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战略迷失的巨头? PC地位被惠普超越

2017年07月23日 10:37 中国经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添加喜爱

  错失移动互联网风口,PC地位被惠普超越

  联想:战略迷失的巨头?

  马秀岚,李正豪

  “赌上身家性命押注AI”,杨元庆治下的联想,又一次站在转型的路口。

  “三年之内我们要投入12亿美元,确保我们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基础设施+云、设备+云业务保持足够的后劲,确保联想成为人工智能时代领先的企业。”7月20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Tech World 2017现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这或许是联想“三波战略”的最新进展。2016年11月,杨元庆正式抛出所谓的三波战略,即第一波战略保持联想核心PC业务全球领先定位和盈利能力;第二波战略拓展到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业务,希望尽快培育新的增长引擎以及利润引擎;第三波战略押注自然语言交互和人工智能,让联想的硬件设备更智能,让顾客在使用联想设备后还与联想发生往来。

  但2010年收购摩托罗拉、2014年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之后,第二波战略中的智能手机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并未成为联想新的增长引擎,反而成为影响联想财务表现的累赘,并且年复一年地让联想及其“舵手”杨元庆陷入舆论质疑。

  对此,杨元庆也在Tech World 2017上解释说:“联想PC业务一年可以赚十几亿美元,如果不是坚定落实三波战略,在移动业务、数据中心业务、第三波战略上投资,我们今天本可以交出非常漂亮的成绩单,但我们从来没有犹豫过。”

  “从财务上看,现在联想不在理想状态,但这就是转型的代价。”杨元庆强调,通过第二波战略、第三波战略的投入,“联想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绝不要被现在的财务状况所蒙蔽。”

  多元化得失

  成立于1984 年的联想曾被国人视为中国品牌走向国际的象征。

  早期以柳传志为首的一批技术人员在中科院计算机所研制大型计算机,并创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柳传志以为中科院购买的500台IBM计算机做验收、服务维修等一系列售后起家,收获了公司的第一桶金。

  彼时,计算机所的科学家倪光南发明的“汉卡”可以将汉字翻译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码,且不同于市场的大多数产品,倪光南的这套产品具有“联想功能”,即打第一个字后出现一系列联想出的词组。联想集团的名字也出自于此。

  1996年底,联想卖出20万台电脑,1997年,IDC数据表明,联想电脑售出43万多台,增长111%,占有中国市场10.7%的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冠军。此后多年一直稳居第一位。

  在巅峰时刻,柳传志决定退休。选出接班人成为当务之急。当时接班人在负责联想科技的郭为和负责联想电脑的杨元庆之间进行抉择。郭为负责的联想科技有3000多人,占有公司30%的销售额和20%的利润,负责代理业务;杨元庆负责的联想电脑有7000多人,占70%的销售额和80%的利润,负责自制品牌业务。

  柳传志本想将两位少帅撮合在一起,但是二人各自代表的公司业务冲突,导致后来联想一分为二。柳传志不想错失任何一个干将,因此将公司分为联想和神州数码两个公司。主持自有品牌业务的杨元庆继承了公司名称、商标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40亿元的无形资产。

  几乎在同一时期,联想在个人电脑研发部经理刘军的带领下,研发出挂在Windows之下的“幸福之家”软件。在随后研发出可实现“一键上网”的“天禧电脑”。

  2000年左右,联想试图从硬件生产厂商转化为互联网企业,开启其多元化之路。在互联网浪潮之下,联想扩张之路很清晰:从“幸福之家”开始,到“天禧电脑”,再到“FM365”网站——一个内置于联想电脑内部,可以用它实现全国漫游上网的综合性网站。

  在投给FM365一亿元之后,联想激进扩张。2000年8月,联想以3537万美元的巨资收购财经网站赢时通40%股份,12月,再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以50%的股份与新东方合作建立新东方教育在线。同时,北大附网、国旅项目……联想也一一揽入。

