金贷业务的公司中,有5家净利润率超过了20%。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半年之内,有超过十家上市公司发起或成立互联网小贷公司。包括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在内均涉足了现金贷业务。

  对借贷者而言,现金贷则是另一种令他们“着迷”的存在。一方面,小额、无担保使得他们能迅速获得自己想要的贷款。另一方面,砍头息、高利率的存在则令许多人感到无奈又无法摆脱。

  围绕现金贷的思考也在展开,伴随现金贷的火热及舆论呼声,已有部分地方的相关监管部门开始采取行动。11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多地监管部门已下发文件,要求对相关业务进行检查。昨日,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政策的落脚点,可能落在助贷机构以及助贷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上。

  【案例】现金贷推广员,“月入三万很正常”

  见到现金贷商务经理李鸣(化名)时,一年前还在贴小广告的他,如今手腕上已经戴上了“劳力士水鬼”的手表。

  李鸣是一家成立一年的现金贷机构的“商务经理”,主要负责渠道,引流,他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获客,吸引更多的客户前来贷款。

  网吧、火车站、汽车站、学校是李鸣初期的主要“工作地点”,在公共厕所,小饭店的卫生间,都曾留下李鸣贴出的小广告,他说,这样“效果比较好”。 目前,李鸣的机构已经和广告公司合作,投放“卫生间广告”。李鸣向记者展示了一张京某贷的卫生间广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一家连锁快餐的卫生间。

  除了“卫生间广告”,另一种方法是线上论坛。

  李鸣在各类信用卡、网络小贷论坛注册了数十个账户,添加了上百个QQ群,并通过机器人程序在QQ群里滚动播放现金贷的广告。一年前,李鸣还常用“借钱”这样的字眼,增加搜索的曝光率;如今,他更愿意用“还贷”这样的字眼,“只需身份证”、“秒批”成为他常用的“宣传语”。

  在一个“帮还信用卡”的论坛帖子上,一个使用美女头像的用户发帖称,“帮助还信用卡欠款”,随文附上了一张12万额度的借款截图。帖子下方,排列着十几条用户留言,并提供了自己的QQ号、邮箱,希望发帖人能够联系,这些人成为了李鸣的“潜在客户”。

  维护客户也是李鸣的日常工作之一。

  对于能够按期还钱的用户,他会定期打电话,告知用户能够增加借款额度,刺激用户继续借贷。还不上钱的用户,其实对钱的需求也最强烈,遇到这种情况,李鸣会将用户的信息透露给同行,同行手中的“复贷”用户也会共享给他。

  不过,坏账风险也成为中小现金贷机构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高息”成为了对策之一。李鸣认为,中小现金贷机构,主要是通过“高息”,以及比如100%到300%的逾期费率,会强行绑定通讯录来提高催收效果,覆盖坏账风险。

  “去年很多现金贷公司按人头来奖励线下推广,一般完成一单5000元的借贷,业务员会得到150元的回报,做得好的业务员,月入三万很正常。”对于此前媒体报道“区域负责人”能够拿到贷款1%到5%返点的事情,李鸣认为基本属实。

  新京报记者在猎聘网检索招聘信息显示,5年工作经验,具备组建现金贷团队的管理人才,有私营企业已经给到了80万到110万的年薪。

  【暴利】上半年七成公司净利率破20%

  李鸣只是现金贷淘金大潮中的缩影之一。

  市场的火热促使各路资本入场现金贷,而借助线上的流量红利,诸如趣店等一类的大型机构成为了现金贷市场的主流。

  “最近这大半年的时间发展非常快,盈利惊人。”谈及现金贷,接触过多家平台的业内人士刘毅(化名)感慨道。

  刘毅口中的“盈利惊人”并非夸张。近期陷入风波的趣店,即因现金贷业务而起。2015年,趣店仍处于亏损状态,而2016年全年取得净利润5.77亿元,2017年前6个月实现净利润9.7亿元。

  相较趣店,上市公司二三四五则更为典型。

  二三四五是一家曾以网址导航起家、靠现金贷变现的公司。据其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取得营业收入19.65亿元,净利润为7.12亿元,分别较同期增长了57.02%和94.38%。对于业绩指标的双增长,二三四五披露称,“主要系报告期内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增长所致”。

