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估值潮再现:硅谷创业企业到底值多少?

2017年09月15日 02:11 证券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添加喜爱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在海外创投圈,最常见的说法是初创企业估值在2015年达到顶峰,很多人估计2015年之后随着投资活动的下降,初创企业的估值会有所下降。而事实并非如此,天价估值潮还在继续涌现。

  近日,炙手可热的创业公司Magic Leap有望迎来一大笔投资。据海外媒体报道,新加坡淡马锡考虑对位于美国佛罗里达的科技创业企业Magic Leap进行超过5亿美元的投资,推高Magic Leap估值至60亿美元。此前,这家以可穿戴智能设备为主要产品的公司已经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高通谷歌等知名公司的投资。其中,Magic Leap上一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当时估值达45亿美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agic Leap都是一家在黑暗中潜行的增强现实(AR)领域创业公司,与媒体和公众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对外披露信息寥寥无几。与60亿美元的“光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Magic Leap至今仍然没有发布过一款产品。除此之外,Magic Leap也很少透露产品的技术原理,只是在视频网站上发布了几段产品的效果视频,还曾被海外媒体质疑其产品真实性。

  目前,全球AR市场还处于起始阶段,Magic Leap能否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即便有这样那样的质疑,Magic Leap依然在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有消息指出,公司准备在6个月内向“小规模用户”发售产品,单价在1500美元至2000美元之间,这或许是风投资金继续加码的原因。

  风投公司First Round Capital合伙人Chris Fralic认为,VR与AR初创企业募集的资金往往超过常规标准。根据高盛近期估算,到2025年AR和VR硬件软件营收将达800亿美元,如果能够迅速跳出小众市场走向大众,年营收最多可以达到1820亿美元。不过,高盛也表示,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相比,VR与AR技术被消费者所接纳的速度将是比较慢的。

  如果说Magic Leap还很“低调”,打车软件Uber已经是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本软银集团、美国投资集团Dragoneer和中国打车巨头滴滴出行通过合资企业即将敲定对Uber的投资,本轮投资金额高达100亿美元。据悉,本轮投资包括对公司直接投资和从员工及早期投资者处购买股份两种方式,具体情况将于本月底发布。

  本轮投资广受关注不仅是因为交易规模巨大,还因为Uber的估值。有分析人士表示,本轮融资一旦落实,Uber的最新估值将达到700亿美元。由于Uber此前一直深陷各种丑闻,还爆发高管离职潮,市场原本以为公司估值会降低,但事实是这笔投资表明投资人仍在按照700亿的估值加倍下注。

  对于创业企业的估值,似乎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有海外媒体认为,硅谷的风险投资家看待投资的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看待科技初创公司业绩的方式也较之前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硅谷的风险投资家会聘请专门的团队在网络上寻找各种迹象,搜罗那些即将爆发的科技初创公司,为的就是先人一步找到下一个“赢家”。随后,他们会提前12个月对一家企业的股权进行估值,就好像未来一年这家企业的增长已经板上钉钉,但一些能够在发展初期就能实现高速增长的科技初创公司才能获得资金青睐。

  更高的估值可以增强企业的可信度,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招聘市场吸引人才。不过,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不运用复杂的股权机制,那么超过一半估值突破10亿美元的私营公司都无法达到“独角兽”的标准。VC融资后公司的投后估值到底有没有虚增公司价值及虚增幅度到底多大,主要看的是给投资人什么权利,也就是说公司的融资条款才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此外,无论投资者的资金实力是大是小,都无法确保科技初创企业最终成为公开市场追捧的明星。因此,对于天价估值潮,市场还需冷静冷静。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