  彼时,计算机行业一片萧条,互联网行业的寒冬到来。分拆之后的联想,杨元庆担当大任。他同意冬天到来的说法,却踌躇满志地在新的世纪立下誓言:三年之后,收入超过6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这意味着每年销售额要增长50%,利润则增长40%。但是2001年,联想PC业务的增速回落到17%。FM365溃败,一系列多元化战略初步显示失败。

  “……这也反映了战略管理的能力不足。我们都是在学习中成长,我们的管理,是从车间不能大小便、怎么戴领带这些地方开始成长起来的,我们还没有学好管理战略这一章。”杨元庆在《联想风云》一书中说道。

  2001年,戴尔在全球成为销售第一的品牌,在中国紧追联想。而联想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后的第三年利润竟然是负增长。2003年下半年,联想管理团队开始复盘,讨论多元化战略的得失。这场持续性的讨论从研究戴尔开始,当时成立了以陈绍鹏为组长的“D(DELL)”项目。研究的结果是仿照戴尔的直销模式,建立联想的“双模式”。

  有了“双模式”改造的联想,效率大增。此后联想在中国市场平均年增速50%,极其稳定。但同时,结束多元化战略之后的联想,放慢了全面扩张的步伐。

  失意的手机和PC

  不过,多元化失利后,联想在手机和PC业务上频频发力。

  2004年,联想在杨元庆的主持之下以12.5亿美元的总价收购IBM的PC 业务,这项被联想称为是“蛇吞象”的收购,让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电脑制造商。

  收购之后的联想却因为文化冲突和管理层的变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磨合。直到2008年联想亏损2.26亿美元,联想CEO由原先出自IBM的阿梅里奥换成了杨元庆。

  联想并购IBM之际,整个行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电脑作为生产工具,为企业提高效率而存在,而到2006年,移动互联网出现,为企业提高效率的PC正在被为消费者使用的PC所超越。联想在中国市场,以做消费者市场起家,但是并购的IBM主打商用市场,是典型的为机构或者企业提高效率的产品类型,而且是高端商用。

  2007年,在联想欲进入欧洲消费市场,准备收购欧洲第五大电脑制造商Packard Bell,而和宏碁进行争夺失败。就在两家争夺之际,华硕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上网本Eee PC。而联想却错过了PC 消费化的第一波浪潮。

  这些年联想一直从传统的PC厂商进行全面转型,企图有所突破。但是联想不仅没有从几年前的PC市场下滑困境中脱身,而且近年来发力的移动业务也没有起色。

  在手机领域联想一直想要复制PC领域的成功模式,先是收购了摩托罗拉,并进行不断的业务调整。但是回顾联想移动的战略,外界普遍认为无论是互联网手机转型,还是后来OPPO、vivo发起的线下渠道变革,联想都没能适时抓住。

  作为国内手机中的几大最先崛起的巨头,“中华酷联”曾经依靠运营商渠道占据着巨大优势。2014年,三大运营商开始大幅降低补贴,依靠运营商走量的手机厂商危机终于来临,运营商业务占比达到88%的联想也下滑严重。

  此前,杨元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运营商渠道的成功反倒害了联想。”

  杨元庆反思称,联想没有很好的能够打动用户的产品,因为客户不是最终用户,而是运营商,联想考虑的是满足运营商的要求。过去中国的手机产业就是运营商主导,没有花心思在用户和产品上,做不了精品。三个运营商三个制式,每一个都要求定制,而且都是低端产品。

  2013年开始,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厂商都开始布局互联网线上渠道,这也令依靠线上模式起家的小米手机迅速崛起。面对日渐崛起的线上模式,华为首先做出改变,成立旗下互联网手机品牌华为荣耀。更确立了华为品牌专注高端机型,荣耀定位低端千元机的品牌战略。

  而联想直到2014年底才成立旗下互联网品牌神奇工场。神奇工场旗下第一款手机ZUK Z1到2015年8月中旬才发布,线上的布局联想整整比对手晚了近3年。而此时,原本的线上渠道已经呈疲软状态,竞争对手向“线下渠道”下沉。

