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M卢蓉对话红杉郑庆生:90后如何融到第一笔钱

2015年01月09日13:16   创业邦    收藏本文     

  导语:DCM董事合伙人卢蓉和红杉资本郑庆生一起回答了创业者的提问。

图片依次是两位主持人、卢蓉女士和郑庆生先生图片依次是两位主持人、卢蓉女士和郑庆生先生

  今天在30岁以下创业新贵新年狂欢节暨创业邦8周年庆上, DCM董事合伙人卢蓉和红杉资本郑庆生一起回答了创业者的提问。对于90后如何融到第一笔钱和投资是投产品还是投人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干货提炼】郑庆生:

  90后跟之前的创业者有很大的不同,融到第一笔钱要做好产品,做好产品后面的逻辑。现在的创业者能够热烈的生活、注重细节,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创业者的特质是越来越被凸显出来。

  投资风格这个事有很多被戏剧化解读的过程,其实很少有投资人是采用一种戏剧性的风格去投资的,大家都还是注重一个规模适度的市场,注重一些比较好的真正有质量的产品。对于基金它本身运行来说,也有自己的规律,所以说实际上我们大家的视野会有不同,但是在根本上我们在很多地方还是相似的。

  我们在看这些创业者和创业项目的时候,没有一定的标准或者公式。

  我可以讲一下我的理解,大家可能还是混淆两类问题,一类问题,我认为是一个充分条件的问题。这可能是原来学过的两个概念,充分条件才是提供预测性的条件。当你知道A可以推出B的时候,A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可以提供的。但是对于人的因素一个必要条件,人的因素是事后判断,当一个事情做成功了觉得这个人是可以的,事前没有办法判断一个必要条件。之前你只能尽你最大的努力看你的必要条件,产品是充分条件,所以你看产品的时候可以做出预测性的选择,这点是挺困难的。

  我之前老是把这两类问题混在一起,后来当我想到这个方法论来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对我们来说其实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是可以得到一定的解释。

  【干货提炼】卢蓉:

  90后的创业者跟早些年代的创业者有些不同,90后的人出生的时候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而之前创业的人生活的环境还是有比较多的经济上的挑战,可能做生意的时候,一开始就会想,我这个生意怎么赚钱。我发现90后这帮人会更是有点叫做任性。

  我阵子下过一个单给两个90后,他们觉得他们做的这个事现有的巨头没做好,他们的理想就是做这个事,做的这个事一直比较极致的,就这么一直做。确实也不怎么去想我这个事情是为了赚钱去做,而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事情有这个市场需求,我会比别人做得好,所以我就去做,所以更是为理想去追求,我觉得这一点是硅谷有的优势,我们中国现在也有了这个优势。

  我们DCM做投资的人不多,就五个专业的人士,所以我们这10多年来投的项目也不多,也就40多个项目,有10几个上市。所以我们比较精选,我们也不想投得太多,希望我们每一个投的项目下去变成我们家族的一员。一般如果你做的好的话,我们从A轮开始会一直投资。

  谈到早期投资,我觉得投的应该是一个综合队员,就是说你是综合原则性,要相对全能。在这个时代产品其实是蛮重要的,现在的时代更是一个产品时代,人们对产品的要求更细节。所以产品是很重要,产品应该是反映创业者的一个东西。

  以下是演讲实录:

  主持人:想问问两位投资人,一个比较大的话题,90后怎么样融到第一笔钱?

  郑庆生:我觉得90后跟之前的创业者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现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包括消费的眼界,使得现在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彩,所以我觉得融到第一笔钱要做好产品,做好产品后面的逻辑,现在的创业者能够热烈的生活、注重细节,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创业者的特质是越来越被凸显出来的,这可能是刚才卢蓉说的卖萌吧。

  卢蓉:我觉得90后的创业者跟早些年代的创业者有些不同,90后的人出生的时候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不像我们70后的、80初的这些,你生活的环境还是有比较多的经济上的挑战,会更建议,因为你肯定要帮家里想到一些家庭生活环境经济上的一些约束,就会更替家里去想,可能做生意的时候,一开始就会想,我这个生意怎么赚钱,其实说真的,90后我发现这帮人会更是有点叫做任性,比较任性,因为我阵子下过一个单给两个90后的,他们喜欢做这个事,他们觉得这个事现有的好像这些巨头没做好,因为他们的理想就是做这个事,从中学就开始做,他们做的这个事一直比较极致的,就这么一直做这个事。确实也不怎么去想我这个事情是为了赚钱去做,而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事情有这个市场需求,我会比别人做得好,所以我就去做,所以更是为理想去追求,我觉得这一点是硅谷有的优势,我们中国现在也有了这个优势。

