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滴滴拼车“拼”什么?

2015年06月08日0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赵娜 北京报道

  在资本和信息频繁流动的今天,滴滴已成为全球投资人竞逐的对象。“我们背后的投资人是一个非常长的名单,他们都是全世界最强的、最有业绩的投资者,这就使得我们真正有能力孵化一个世界级的本土企业。”日前,滴滴快的总裁柳青公开表示。

  在拼车市场,滴滴、神州、易到等巨头觊觎已久,而拼车领域的创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被问及“滴滴进来了你怎么办”的问题,如今,滴滴真的来了。6月1日,滴滴快的正式推出定位于“共享出行”的“滴滴顺风车”产品。

  尽管滴滴在出租车领域的渗透率已达到70%,但高峰期叫车的成功率仍不理想。数据显示,即使在2014年滴滴和快的的补贴大战中,高峰期叫车的成功率仅略高于40%。因此,滴滴在出租车领域的模式难言成熟。

  而随着UBER、神州等的进入,在专车领域的格局也尚未完全清晰。滴滴如何集中精力在拼车领域战斗?其如何借助自身的资金、数据、品牌等优势,拿下拼车市场?又如何面对众多行业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弹?

  数据是核心

  “大家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开车上路,把他的一个座位、两个座位、三个座位共享出来,出行的状况一定能够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让共享出行成为主流。”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说。

  滴滴顺风车方面表示,在产品正式上线后,顺风车还将推出一系列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人理解并接受“共享出行”理念。

  “总的来说,滴滴顺风车应该是滴滴比较激进的一个业务,我们的目标是在一个月内能够做到10万级别的订单,到年底希望能达到百万的订单。”黄洁莉表示。其服务将在6月底覆盖到26个城市,在7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

  百万订单的背后,需要的是一个千万级别车主的活跃平台。滴滴顺风车如何实现这个激进的目标?“这个目标听起来虽然很激进,但我们对用户市场的容量,以及用户对于拼车的需求还是有很强的信心。”黄洁莉说。

  嘀嗒拼车、51用车、天天用车等拼车领域的既有玩家多已发展一年有余,形成一定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以刚刚宣布完成1亿美元融资的嘀嗒拼车为例,截至2015年4月底,嘀嗒拼车的用户数量超过400万,其中认证车主达30万,日叫车次数超过30万,日成交单量超过15万单。

  与之相比,滴滴顺风车如何与现有产品形成用户体验更加的差异化?

  “我们背后有非常重要的数据分析和匹配,尽可能让每个人都能够与他有可能更喜欢的车主或乘客发生连接,这是我们非常核心的一个竞争力。”黄洁莉在采访中强调滴滴顺风车的匹配算法和社交元素。同时指出,作为与既有产品的差异化,滴滴顺风车实行无需预付费的机制。

  对于收入方式,滴滴顺风车团队在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回复中表示:“顺风车是为了给更多用户提供全新的低成本出行方式,和海量用户建立连接,是滴滴打造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的组成部分。目前顺风车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还没有盈利的打算。基于公司运营成本,未来我们将在出行衍生市场寻找盈利点,填补顺风车平台和人力资源等相关成本投入。”(编辑 林坤)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顺风车出行用户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