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0天融资12亿疯狂的共享充电宝
新美大、小米入局,街电、来电、小电三足鼎立恐被打破
来源:IT时报
IT时报记者 孙妍
“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shi),立帖为证。”王思聪发声怒怼共享充电宝,陈欧立马用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的金句怼了回去:“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两位科技圈网红的论战掀起了巨浪。在此之前,聚美优品给共享充电宝街电科技投了3亿元人民币,占有街电60%的股份,陈欧出任街电董事长后表示,未来3个月内,聚美优品还将继续注入街电几十亿资金。
10天融资3亿,40天融资12亿,目前共享充电宝的融资额大约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的5倍,资本倾巢而出,共享充电宝疯了。
起初,大多数投资人都站在王思聪这方,并不看好共享充电宝,认为“非刚需”是其很难成事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短短几日内,反转接踵而至,继聚美优品收购街电、腾讯战略投资小电、阿里巴巴与来电战略合作后,《IT时报》记者获悉,小米入局投资了怪兽充电,线下商户资源大户新美大也在悄悄布局,街电、来电、小电三足鼎立之势恐被打破。
投资人围观:普遍不看好
王思聪和陈欧的对怼,让大家开始争议,共享充电宝是真风口还是伪需求?近一周,《IT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7位关注共享领域的投资人,不少投资人都不看好这一风口,基本一致的原因是,共享充电宝并不是刚需,但也有投资人正在观望。
在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代理模式较难管控、安全问题尚有隐患之时,资本有盲目跟风之嫌,更有激进者认为这是一个短期圈钱项目。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高洪庆表示,“当前资本驱动下的创业项目竞赛规则几乎程序化了:人为制造风口,拿钱砸护城河,快速铺开规模化,用免费低价换市场,用速度搞死对手,迅速在各城市规模化,之后找准接盘侠。”
摩拜单车投资人、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则认为,未来C2C模式的共享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很难规模化,而共享经济更好的模式是类似于共享单车这种B2C模式。从这个角度而言,共享充电宝比较符合。虽然还没有投资,但黄佩华对已有的几种共享充电宝公司都曾做过深入研究,来电是大机柜,机器成本贵,扩张慢,但在商场、机场等大场景中较有价值,未来市场份额不会最大;街电是小机柜,主攻小场景,产品最好,但便利性最差,未来最有可能受到小电、Hi电这些小机器的挤压;小电是桌面模式,机器成本最低只要120元,扩张速度快,缺点是需要依靠服务员充电和维护,运营比较重。
在摩拜单车上下了5000万元重注的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则认为,好的共享概念仍应该在行、住的领域挖掘,共享充电宝替代方案多,借还流动太难,门槛太低。“下一个共享风口是无人驾驶汽车。”他说道。
反转:新美大入局,小创业者还有得玩吗?
尽管投资人不太看好,但据《IT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7家平台从事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创业,公布的融资金额近12亿人民币,40多家投资机构入局。BAT中就有两个巨头入局,腾讯成为小电科技的战略投资方,接着蚂蚁金服和来电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推出芝麻信用超600分可以免押金借充电宝。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个被王思聪看死、马化腾虽然投了但看不懂的领域,还吸引了一直做充电宝生意的雷军。小米联合旗下投资机构顺为资本、做充电宝的生态链企业紫米科技一起投了一家名为怪兽充电的公司,主打的是桌面模式,产品还未推出市场。