  男主持人: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让我们更多的年轻人有一种在更好的生活条件下追求更卓越的生活品质,这样的前提下去开拓更多的创业机会,感谢卢总给我们精彩的分享。

  女主持人:我想问一个问题,两位投资人的投资风格是怎么样的?我听说有的投资人是喜欢快进快出,有的投资人喜欢跟你从头相伴到永远,不知道二位的投资风格是不是有偏向呢?

  男主持人:可以顺便介绍一下最近二位都比较喜欢投哪一类型的项目?

  郑庆生:我觉得投资风格这个事还是有很多被戏剧化解读的过程,我觉得从投资人角度,其实很少有投资人是采用一种像刚才两位说的词语上这么戏剧性的,大家都还是注重一个规模适度的市场,注重一些比较好的真正有质量的产品,我觉得基本大家都还是这个总体上的思路。对于基金它本身运行来说,它其实也有自己的规律,所以说实际上我们大家的视野会有不同,但是在根本上其实我们在很多地方还是相似的,我可能主要说的是相似的一点。

  卢蓉:因为我们DCM不多,我们就五个专业的人士,所以我们这10多年来投的项目也不多,也就40多个项目,有10几个上市,所以我们比较精选,我们也不想投得太多,人不多也没办法覆盖很多,我们也就希望说我们每一个投的项目下去变成我们家族的一员,我们希望你说的这个伴随,一般如果你做的好的话,我们从A轮,我们比较典型的像唯品会上市的时候他们是也一些挑战,上市的时候我们也直接用我们基金的钱下去继续跟投,就是把他上市做出去,这一点其实这一单跟我们在上市的时候也投了一千万美金进去,所以高盛做IPO那一单的时候,其实高盛真正卖到公共市场上的真正找进来的新钱不多。也就是说只要这个公司是靠谱的,他的创业者靠谱,我们就会一直支持下去。如果做不好的,我觉得其实更多的是赶快解放人家,让人家能够去找新的方向去做。

  女主持人:其实真正道理大道至简,听上去不一样,但每个人说完了好像都差不多,是的。在场观众有没有问题?

  观众:四位老师好!我叫王静媛,两位是非常佼佼的创业者,这边是两位投资人。我们一直强调产品和创业之间的关系,就是说我们更加相信如果你有好的产品我们就愿意把钱给您,但是其中也有一个问题是,产品是人做出来的,于是说人其实是产品的先行者,请问两位投资人如何来看待钱和人之间的关系?我是更愿意把钱贷给一个人品非常好、非常有潜力的人,还是更加愿意把钱贷给某个产品?

  男主持人:看人,还是看东西?

  女主持人:女士更敏感,女士先来。

  卢蓉:很多创业者都想通过以为是有一个公式,套公式我们其实说真的,特别早期投资,我觉得你应该是一个综合队员,就是说你是综合原则性,要相对全能,在这个时代产品其实是蛮重要的,因为很多,刚才两位年轻人也说了,现在的时代更是一个产品时代,人们对产品,庆生刚才也说,对产品的要求其实更细节,所以产品是很重要,产品应该是反映一个人。

  郑庆生:我也很同意卢蓉的观点,实际上我们在看这些创业者和创业项目的时候,实际上没有一定的标准或者公式,我们也经常会被问到,你们的标准是什么,其实这个很难回答,我可以讲一下我的理解,大家可能还是混淆两类问题,一类问题,我认为是一个充分条件的问题,其实充分调整,这可能是原来学过的两个概念,因为充分条件才是提供预测性的,当你知道A可以推出B的时候,A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可以提供的。但是对于人的因素一个必要条件,人的因素是事后判断,当一个事情做成功了觉得这个人是可以的,事前没有办法判断一个必要条件,之前你只能尽你最大的努力看你的必要条件,产品是充分条件,所以你看产品的时候可以做出预测性的选择,这点是挺困难的。我之前老是把这两类问题混在一起,后来当我想到这个方法论来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对我们来说其实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是可以得到一定的解释。

文章关键词: DCM郑庆生卢蓉红杉资本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