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卖场生鲜是抓眼球的,干货是抓毛利的。一手抓流量,一手抓毛利,多余的空间给肯德基、麦当劳收房租。互联网来了之后,把他毛利部分去掉很多,被京东、苏宁、一号店抢到。高毛利的东西没有了,只剩下生鲜了,而且特别多的老头老太太,一大早去把好的生鲜都抢走了,结果晚上年轻人去了一看下次就再不去了。肯德基、麦当劳不愿意了,他们要求降低房租,所以大卖场他们就不敢开店了。我们品牌要是跟着他们走的话,最近几年都是增长非常慢的。
还有街边店模式的,比如说都市丽人、良品铺子、益丰大药房都做的很好。因为他们都是在三四线城市,基本上就是一个老街,所有的商店都在那里。如果说你的品牌在那里开一个旗舰店,再开四五个店就会变成当地的人口的第一品牌,很快会把周边的竞争对手击跨;而且你的房租便宜,可以挣很多钱。
还有是购物中心最近正在蓬勃发展,要跟人气旺的,要跟四菜一汤标配的,比如说避风塘、真功夫都做的很好。另外互联网,每年成长50%左右,GDP占比7-8%,台风猪大有空间。像京东他们还是增长的很好的,所以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员工是要绽放的,客服是要卖萌的
再一个改变是团队变了。现在80后变成了主力员工了,他们30岁了,是钱的主人,不是奴隶。一生下来就有房子,一不小心就三套房子了,他们的安全感非常强。这个时候钱不能激励他们,靠什么激励他们呢?他们要什么呢?我在良品铺子那里学到一个词叫绽放,他们的老板很会激励他们的员工。
我想说激情是不持续的,但是持续的激情就会转化为力量。比如说良品铺子有掌柜承保责任制,给你的激励是上不封顶。我说零售核心是位置好,产品好,店长有能动性,但是有多少作用呢?我们找了100个店长来做了试点。结果过了一年之后,我们来看,到底这个有多少的效果。我们发现没有做掌柜承保的老店同比增长5%,做了的增长了26%,也就是说带来了21%的增长。
有的人说,我也给了钱了,为什么不行。你给钱还不够,还要绽放。你要戴大红花,要让以前挣3000块钱了店长,现在挣1万块,让他们到台上去演讲,让他们觉得很光荣。要把员工作为用户来经营,把他们搞的非常的开心。良品铺子很会搞,搞的这些85后、90后天天很high,告诉你有可以进行创新。
三只松鼠就更有意思了,三只松鼠除了老板是70后,其他都是85后,全部都是子弟兵,从来没有空降兵。而且在芜湖一样做的很好,为什么呢?因为85后很有创意,他们说客服是卖萌的,他们叫客户叫主人,这些话我们是叫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大胆用85后。
在淘宝买100次衣服,一次不好就跑去唯品会
我们一直坚信品牌的力量,我们觉得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现在移动互联网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品类,所有的东西都会重新洗牌,我们非常开心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跟上移动互联网的台风我们有一个信念,如果说一个行业品类的机会来了的时候,你一定要舍命狂奔,一定要做到品类第一,你一定要做到30%的市场占有率,而且比第二名大两倍,这样你就安全了。
我们希望我们投的企业可以行业第一,使劲向前跑,给他很多钱。一旦你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可以做到30%五的市场占有率,比第二名大两倍,其他人是很难超越的。那么怎么抓到机会呢?