此外,《IT时报》记者多方求证得知,新美大(美团大众点评)即将布局共享充电宝,内部已经立项或成立事业部,主打桌面模式,试图将共享充电宝与其主营业务团购、外卖相互捆绑。
对此消息,多位投资人都表示,一旦新美大入局,没有资源或技术壁垒的玩家就玩不下去了。因为新美大可以利用其多年来积累的线下商家资源,迅速与餐厅、咖啡馆等商家签订独家入驻协议垄断入口。
共享充电宝想要迅速投放市场,先要搞定B端(商业端)的商家和机构。连一向心高气傲的陈欧也不得不对万达少东家王思聪“求饶”:“希望不要因为你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
第一枪:专利战先打起来
相较而言,已经入驻万达广场、万达影城、万达茂等商业项目的来电就比街电淡定多了,来电相关负责人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专利的共享充电宝如果能成,来电愿意陪王思聪一起吃“翔”。
来电认为,共享充电宝最大的质疑声来自技术层面,无线充电、快充技术将对充电宝造成冲击,同时充电宝还有爆炸、泄露隐私等安全性问题,所以来电决定将重点放在建立技术壁垒上。5月初,来电科技已与微鹅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准备引入Wi-Po无线充电技术,推进他们较为弱势的咖啡店、餐厅等小场景铺设。
在此之前,来电还以专利侵权为由将街电告上了法庭,称街电侵犯了他们6项专利,最关键的两项是移动电源的租借系统、方法、租借终端以及吸纳式充电装置。专利战向来是抑制对手,建立技术壁垒的最快手段。
目前,来电已经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超过2000个网点,有300万以上的用户。小电已经入驻上万家商户,5月份开通10个直营城市,15个渠道代理城市,1个月内完成30个城市的市场布局。
为了快速占有市场,来电、小电、街电三家都引入了城市代理人的模式。据《IT时报》记者了解,小电的二线城市代理商至少需要支付30万元的加盟费,拿到1500台左右的设备,算一笔账的话,每台设备每天产出2单,2个月收回设备成本。代理门槛是要有线下餐饮、娱乐场所资源,有固定的运营团队。目前,代理商只有70%的充电费用分成,由代理商自己拉广告,收益归代理商。
与大火的共享单车相比,共享充电宝成本投入少,损耗低,回本周期快。谁能最快融到钱,占据线下主要渠道入口,谁就能赢。
记者体验
网点太少 一借一还花费半小时
近日,《IT时报》记者在上海体验了一把共享充电宝,目前投放最多的公司有三家:街电、来电、小电,分为两种模式和两种投放场景。街电和来电主攻移动模式,街电主要在餐厅、咖啡馆、酒吧等小场景中铺设小机柜,其大小类似酒店里的保险柜,有6个充电宝可借;来电主要在机场、商场等大场景中铺设一人高左右的大机柜,同样也只能出借6个充电宝,但同时配售充电线。小电主攻的则是桌面模式,固定在桌面上,可供不同机型同时充电,但不可移动。
小电的体验一开始就卡壳了,记者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搜索附近的充电网点,却始终无法搜索到,拨打其公众号上标注的客服电话,对方惊讶道:“我这里并不是客服电话,我马上让技术人员换掉电话号码。”
像共享单车一样,另两家都可以在其微信公众号或支付宝生活号上搜到附近的网点,共享充电宝借取的流程类似,扫码、付押金、借出。有所不同的是,来电租赁的充电宝没有充电线,需要花费10元买一条,不过,如果你的芝麻信用分高于600分,借充电宝可以免100元押金,1小时内免费,之后1元/小时,每天10元封顶。街电租赁的充电宝带有充电线,借取时需选择安卓或苹果接口,支付100元押金,半小时内免费,之后1元/小时,也是每天10元封顶。
《IT时报》记者体验了三个小场景:餐厅、咖啡馆和酒店,相对而言,餐厅的借出频率最高,来借充电宝的大多是就餐或入住的客人,外来租借最频繁的是送外卖的小哥,平均每台设备每天能借出10个以内的充电宝。餐厅、咖啡馆、酒店的服务员明显都没有受过培训,当记者借了充电宝准备离开时,服务员神情紧张地说:“你要还回来啊,不然我们这里没有充电宝了,其它地方不能还。”其实,街电、来电都可以在异地归还,不过,归还时需要提前看好网点是否能归还,如果没有空格则无法归还。
总体而言,体验较好的是,来电和街电都可以跳转到地图导航找网点,而且押金可以随时提现,提现速度较快,一般1个工作日内就能归还。体验较差的是,网点不多且集中在商场,一般需要步行十几分钟左右找到最近的网点,一借一还就超过半小时,时间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