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到需求 网约车竞争核心生变

2017年07月25日 02:14 北京商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添加喜爱

  国家网约车新政实施已近一年,各地政策也陆续落地。新政的实施,促使各个网约车平台经营逐渐正规有序,但监管模式创新、服务规范化、安全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亟待修复的行业漏洞。7月21日,由北商研究院与首汽约车共同主办的首届智慧经济思想会正式举行,网约车监管部门、参与制定网约车新政的权威专家学者、首汽集团和首汽约车相关负责人及数十家媒体,以“新政一年,网约车变与不变”为主题,直指当下行业痛点,畅谈未来发展趋势。

  北商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商报社总编辑助理李铎:

  使用频次暴增放大网约车痛点

  为了对网约车市场做一个更全面研究,北商研究院近期进行了一次覆盖百余人的官方采访。采访显示,公众使用网约车的热情空前高涨,对网约车的痛点认知,也呈现出多样性,包括服务、专业度、正规度。同时北商研究院也从研究角度发觉了盈利模式痛点。

  未来,网约车应该是中高端出行方式的补充。打车难是网约车服务层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服务不专业也掣肘了企业发展,如司机玩手机、打电话、不认路等。在开发票方面,网约车需要满一定额度才能免费寄送,这些细节问题都影响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北京商报一直对网约车市场有所研究,今年底,北京商报、北商研究院将发布基于日常新闻研究、公司模式研讨的首份行业报告,全面梳理网约车市场动态与趋势。

  首汽约车CEO魏东:

  网约车竞争不在价格在需求

  新政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终于步入有法可依、有序运营的时期。网约车在发展中服务不断升级,与巡游出租车从竞争走向竞合。通过互联网化的改造和革新,无论是网约车还是传统巡游车,都驶入新的发展航道。出行行业出现了不少巨头、龙头的合作与融合。

  新政出台后,市场得到洗礼,恶性的价格竞争逐步减少,行业泡沫逐渐消失。出行品牌层出不穷,但品牌之间的竞争需从满足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者出行品质为主。首汽约车一直通过口碑与服务吸引消费者,针对消费者需求,去年推出了针对上下学孩子接送、老年人无障碍服务等产品,未来还考虑在更多城市上线新能源车,推出豪华用车、针对不同人群定制产品等,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合规和差异化经营。

  交通部深化出租汽车改革首席专家徐康明:

  网约车需加速修复漏洞

  网约车新政执行一年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改变,行业发展从无序到有序,乘客应有的权益得到保障。从业人员收入和信心有所提升,传统巡游车的改革意愿从被动到主动,行业发展依法依据得以恢复,网约车行业正在建设新格局。

  但是,网约车行业还需加速修复一些漏洞。要恢复安全前置机制,它包含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车辆运营类型、车辆的车龄、车辆检修要求等;确保行业无歧视的原则底线不能变,不应拒载或忽视消费者的出行需求,损害消费者的权益;确保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整个出租车行业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行业在改革过程中,要妥善平衡消费者、从业人员、企业各方利益;要提升服务质量;行业发展和行业监管需要法律支持。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规划院信息室主任姜鹏:

  网约车要加强信息透明度

  网约车新政实施一年,效果值得肯定,地方政府也进行了一些模式创新。互联网产生大量数据,数据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国家层面会强化立法,企业层面要强化研究。要加强政府制定条文依据、平台车辆使用状况、价格浮动依据等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企业要提高乘车舒适度,对特殊需求有更贴心的服务,出现问题后如何解决,这些都需要平台和企业不断努力。网约车标准化、特色化和无障碍服务还需优化。每个企业要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的市场方向。

  民众对于出行安全和乘坐网约车的担忧始终存在,企业要积极应对和解决。很多城市、区域需要龙头企业,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的打造要成为企业的重点,强化自己的可作为性,更好地参与城市的出行优化、城市治理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会强:

  网约车要三方共赢

  网约车新政实施一年来,城市、行业、社会都经历了很大发展,对新业态培育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网约车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必然,在大势所趋下,传统出租车行业需要迎难而上。

  新政推动全行业发展,需要抓住三个主体:政府、平台和公众。政府要加强监管、大数据分析、城市运力评估、价格机制的促进形成。和传统出租车相比,网约车是依托于互联网经济的大平台,平台层面需要做好四件事:培育龙头企业、平台扩大、行业融合、保证员工的福利。在公众层面,要解决信息选择、出行需求、极端天气出行、特殊时节出行四个问题。通过政府、平台和公众三个主体共同努力,整个出租车行业发展会出现多赢局面,对政府发展、公众服务、便利性来讲,都会出现利好。