  “2345贷款王”App即是二三四五“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核心产品。该App提供面向个人用户的500-5000元小额现金贷款,资金来自中银消费金融等持牌金融机构。二三四五在2017年三季报中预计,2017年全年的净利润将达到9.5亿元-11.4亿元。

  诸如二三四五“发展快、盈利惊人”的公司并非个案,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9月20日,共有17家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公司公布2017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在剔除亏损及数据不全的样本平台后,7家经营现金贷业务的公司中,有5家净利润率超过了20%。

  20%的净利润率是怎样的概念?一家网贷平台的创始人将其与P2P平台进行了对比:“如果只考虑利差,扣除风险,实际上网贷平台的净利润率只有百分之几。”

  “现金贷挺挣钱的,比传统本地化的信贷更好做,比如年轻点的人,不需要抵押。虽然每一笔金额很少,但累计下来挺多的,业务量特别特别大。”一位从事现金贷相关业务的人士说。

  另一位从事网络小额信贷的平台负责人看来,现金贷业务近两年呈现井喷之势,主要是供需关系导致的。“传统的信贷存在失衡,客群比较窄,很多拥有借贷需求的个人得不到借贷服务。”

  对于现金贷的商业模式,陆金所控股首席风险执行官杨峻有着不同看法:“现金贷这一商业模式是成立的,市场需求也有,商业模式也成立,但是在具体的运营当中还是更多用了提高收入这个逻辑。我开玩笑说,做普惠金融不能把自己搞成暴利的机构,自己赚那么多钱怎么还说是普惠金融。”

   【利息】

  借款500元实际到账440元

  “发薪贷14天期,借款500元,实际到账440元。”在21CN聚投诉平台上,借款者周先生指责网络借贷平台“发薪贷”收取“砍头息”。

  周先生口中的“砍头息”,是现金贷一个备受争议的现象:在出借时,借贷方率先扣掉一部分综合手续费,但还款时则按借出的原金额计算。

  据发薪贷App的费用说明显示,“工薪贷”、“白领贷”的借款利息均按借款金额的0.03%/天收取,此外还有服务费和平台运营费,但这两项视借款记录情况而定。

  这样的现象在其他平台同样存在。以极速现金侠为例,其借款14天的综合手续费为15%。

  按照极速现金侠App客服的介绍,借款手续费=借款利息+额度审核费+征信查询费+贷后管理费+介绍费,借款手续费会在借款时扣除,例如申请7天1000元的借款,手续费为98元,实际到账902元。

  现金卡是另一款以个人借贷、消费金融为主营业务的产品,隶属于上海融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记者查阅现金卡官网和App,现金卡提供额度为1000-3000元的信用借款,综合服务费为借款本金的10%,会在借款时一次性扣除。

  虽然“砍头息”在平台上并不罕见,但其法律依据却显单薄。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表示,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条明确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砍头息的问题,之前便有迹象表明是监管方面关注的对象”。一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人士告知新京报记者。

  山东某地方金融办5月份发布的《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的通知》中提及,根据当前市场“现金贷”业务活动经营模式,重点关注以下特征平台,其中就包括“实际放款金额与借款合同金额不符”的情况。

  该通知称,部分平台在给借款人放贷时,存在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的问题,造成借款人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与借款合同约定金额不符,变相提高借款人借款利率。

  “利率确实有很多种说法,我自己的观点是,对于小额的放款来说,中间有一部分手续费是没法跟着金额的缩小同比例压缩的。比如征信的成本加起来需要50块,借5万块的时候是千分之一,500块的时候是百分之一。如果周期短、金额小的话,换成利率就非常高了。”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贾裕泉表示,不能将手续费完全折算成利息,但国家可对手续费、利率制定相应限额标准。“手续费剔除出后,剩下的利率应该纳入利率监管范围,设置合理上线,不能超过这个上线。”

