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纪念那个叫“魏则西”的年轻人

2017年04月12日 20:51 新京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每年春天,我们都会纪念海子,纪念王小波。

  那么,魏则西呢,你还记得他吗?去年的4月12日,他死了。《青年魏则西之死》成为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他的死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其实要远远大于海子当年的卧轨。但是到今天,很少会有人想到纪念魏则西,甚至有相当多的朋友,看到这个名字,需要借助网络搜索才知道他是谁。

  海子的时代,媒体还不发达,他的死亡消息,仅限于为数不多的朋友知道。随着每一年的纪念、缅怀和朗诵,他卧轨的意义不断被放大。他的死,就不是一个瞬时性的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一种历史,甚至是一种现实。

  相反,魏则西的死亡发生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成为数千万人关注的公共事件,他的死亡,意义在瞬间就达到了顶点,此后却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去年,有几个年轻人的死亡,都曾震颤国人的心灵,比如,徐玉玉,你还记得她是谁吗?

  互联网时代是有记忆的,我们都可以通过搜索来获得过去的细节。但是,互联网时代又是异常健忘的,一个热点淹没另一个热点。魏则西们的死亡,是普通人的死亡,除了短时间内汇集了愤懑,成为人们情绪的发泄途径之外,注定会被很多人遗忘。会有下一个青年死于新的网络陷阱,也会有下一个青年,被毁掉一生。但是,在此之前,即使是那些吹嘘算法为王的新媒体,也不会自动联想到他们。

  而人性和情感也是一种算法,因此,我们必须纪念魏则西。在特殊的日子,我们必须想一想那些死去的青年。想一想那些无视生命的罪恶,是否有改善的迹象?

  以魏则西为例,他的死亡,有两个环节让人感到内心悲凉:百度的竞价排名与一些医院的承包乱象。那么,这两个环节,如今是否有所提升?

  到暑假开学的时候,我们必须纪念徐玉玉,并且看一下电信诈骗是否有所收敛。

  现实可能很残酷。在2017年,仍然有几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引起了全民性讨论。人们仍然会由此而感伤。

  这些普通而让人震惊的死亡,就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伤痛的缩影。很多人曾赋予他们的死亡以意义,曾以为他们是代我们受难。那就让我们像纪念海子一样,每年春天,纪念一下那个叫“魏则西”的年轻人。

  文/张丰

标签: 百度魏则西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