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离免押金还有多远 信用体系完善程度成关键

2017年08月09日 03:24 北京商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添加喜爱

  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的共享汽车押金此前曾让不少担心资金风险的用户忧心忡忡,如今,这一问题终于找到了解决方向。8月8日,交通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相较于今年6月开始公开征求意见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本次交通部将《指导意见》的适用范围限定为小微型客车租赁,文件名称也相应做出了改变,此外,《指导意见》增加了“鼓励分时租赁经营者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北京商报记者查阅发现,目前盼达租车等多家企业已经和支付宝开展合作,当用户的“芝麻信用”分数达到650分以上时,可以在上述企业获得数百元至5000元不等的押金减免,不过,企业免押金后将如何缓解周转压力、还能与哪些企业合作,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免押金成未来推广趋势

  本次《指导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分时租赁经营者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对于这一提法,上海同济大学城市管理与建设工程管理教授诸大建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共享汽车与共享单车一样,都是新生事物,正因如此,才要不断破除传统的约束和管理机制,探索更加符合互联网化的管理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更创新、更方便的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确实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诸大建也表示,共享汽车的押金基本上千元,即使目前市场还在培育阶段,但随着用户不断增加,各个平台、企业将归集大量资金,会显著增加用户资金风险,这也是政府部门发声引导企业探索各种方式免押金的原因之一。

  对于未来企业可能采用的信用模式,诸大建分析称,让企业与征信系统相连接确实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方式之一,但由于征信系统目前只连接了公安、交通等官方系统,在与共享汽车企业对接时还需要注意保护用户隐私,在短期内,双方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来升级技术手段。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企业要与能充分掌握个人信用状况数据、有能力拓展生活场景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也需要注意用户隐私等问题。

  信用体系完善程度成关键

  信用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推进信用模式的进度。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企业试水信用模式,但基于共享汽车成本高、易违章等现实情况,一些企业在探索信用模式的同时也不敢贸然行动。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GOFUN、EZZY等品牌正在探索推进信用模式。GOFUN表示,将积极探索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同时通过安全、合规的支付结算服务,确保用户押金和资金安全。

  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与共享单车不同,共享汽车成本较高,而且经常会面临用户违章的情况,押金是较为方便有效的约束方式。而信用模式需要更完善的体系,否则会给企业造成投诉无门的情况。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表示,总体来讲,目前国家的信用体系正在推进,逐步走向完善,通过信誉方式进行分时租赁程序更加简单,比押金的方式好很多。但是与共享单车相比,汽车价值更大,采用信用免押金的方式将使运营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政策在实际操作方面就会更难。企业应该采取更细化、要求更高的等级划分来规避风险。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李燕霞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企业收取押金的目的是保证承租人合理使用车辆,避免车辆造成损失。但是对承租人而言,这样的方式也造成押金不能收回的风险。信用体系是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的方式,企业采用实名制信用管理对承租人用车行为进行信息采集、分析和评价 ,同样能达到约束承租人的效果。目前的政策没有对共享汽车企业押金具体如何使用做出明确规定,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的方式能够避免承租人押金与企业本身资金混淆,避免承租人面临资产流失风险。

  征信机构普遍跟进存难度

  有了政策的“奠基”,是否会助推更多的第三方征信机构进一步拓展此类场景?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恐怕还存在一定难度。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现在能充分掌握个人信用状况数据的机构并不多,甚至在全国可能也找不出5家。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这相当于征信机构以信用评价为基础做信用贷款,对机构掌握的个人信息状况充分度要求较高,所以即使政策放开,可能也少有机构有能力参与进来。

  个人征信业的“数据孤岛”问题实际上一直是个难题。而且,不少个人征信机构在数据搜集维度、数据管理能力等方面也饱受质疑。稍早前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对于数据搜集,哪些可以搜集、哪些是隐私数据、哪些是非法数据,维度方面仍然需要探讨;二是搜集数据的管理和保护,对于普通征信机构,有很好的数据挖掘能力,但是目前来看,对数据的管理仍然有不到位的地方,经常有泄露甚至黑客等事件。

  此外,传统意义上的“征信”概念主要还是用于金融领域,像租车这样的生活场景,更多地其实是在近年大数据发展的浪潮下才逐渐被第三方征信机构拓展,且当前拓展了生活场景的第三方征信机构仍不算多。首批8家个人征信试点中的一家机构就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征信是重金融属性的,目前公司仍主要服务于信贷领域,还没有进入其他便利生活化领域的计划。

  对于能充分掌握个人信用状况数据、有能力拓展生活场景的第三方征信机构而言,设定的享受场景的门槛应该也会相对较高。黄震补充表示,机构可能还会用一些商业手段,例如找一些合作机构来放贷等。

  北京商报记者 程维妙 鲁佳乐 林子/文 代小杰/制表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