首先是要抓痛点。淘宝非常的牛,但是他的痛点很多,淘宝最大的痛点就是消费者无法迅速到他想要的东西,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看;而且点评灌水很厉害,同样的东西价格差很远。他可能买了100次衣服,有一次不好,他就马上不买了,就去了唯品会去了。当然淘宝的客户也分的,一部分是价格敏感,一部分是品质敏感的,但是你不要忘了,他们的收入增长是很快的。
另外淘宝也造就了美丽说、蘑菇街,微店最近发展的也很快。我有一个表姐,一级批发一个月可以赚1万块钱,很多人都在搞,现在开始全民经商了。你看世界上伟大的第一品牌都是先做的,不是抄袭的。手机的屏幕很小,一共能装多少个APP呢,同一类的APP也就是装几个,一旦对手占领了用户的客户端,转化成本是非常高的。一旦你找到了产品的痛点,你一定舍命狂奔,做到安全边际。如果说你没有互联网的布局,一定要下手早,行动快。
还有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传统企业,我们帮助他们把互联网做起来,以前良品铺子从来不做互联网的,他们开店开的很high,我们发现良品铺子春节的时候生意一下子好了很多,因为春节的时候物流不送了,说明他们很多用户是在互联网上买的好高兴的。这样的话,我们不如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来做互联网。但是你一定要用不同的团队,而且大胆的起用85后。后来良品铺子做了,去年第一次做7000万,今年4亿,明年10亿。所以互联网的台风来了。
做品牌可以线上线下都卖的,三个引擎同时发动;你的定位要准,品质要好,要让用户满意。有人问到底是做淘宝卖货还是做自己的APP呢?这要看你的产品数量和品质。如果说你只有几个产品肯定是不适合做APP的。
投京东就是刘强东这个人选对了
做零售的企业核心,就是产品要极大丰富、价格要实惠,消费体验要好,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在06年投京东的时候,他只有50多个员工。当时我问他要多少钱?他说要200万美金,我说200万美金哪里够,我给了他1000万美金。然后我告诉他你要拼命奔跑。头四年只做增长,第五年才看利润,因此我们拿出了18%的期权出来促进他的增长,结果他成长了200%。
后来我们用这18%的期权来激励员工,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企业缺的不是钱而是人才,你怎么吸引人才,要靠分享财富,靠期权。所以我们给了他很多钱,以发展为硬道理,最后给期权,打价格战,打到后来,我们钱用光了用过桥贷款打价格战。一定要在早期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你打价格战我就打价格战,这样他很快就会偃旗息鼓,他就不再打了。
我觉得我们在京东做的最对的就是刘强东这个人选对了。他的两个战略做对了,第一个是他拿到我们第一笔钱的时候就开始扩品类了。因为之前他大部分做的是DIY的IT产品,他拿了钱之后就加了手机、数码、大家电、小家电。互联网获取用户成本是非常高的,那么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你只能让新用户变成老用户,不断的来。他不断的来不是因为他便宜,因为你再便宜他电脑也只需要一个。他老来的原因就是你的产品够丰富。第二个原因是价格要够实惠,所以他拿了我们的钱之后开始扩品类。我们一开始客单价是800块钱,很多用户天天逛淘宝,知道京东也不来。那么什么时候他来的呢?
是卖书。因为卖书的客单价只有80块钱,这样降低了用户的门槛,这个很关键,他们用户很快就起来了。扩品类是老刘的战略眼光,这是非常对的。你看当当和卓越,两个人并驾齐驱,就一直守着自己的货品。另外是投了仓储,因为他发现65%的客户不满意都是来自于仓储。老刘决定自己建,因为开始做这个的时候成本是非常高的。当时一天只有20个件,到2000个的时候才会打平。
这个过程当中是亏了很多钱的,但是这个做出来之后,用户满意度是非常高的。我们当天给的政策是11点之前下单晚上就可以收到,晚上11点前下单,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到。当时马云[微博]说我们不搞资产很重东西,就给了京东三年的时间,就开始做这个东西。现在来看,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所以选对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free mail,马化腾提了120个细节建议
垂直电商还有没有机会呢?如果说你把商业放到大的框架,最大的品类是生鲜,第二是服装,这是一个长尾,要用平台来做的。平台淘宝已经占领了,对淘宝不满的已经到唯品会去了,这个就不要去了。家电方面,京东已经占领了,现在京东又杀出一条路就是母婴,他做的是非常好的。只要是标准化的产品,京东都做的非常好。
为什么他便宜,因为效率高,因为仓储物流是集约化的。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7%,是非常没有效率的,要搬很多次。而京东只有一次。从品牌商家放到京东大仓然后到用户。卖标准化的产品,你就很难和京东竞争了,所以你要卖个性化的东西,长尾东西。第四是家居,这个我们也很看好。
还有O2O,我们觉得O2O台风也来了,赶集网突然增长了140%,小商人突然觉醒了,在PC时代他们没有电脑,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就很方便了。搬家公司、餐厅老板他没有办法做广告,也没有必要做百度,他只要做地方就可以了,赶集就很好。这些人觉醒了。原来我们说抓来网上用户放到线下门店叫O2O之,现在我们革命了,没有门店什么事了,对于个人得手艺者,他们自带生产资料,不需要门店,也不需要管理,他就是自己卖的个人得才艺,他自己上门服务,这就是革了门店的命。
但是这个东西能不能成关键是频次,你来的次数一定要多,最好一年来七八次才好,如果说频次不高的话,那你就不行了。比如说ZAPPOS,他服务是好到极致的,但是这样的公司最后还是卖给了亚马逊,因为他只有鞋。唯品会当初我们定价是200元的客单,总是不温不火的。但是后来降到100之后,马上就达到了淘宝的客户群,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成长这么快,企业家都有成长的痛苦。企业家很善于学习,他们把时间放在哪里呢?首先是创始人要聚焦用户洞察,聚焦产品体验。马化腾什么都不管,就管用户体验。每天上网8个小时,一个free email的新产品,本人提出了120个细节建议,创始人决定了企业文化。而且马化腾这个人非常的勤奋,所以你怎么做得过他呢?