  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

  网约车运输服务本质不能改变

  网约车新政出台后,整个行业回归服务,朝着预定的方向在走。网约车发展有两个“不变”的内容,出租车本质始终不变,即使网约车打上了互联网的标签,但是它做运输服务的本质不能改变,不管将来如何发展,都要按照服务业的标准来对待,乘客至上是本质,不应改变;另外,出行安全的本质不能改变,这个产业永远不能变的,就是要始终保障乘客安全和驾驶员自身安全。

  从这两个指标来看,行业的服务本质没有变,互联网也开始回归理性、回归服务,不过,出租车行业需要改变的问题还要提速,政策的落地速度有些慢。未来,网约车要以不变的态度,继续朝着预定方向发展,同时要保持变的思维,密切观察发展态势,随时按照政策法规调整,始终适应发展。

  交通部公路科学院公路发展中心王浩:

  网约车催生新生存法则

  根据初步统计,截至7月14日,全国24个省市已初步实施改革细则,126个城市公布落地实施细则,93个城市已正式公开交通意见。按照网约车业务的集中度来看,总比例95%以上的业务和城市已经正式发布或正式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滴滴出行等16家网约车加入。新政确认以后,美团、携程等企业也先后进入到网约车行业当中来,初步统计约有130多家平台企业在争取网约车平台。

  在企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方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公路发展中心也在做一些探索,并在上海、北京的一些企业和一些协会成立了产业联盟。此外,像首汽约车也与传统的企业成立战略合作,使传统企业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提升竞争能力。

  首汽约车副总裁周畅:

  响应新政是平台第一要务

  首汽约车隶属于首汽集团,目前已经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开展业务。2017年2月8日,首汽约车在北京获得首张网络约车许可证,近半年来,已经在全国多地进行了线上服务认证、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取、车辆运营性质转变等工作。截至目前,首汽约车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28个城市,获得了线上认证。

  随着政策在各地不断落地,首汽约车将继续严格贯彻交通部等七部委出台的网约车指导意见,对于相关数据问题,首汽约车将主动且正确地向地方政府提交。关于资质证明、驾驶员准入等,首汽约车也将从严要求,并且积极响应各地的网约车政策,因地制宜,努力起到标杆作用,争取成为行业的排头兵和龙头企业。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

  网约车应避免巨头垄断

  网约车最早起步时,实际上是将私家车在平台上整合,集中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它是共享经济非常好的一种创新。新政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代表国家对于网络、经济的创新给予了正面认可,同时,对消费者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但是,网约车公司运营垄断还没有更好的管理。网约车公司的合作方式在不断调整,最初的几家通过合并、兼并,形成一家独大,利益分配调整、薪酬下调让私家车司机积极性减少,导致司机大量流失、私家车大量减少。从业人员为获取较多薪酬不得不与企业签订条件较为苛刻的协议。网约车行业应进一步开放市场,让更多经营主体进入,从业者选择性多一些,避免部分网约车公司的垄断发展,同时还要在消费者体验上做文章。

  首汽集团副总经理梁海晨:

  网约车要贴合政策发展

  首汽集团在长期从事出租汽车运营业务上非常有经验。上世纪90年代以前,首汽集团运营方式类似于预约用车,通过电话以及固定的叫车实现专业服务。如今首汽集团已完成转型,并成为行业标杆。首汽集团的运营方式,在整个汽车行业中与政策相贴合。首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打造了自己的互联网平台,2015年,首汽集团推出网络约车平台同步进行试运行。

  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叫不到车、服务不专业、落实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还有消费者的信息选择权、随时随地的需求、特殊天气和特殊时期的需求、希望得到更好的服务等问题,网约车的密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传统巡游出租车应该与网约车组合在一起,要架到互联网平台上,才能更好地满足乘客的体验。

  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管理与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金澎:

  网约车监管方式需革新

  网约车出现后让传统出租行业带来压力,传统出租车行业一直要求监管,国务院出台相应管理规定,实际上对传统出租行业是利好,网约车这一新兴业态从非法运营边界有了合法身份,但是,传统出租行业和网约车最终将走向融合。在法律不变的情况下,网约车在经营、运作和监管手段上要改变。网约车需要明确各方管理权限,只有监督管理到位市场才能净化;网约车的大数据分析要注重信息保密及合法利用;互联网服务产品的开发要个性化发展。

  如果网约车平台的服务内容好,用户黏性也会相应提升,提升用户体验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向。新政实施后,监管方式也应相应改变,企业要配合监管,建立起相应的运营模式,这样才能促成传统行业和网约车共同发展。北京商报记者 孙麒翔 刘之爽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