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协委员:“屌丝”等网络语言粗俗下流

2015年01月26日02:49   新闻晨报    收藏本文     

  “屌丝”“装逼”“逼格”等词语在网上盛为流行,政协委员呼吁减少网络语言污染,加强对汉语的保护。

  “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典型的特征和最珍贵的文化载体。”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怀琼说,“随着网络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有的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进步值得肯定,但有的网络语言粗俗猥琐,绝不能当做文化的进步。”

  张怀琼指出,类似“中国大妈、老虎、苍蝇、躲猫猫”或“蛮拼的、萌哒哒”等网络语言,是因为新的事物或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特定流行词语,所表达的语意也符合汉语的本来意思,可以看成是语言的发展。

  但是,有的网络语言却是错别字,或与原意完全不同的词语,如“系(是)偶(我)、灰常(非常)、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造吗(知道吗)、恐龙(丑女)、小鲜肉”等;有的甚至是粗俗猥琐的下流语言,如“屌丝、装逼、逼格”等。

  张怀琼说,一些原意粗俗的词成为网络流行语言后,许多主持人在节目中竟然也使用“屌丝”“装逼”等粗俗用语,甚至将国外的电视剧译为屌丝男士、屌丝女士。

  尽管我国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有许多规定,但近年来的网络语言对汉语的污染现象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张怀琼呼吁借鉴其他国家对本国语言文字保护或纯洁性维护的举措,制定相应的语言文字保护条例,同时要大力弘扬和传播汉语的文字美、语意美和语境美。 (据新华社报道)

文章关键词: 网络语言屌丝汉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