微信差一点输给小米,后来他们三个团队内部使劲做,而张总的团队在广州反映很快,他做出来之后,把马化腾抓进来,他们两个都是产品经理,马化腾很快就搞定了。如果说没有微信的话,腾讯今天是非常麻烦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公司非常容易把大公司命给革了。京东老刘,包括他的短信通知,降低用户的焦虑,还有和粉丝了定期互动等等的做法都是如此。包括三只松鼠的老爹,每天早上起来只看两件事,用户评价和销售排名。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创始人要花大量的时间招人。
当第一和第二在打的时候,第三就先死了
你把这张图搞懂了,其实你的HR有搞懂了。他把员工分为业绩和价值观两个方向,最好的是业绩和价值观都高的那就是明星,如果说价值观和业绩都不好的话那就是狗,那就炒掉。还有一类是野狗,就是业绩好,大家价值观不高的话,你这个一定要管好。还有一类是小白兔,就是他勤勤恳恳的跟你干了很多年,但是业绩不是很好,这类员工是非常麻烦的,如果说你不炒掉的话,他后来就会做成大白兔。
而且大部分的员工是牛,他会看的,如果说他看到的是明星的成长,他会向明星方向发展,但是如果说他看到的都是大白兔的话一,他自己也会变成小白兔的,这个企业要没有成长瓶颈的话,一定要把小白兔拿下,要让人家上来,只要老板可以做上来,这个公司没有瓶颈,如果说老板没有这样的能力的话,他一定会遇到瓶颈。所以我们有一个口号叫拿下小白兔。你也不用担心说,员工动荡,凝聚力什么的,只要总是打胜仗就有凝聚力。
关于融资,融资要快,金额要大。你要有更多的钱让你的对手望尘莫及。不要太在乎股权稀释,控制董事会就好了,马云占的股份也不是很大,关键是他成功了。充足的资本也是迅速作大的门槛,要找到认同你理念的长期投资者。
我们今天看京东,互联网什么都好,就是太残忍了。互联网没有神的概念,一开始就是全国的,你要投资你要做大,要投钱,不做大就会被淘汰。竞争,价格战不可避免,间谍战防不胜防,这个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些小孩早上起来去校园做地推,弄一个张贴画在那里讲,竞争对手10点来了之后就给你的画给盖了,扯一个横幅被人扯下来。晚上去发传单,竞争对手的人过去说,发错了我再给你收回来。这种做法基本上不打架不解心头之恨了。竞争真的是很激烈。
后来我在想,怎么样才可以赢呢?比如说京东和阿里打,比如说赶集和58打,本来是赶集要赶超了,结果钱不够了58又上去了。点评和美团也是这样的,就是拉锯战。我觉得做品牌很好,品牌是细分市场可以百花齐放的,你说我做避风塘和谁打?我就是代表了港式点心,真功夫代表营养快餐,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相对细分的市场。但是平台不一样,平台到最后就是剩下一两家。
我们看过美国的数据,什么时候竞争会停下来呢?只要有第三就会打,当第一和第二打的时候,通常第三就先死了。第四第五都不知道哪里去了。最后要成功,创业的内心一定要强大,身体也要好。大家都很强大,我们觉得是短兵相接勇者胜,基业常青身体棒。
打造行业第一品牌。我们觉得首先一个伟大的公司要从好名字开始。,打品牌要舍得花钱,要持续投放。品牌的三个一,一句话、一幅画,一个15秒的广告。现在是一个视频的世界,你要投视频的广告,要抓紧投入。
最后祝大家好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