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久龙 李小杰
“电商这一块投入不小,但至今都不怎么赚钱,也不知道未来什么时候能赚到钱。”5月26日下午,在汉口北电商基地,坐在经济观察报记者对面的武汉金牌冰帛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林海言语中透露着一丝无奈和迷茫。
作为武汉传统小商贸模式的代表之一,叶林海从传统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转战汉口北电商基地——借助互联网,叶林海希望能延续“汉正街时代”的辉煌。
转型之初,叶林海一度这样认为——作为花花公子品牌湖北总代理,其拥有传统货源优势,加上“省去门店租金”和“无区域性市场”的电商平台——这原本应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一个典型案例。
但经历近两年转型互联网的探索,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我们线上的销售规模已远远超过了实体店,但远没有当年实体店那么赚钱。”令叶林海深感困惑的是,在电商模式冲击下,传统销售日趋萎缩:“不搞电商肯定是等死,但是搞电商,在当下又看不到收益。”
事实上,在内地传统产业转型互联网的浪潮中,类似叶林海的经历并非孤例。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受困于互联网产业基础薄弱、人才匮乏、资金成本压力大等多重因素,类似武汉这样内地城市的互联网+转型可谓步履维艰。
不止于此,尽管不少地方政府也表现出积极拥抱互联网的姿态。但在现实的产业规划中,一直还停留在框架层面,尚未有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出台。
互联网+的困境
相比较一线城市,在内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则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在内地缺少相对成熟的互联网产业基础,无论是意识形态、技术支撑还是人才资源,都相对匮乏。”汉口北电商城总经理徐建峰这样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作为武汉传统小商贸企业转型互联网电商的产业聚集平台,汉口北电商基地承接了大量欲转型电商的汉正街“老商户”。“很多老商户是做传统的代理分销起家,缺少基本的互联网思维。”徐建峰直言:“传统商户表现出转型互联网的强烈愿望,但很少有人知道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武汉四联江宇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万中南,其从事木制模型工业品的销售长达20年,属于武汉“第一代”小商贸的代表。今年初,他也加入了汉口北电商基地的“转型大军”。
“我们一直坚持传统的代理商分销模式,而且生意也一直不错。但是近年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周围的朋友都在搞互联网电子商务,这种氛围很逼人。”万中南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坦言自己的复杂心理,不搞互联网担心落伍,但自己对电子商务却又一窍不通。
在此背景下,万中南一直希望找到一个“真正懂电商的人才”,帮其运营电商业务。但是相比较一线城市,地处内地的武汉,其电商运营人才相对匮乏。“我现在最缺的,就是电商运营方面的专业人才。”万中南对经济观察报直言。
同样面临人才瓶颈的,还有类似良品铺子这样转型电商的大型企业。作为总部位于武汉的大型连锁休闲食品生产零售企业。2013年,良品铺子线上销售不到一个亿,2014年,良品铺子线上销售突破4亿元人民币。“当你电商业务规模呈倍数增长的时候,对于电商运营者的能力也提出了考验。”良品铺子战略副总裁赵刚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你很难想象让一个只有千万级电商销售额经验的‘操盘者’,去运营一个销售额过亿的电商业务。”
赵刚直言,随着电商业务规模扩大,在武汉这样的内地城市,想找到一个有过规模以上电商运营经验的高端人才,并不容易。“在此现实下,不少企业考虑去外地挖人。但这又意味着高企的人力成本。”赵刚坦言。
事实上,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在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过程中,往往投入巨大。以良品铺子为例,除了高端电商管理人才的引进之外,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电商客户团队的不断扩充也在不断推高人力资源成本。此外,系统平台建设、技术开发和电商平台的推广费用,都是不菲的成本支出。
“尤其是电商平台的推广费用,其成本实际上并不亚于实体门店的租金。”赵刚表示,良品铺子的电商业务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成为武汉业界的“标杆”。但在现实的另一面,其电商业务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调查,在武汉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电商的过程中,持续性亏损已成常态。可供查看的数据显示,武汉大型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2014年电商业务实现收入3.11亿元,但却亏损达到4176.78万元。而在汉口北电商基地,超过90%的转型商户至今未能实现电商业务的盈利。
产业政策“雷声大雨点小”
除了内地互联网产业基础薄弱外,传统产业转型互联网+还面临地方产业政策“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
在地方传统细分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中,互联网金融是最为热点的领域。以地处内地的武汉为例,前后不到两年时间,就至少有超过20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陆续成立,但由于政策不明朗,互联网金融公司目前的发展可谓掣肘颇多。
但据经济观察报调查,区别于全国性的P2P平台运作模式,地处内地武汉的P2P平台,多半是“披着互联网的外衣”,从事传统金融业务。所谓P2P平台模式,即是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但武汉多家号称从事互联网金融的P2P平台公司均向经济观察报证实,其主要的融资模式还是依靠理财产品的线下推广,而P2P平台融资后的投资项目,基本是通过线下寻找既有的资产包。“目前,内地大部分号称互联网金融的P2P平台,从融资模式到投资模式,其实跟互联网没有任何关系。”武汉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内部人士分析,与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平台相比,地处内地的P2P平台,缺少线上资源的有效推广能力。
对此,上线仅两个月,线上交易就突破亿元的武汉P2P平台汉金所CEO曾庆群对经济观察报表示,P2P平台属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目前,国家对于P2P平台的监管政策还不明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平台创新功能的发挥。
而国家政策的不明朗,也导致地方在监管政策上的摇摆不定。武汉一家不愿具名的P2P平台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抱怨,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大力支持互联网+,并一再强调“法无禁止即可为”,但在地方政府的实际操作中却依然是“法无允许不可为”的保守思想。
“我们在工商登记中,核定经营范围一项时,仅‘金融服务’这个内容,地方工商部门都举棋不定。”该P2P平台负责人抱怨:“对待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内地监管部门往往思想保守。”
在此背景下,武汉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监管政策能尽早出台,让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尽早走向正轨。
不止于此,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并希望借此在GDP增速下滑背景下,将其培育成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地方政府却少有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出台,即便是少有的指导性意见,也基本停留在目标和框架阶段。
“内地在互联网的产业意识、技术积累和才人储备上存在劣势,这需要政府在前期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良品铺子战略副总裁赵刚认为,内地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借鉴“杭州模式”,给予电子商务创新型企业,提供一定时期的办公场地支持、税收减免、和人才引进的补贴奖励等。
“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意味着前期高额的成本投入。如果政府能够给予一定的扶持,无疑雪中送炭。”赵刚认为,目前内地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和尴尬——传统产业自身的传统技术改造,往往有可能申请到一定的政府“技改项目资金”,但对于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却不认定为“技术改造”,难以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