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发布2014年打假报告:两年打假投入超10亿

2014年12月23日10:58   新浪科技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科技讯 12月23日上午消息,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向外界展示了线下线上打假成果,公开阿里的大数据打假模式,并发布线上线下联动打假的未来趋势。这是阿里巴巴成立15年来,首次向社会揭秘其打假的工作机制。

  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邵晓锋公布,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阿里集团在消费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投入已经超10亿元人民币。“只要社会中假货存在一天,阿里对打假的投入就永无上限。”2014年前三季度,阿里配合品牌权利人年处理600万条侵权商品链接,配合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人,涉案金额近6亿元。

  邵晓锋表示,阿里巴巴会继续会强化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水平,跟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及机构合作,向外输出数据和信息。“假货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阿里巴巴会坚持自己的责任,跟社会各界共同来打假。”

  同时,阿里正在考虑,未来定期公布基于淘宝打假数据得出的“全国线下假货分布及流通地图”

  阿里打假团队超2000人

  阿里巴巴集团目前投入在消费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员工超过2000人。阿里集团安全部在内部被戏称为“神盾局”,是一支涵盖“安全技术、数据挖掘、专案打击、品牌合作、消费者保障、投诉受理、商家教育”等数十项职能的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团队。阿里巴巴明年还将追加200人进入打假团队。

  此外,阿里巴巴还招募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54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负责配合进行日常线上巡查和抽检等。2014年前11个月,阿里巴巴针对消费者投诉、时令商品、政府公示等重点问题,通过“神秘买家”共开展购买鉴定62783批次,涉及食品、保健品、服装、鞋类、小家电等28个行业。

  今年前三季度,阿里巴巴协助各级执法部门共破获各类“双打”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人,涉案金额近6亿元。

  阿里建立了知识产权线上维权通道——“IPR投诉平台”。今年前三季度,该系统共受理了各类权利人投诉近54万单,删除近600万件涉嫌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及专利权的商品。

  基于互联网的打假模式

  阿里巴巴拥有一套基于互联网的打假模式,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大数据打假。即通过智能图像识别、数据抓取与交叉分析、智能追踪、大数据建模系统等技术,将假货从10亿量级的在线商品中捞取出来。

  目前,通过阿里云大数据处理平台ODPS和机器学习算法研究,阿里巴巴数据团队正在不断优化各种假货模型,已达到实时分析数据每秒1亿次的速度。这些模型对淘宝数百万卖家进行实时评分,识别出具有售假风险的高危用户和售假团伙。

  此外,淘宝网正在从“实名认证”向“实人认证”迈进。2014年淘宝的实名认证升级,根据用户不同情况,额外要求根据指定手势拍照、手持当地报纸拍照,甚至工作人员电话核实等。其中指定手势库有数十种随机手势,不定期地进行手势更新,最大限度避免造假者钻漏洞。

  邵晓锋表示,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本身是不产生假货的,假货问题的根源在于线下。为了更加有力的为各级政府部门输送精准的打假信息,阿里巴巴基于网友举报、权利人投诉等多维度信息,不排除在将来发布“全国线下假货分布及流通地图”,全面客观的展现线下假货分布情况,并对重点区域、类目等信息进行注明。(无双)

文章关键词: 阿里巴巴打假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