  而在产品的质量和营销上,一位做手机芯片的工程师告诉记者,联想的手机定价太高,原因是盲目堆砌配置。但是产品用起来却不稳定,原因是高配置却选择了制造工艺水平不高的组装厂。

  该人士告诉记者,联想手机互联网程度差。不应该学小米堆砌配置,而应该走vivo的路线,线上大力宣传、线下高利润强推。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曾表示,联想的渠道支持、营销投入相比华为、OPPO、vivo已经不在一个量级,手机本地化问题也会进一步制约其发展。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联想之所以近年来没能打好翻身仗的另一个原因是,管理层反复变动,导致产品线频繁调整。

  2016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出炉后,联想移动业务集团营收同比下跌10%,亏损2.77亿美元。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跌28%。杨元庆宣布引入三位新的高管,并对联想集团三大业务板块进行人事调整。其中,移动业务成为此次调整的重点。陈旭东不再掌舵联想手机业务,而由主管全球人力资源的联想集团副总裁乔健接任。未来,联想旗下三大手机品牌将进行整合,Moto成为联想手机唯一品牌。

  而此前独立出去的神奇工场的ZUK手机企图做一个完全互联网化的手机,以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产品开发、产品推广。2016年上半年,联想移动之前拥有的联想、乐檬、VIBE等品牌已经拿不出2000元左右主流价位的手机出售,又将神奇工场收回。

  计算机行业分析师王竞之告诉记者,联想近些年陷入困局的原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家长制依然存在,合伙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制约了联想从做大向做强的转变。而在PC端业务全球均呈现萎缩趋势,虽然联想保持一定行业竞争力,但不会有较大成长空间。

  迟暮的巨人?

  如今,手机、PC业务的频频失利,直接拖累了联想的业绩表现。

  2017年5月25日,联想公布2016/2017财年全年财报及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虽然第四季度业绩在增长,但是全年却仍然在下滑。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0亿美元,同比下降4%。第四财季营收为95.7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91.33亿美元增长5%。

  “在刚刚过去的第四财季,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联想仍然成功扭转了之前5个季度的年比年下降情况,营业额重回增长。”杨元庆表示。但即便联想2017财年实现净利润5.35亿美元,诸多投行却下调其盈利预期,看空未来业绩。以花旗为例,将联想2018财年的盈利水平,调降20%,从每股4.33美元降至3.46美元。

  也有外界质疑,联想业绩不佳,通过卖楼来扮靓财报。据统计,自2016年9月以来,联想系共卖了3次楼。2016年9月18日,联想控股138亿元出售旗下41家地产公司股权;2016年9月30 日,联想以17.8亿元出售联创瑞业(北京)资产管理全部股权,其主要资产为北京联想研究大厦;2017年3月,联想集团旗下全资附属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以约人民币16.17亿元的价格出售成都联创融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49%股权。累积出售171.97亿元。

  这点在联想2017年的年报中得到了印证。财报显示,联想集团除税前利润4.9亿美元,上财年录得税前亏损2.77亿美元。其中包括出售非核心及成都合资公司资产所得的5.53亿美元收益、重组成本的1.59亿美元支出和会计处理衍生的与并购有关的非现金费用的2.98亿美元。

  除了卖楼,联想近年来一直通过裁员和缩减员工福利来应对业绩下滑压力。2017年年报显示,联想2016年的雇员人数减少,且福利成本减少1.29亿美元,遣散费用减少6600万美元。

  联想财报中总结上一年的业绩时表示,核心的个人电脑业务表现稳健,移动业务的转型已上轨道;数据中心业务正积极转型至解决方案导向。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联想正执行战略并通过新产品及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和垂直市场以继续盈利增长。

  尽管如此,但是种种数据表明联想不得不面对PC和手机双双滑坡的局面。

  截至3月31日的整个2017财年,联想PC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营收为300亿美元,同比下滑2.3%;个人及平板电脑销量6660万台,增速虽然高于市场水平,但是市场份额仅有15.4%,与杨元庆曾立下的30%的目标相去甚远。