  【资本】网易等门户网站涉水现金贷

  “暴利”似乎成了现金贷头部平台的一道标签,也吸引了资本的眼球。

  不少上市公司及门户网站看到自身拥有流量优势,瞄上了针对个人的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以探索现金贷的变现途径,自身布局或为借贷机构引流。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包括腾讯、网易等多家门户网站都已涉水消费金融。

  一位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多做现金贷的平台都是创业公司,很多没有牌照的公司都选择助贷模式,资金方如消费金融公司会有牌照。而在可能会要求持牌的氛围下,申请互联网小贷牌照算是提前布局,以后可以做供应链金融或者消费金融、现金贷。

  “网易小贷”为网易旗下专属小贷产品。记者点开该产品官网,出现“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贷款,手续费最低可至0.73%”等字样。据其介绍,网易小贷可提供3000-50000元贷款额度,分1-24期不等。

  网易小贷只是各家门户网站在消费金融的布局缩影。除网易外,腾讯等门户网站在消费金融亦有布局。“微粒贷”是腾讯微众银行面向微信用户和手机QQ用户推出的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可提供500元至30万的个人贷款额度。

  在一些现金贷交流群,提供流量入口的乙方成为“抢手货”,包括微信平台、App,特别是贷款超市。“从乙方平台进入我们甲方链接并注册成功的用户结算,同时也要看转换率,就是注册的用户有多少比例借到款了”。上述业务人员称,不同的贷款超市效果也不一样,成功的数量一天从几十到几千都有,如果不是专业做贷款超市的流量平台,会要求测试几天。

  “我们就是给个H5的推广链接,然后平台帮忙推广,一般CPA结算。”上述人士称。

  除互联网企业及具有流量优势的网站、移动应用App,上市公司也将目光投向了现金贷。记者粗略统计,近半年来,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发起或者获批成立互联网小贷公司。

  10月26日,康旗股份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拟与两家当地企业投资设立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小额贷款业务。

  经营网吧平台、游戏运行的盛天网络也在9月12日宣布,为满足产业链上下游网吧业主、硬件供应商、个人消费者融资需求,拟在武汉市设立全资的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

  【监管】部分省份金融办发文摸底现金贷

  暴利、资本涌入、高额利息的舆论冲击下,“监管现金贷”一直呼声不断。

  11月9日,重庆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该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自查现金贷业务,“但仅仅是我们想了解一下现在市面上的情况。”

  重庆一位金融机构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收到上述文件,文件所要求排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现金贷业务名称、额度、期限、利率、放贷对象、获客方式、有无场景、贷款用途、资金来源、收贷方式等。

  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针对现金贷的摸底自查主要是地方金融办(局)在主导。

  一位地方银监局的人士称,该地银监局对现金贷无特别动作,“因为我们对持牌机构的管控一直比较严。”另一地方银监局的相关人士表示,归谁管还没最终的定论所以银监系统还没行动。

  11月9日,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对于现金贷的监管细则正在研究之中。针对现金贷的监管政策,是监管方把一些问题理清之后发布的系统化、可执行的政策方案。政策的落脚点,可能落在助贷机构以及助贷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上。

  关于借款年化利率36%的要求,该知情人士介绍,现有的法律框架对现金贷业务的年化利率是有明确规定的,36%是红线,绝对不超过。如果一些平台年化36%之外还有什么服务费之类的,这本身就违反现有法规,也是不能通过监管验收。

  在这位知情人士看来,现金贷行业本身不是P2P,而是助贷机构。而助贷机构本身并未在现有法律监管架构体系下。只是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推荐客户,收取服务费,这是助贷机构的(商业)模式。

  由于现金贷资金来源相对复杂,以趣店为例,招股书披露趣店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网络小贷公司自有资金,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资金,以及转让信贷资产给P2P平台所获融资。截至2017年6月30日趣店的交易金额为382.065亿元,其中55.4%由机构资助。

  助贷机构收取服务费,其它机构出资人收取利息。几部分相加,便有可能超过36%利率红线。在这位知情人士眼中,这是目前一个法律上的模糊点。助贷机构不应该拿息差收入,只应该拿服务费。

  今年九月份,央行行长助理刘国强表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都要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

  新京报记者 陈鹏 王全浩 黄鑫雨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评论排行

科学探索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