  除了遭遇PC行业整体下滑趋势以外,对手的强劲也在撼动着联想的霸主地位。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和IDC数据均显示,今年第二季,全球PC出货量下降至十年最低。主要原因是DRAM、固态硬件和液晶面板等元件的缺货导致电脑售价提高,冲击了销量。而惠普在第二季度的全球出货量排名中超越了联想,以20.8%的份额位居第一,联想为19.9%,沦为老二。曾经也是联想对手的戴尔排在第三,市占率为15.6%,值得一提的是惠普和戴尔已经实现连续第五个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

  移动业务方面,联想自2014年以来发力的移动业务集团(包括Moto和联想品牌智能手机)整个2017财年营收同比下跌10%至77.07亿美元。中国市场之外的营收下滑5.4%,税前利润率下滑1.9%。而联想在2014年初还有中国第二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地位,但近三年来,排名跌至十名开外,被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赶超。

  赌上身家性命的押注

  被外界视为根基的PC业务遭遇“滑铁卢”后,联想历经多次的战略转型,在人事和组织结构上也不断进行调整,这也给外界造成联想战略摇摆不定的印象。

  联想相关部门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联想的转型是为了降低对PC业务的依赖性,而对公司业务进行调整的结果,是转型的阵痛。

  2010年开启PC+战略,杨元庆将原先PC战场的大将刘军调到智能手机领域,成立由刘军领导的MIDH(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集团围绕着总体的PC+战略,在2014年又进行了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联想集团成立了四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分别是PC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企业级业务集团、云服务业务集团。

  近两年,杨元庆不断强调“互联网转型”“设备+云”转型等。2016年,杨元庆曾表示,联想的愿景是把从只做硬件设备的公司,向“设备+云”战略转变,联想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种着田里的”。

  如今,联想开始了向自然语言交互和人工智能转型的第三波战略。

  2016年,联想挖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原副院长芮勇,并在芮勇牵头下,于2017年3月成立联想人工智能实验室。芮勇告诉记者,原来联想研究院部门的人工智能人才大约是50多人,从50多人扩充到现在100多人,是从今年3月开始的,管理团队来自中外多家企业、机构的技术大牛,其中包括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技术领袖徐飞玉博士。

  从职能上划分,联想人工智能研发包括AR、投影音响等前沿产品研发,语音识别、知识图谱和大数据结合的技术部门,创新设计部门,人机交互方式优化部门以及全球技术枢纽部门等。芮勇还透露:“我们从来不需要向元庆argue(谈判)来获得研发经费,对人工智能的投入联想表现出的是‘must to have’的决心。”

  在Tech World 2017上,联想一口气推出了10款人工智能产品。其中包括在生活场景中应用的联想智能音箱“SmartCast+”、AAVA咔哇虚拟助手、SmartVest智能心电衣,工作场景的智能远程协同AR眼镜dayst AR晨星、个人电脑智能情景引擎LCE、联想智能服务Smart Service,社会场景中展示联想计算力在“基础设施+云”上的产品及平台及解决方案等。杨元庆还宣布了与京东在大数据上的合作,以及与蔚来汽车在智能驾驶上的合作等。

  今年以来,包括谷歌脸书亚马逊在内的海外科技巨头,及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中国巨头,都在人工智能上加快了布局的脚步。从路径上来看,联想并非要像百度那样提供一个人工智能的系统性方案,而是要将AI融入其现有的高性能计算设备、服务器、PC、智能手机,同时面向不同的生活场景提供更多具备AI功能的硬件设备及解决方案。

  但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无论是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关键设备上,整体上都与海外巨头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要看到中国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面临的挑战。

  也许是为了表明联想向人工智能转型的决心,杨元庆向媒体表示:“联想已经看到,AI是信息产业的未来,联想已经赌上身家性命去押注AI。”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