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业:你们打拼世界 我们定义世界(2)

2014年08月20日 14:22   南都周刊    收藏本文     

  在一个小岛上,有一个少年,他想要成为海贼王,他带着这个目标就自己一个人出海,遇见很多小伙伴,最后通过一条伟大的航线,找到了宝藏。

  “这整个过程就讲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大家不甘平庸,不愿意平平淡淡就这样完了,第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希望能有一些比较好玩的伙伴。就是跟一群并不只有工作关系的伙伴做不平凡的事情。”郭列看《海贼王》看到流眼泪。

  他出来创业,就是为了追求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郭列觉得有的80年代的人心态也很90后,但也有很多90后的人活得很80,甚至70后。

  “不过大部分的90后还是有一定的群体特征,一方面是,精神上受日本动漫和美剧的影响,然后大家就更加open一点,另外,因为成长的家庭环境比较好,所以就没有特别苦的时候,所以就是追求理想的比较多。”

  出生在互联网里

高阳 开发者问答社区SegmentFault联合创始人兼CEO高阳 开发者问答社区SegmentFault联合创始人兼CEO

  生于1990年5月,大学只待过三个月退学,先后混迹于校内网、社交游戏公司及PE/VC公司。2012年6月跟几个Geek男联合创办了技术问答社区SegmentFault。

  1990年出生的高阳,喜欢穿一件黑色T恤,上面写着“NeverStopCodingEvenSegmentFault”,而“SegmentFault”是编程语言,意思是段故障。他为自己贴了三个标签:“丧心病狂的90后”、“退学党”、“偏执狂”。

  去年11月,高阳把自己的公司从一个三居室的公寓,搬到了一栋三层的别墅里。走进这家公司,难免会让人感到有点失望,原本以为的,类似谷歌公司新奇有趣的极客聚居地,看起来和普通居民住宅没什么两样,甚至更加简陋。

  如果不是推门而入的两块印有“SegmentFault创造属于开发者的时代”和“全球黑客马拉松”的展牌,很难想象这里聚集了一群热衷编程的极客—他们开发并维护着中国第一个中文开发者的问答社区,通俗点说,类似于一个IT版的知乎。

  SegmenFault现在就是一个程序员们混迹的网络聚集地,为这些人才搭建一个更专业的平台。SegmentFault开始被程序员们关注是在2012年,高阳和他的三个朋友复制国外“黑客马拉松”的模式,在世界末日前一周举办了一场线下技术交流活动。

  那次活动的成功远远超出高阳的预期,原定一百人的会场全部坐满,还有很多程序员专门从郑州、青岛赶来。现在高阳办公室的墙壁上还贴着那次活动的照片。

  高阳还在网络上组织了一个“丧心病狂的90后小组”,组里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创业,六十多人的项目加起来,可能超过了五亿人民币。

  高阳从小在山东滨州的农村长大,所以他很明显地感受到:“城市里的小孩比农村小孩更容易接触到很多资讯,他们会弹吉他,而我连吉他是什么都不知道,感觉弱爆了。”这种落差感一直持续到高阳接触到互联网以后。

  于是他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了互联网,“通过这样一个机器,你可以看到另一个城市的人在过什么样的生活,这带给了我反思。”

  高阳在网上很快结实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当他在网上发布一条状态希望去北京找一份工作的时候,正在创业的MagnetjoyCEO郭启睿给他留言,“到我这儿来吧。”

  这家社交游戏开发公司的成长速度让高阳第一次意识到创业可能带来的数量级成功,没多久公司的流水收入超过一亿人民币。

  高阳将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便利,“我大部分工作机会都是通过网络认识然后获得的,包括我的原始人脉积累都不是朋友介绍之类,比如带我进入北京互联网圈子的郭启睿是我的网友。”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有几个关键节点,从早期提供上网服务接入的瀛海威开始,1997年第一个拿到风险投资的搜狐诞生;1998年腾讯网易诞生;1999年阿里巴巴(滚动资讯)和新浪诞生;同年将线下和线上连接的携程诞生;2000年搜索引擎百度诞生。

  而像高阳一样199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人正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开始发育的初创时期成长起来的黄金一代。

  1990年出生的姚欣宇也是如此,他从五六岁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电脑,高中毕业之后他没有选择上大学,而是租了个房子,养了条狗,自己学习研究编程,19岁时他接过了ShanghaiLinuxUserGroup负责人的棒子,给热爱编程的人组织线下沙龙,管理线上论坛。

  22岁时,因为自己在编程界名声颇高,被很多高校请去演讲或者是参加活动。演讲期间,他发现这些全国排名前十的学校,IT专业的很多学生很迷茫,不知道去哪里学编程,而另一方面,企业家找不到真正的IT人才,于是姚欣宇萌发了做IT教育的想法。

  在2012年底,姚欣宇创立了Gitcafe。Café代表工程师的文化。程序员喜欢聚在咖啡馆里面,写写代码聊聊天,有很多不错的产品都是在咖啡馆里诞生的。Gitcafe就是想做成一个工程师聚集在一起,分享项目、代码,交流好的idea的地方,最终让这样一个社区形成教育社区,让有经验的人去带新的人。

  姚欣宇把它称为“少年宫2.0”,他的终极目标是打造全球IT教育ecosystem。

  互联网的普及意味着信息的平等性,以及它的传播速度要比以前快很多。这就意味着,90后这代人接触信息的量就比以前的人要庞大很多。如果个人有兴趣的话,甚至是小学时代,去互联网上看一些知识体系比较庞大的网站,可以快速获得很多信息。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体系没有教学生很大的一个东西就是,有很多东西你是得不到结果的,中国的文化是,一定要有一个结果。”姚欣宇说:“所以国外一些科学家是会做一些非常疯狂的事,我们的文化是无法理解的。有一个科学家做一个实验可以做四十年,他研究类似于液体的膏油之类的,看它会不会滴下来,他真的花了四十年去论证这件事会不会发生。”

  “上一代智商情商高的人可能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你硬要我说作为90后区别于七八十年代的一个我认为非常大的区别,是我们这一代出全球性的顶尖的互联网企业的几率比较大。”姚欣宇说。

  锐波科技的创始人孙宇晨非常庆幸自己早年迷上了互联网,“在互联网诞生初期,社会舆论对互联网是非常歧视的,任何人把精力放在互联网上都叫不务正业,网瘾少年,然后电击。”

  “虽然现在也还有这种非常愚昧的思想,但是都是在三四线的城市。其实玩网游是很提高智商的,并不一定是木讷的那种人,因为我后来发现人际关系交往就是两种形态,有的人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交往能力很强,有的人是本来就很内向的人,反而网络还给他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

  孙宇晨在五岁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当时的电脑开机画面就是一个地球。孙宇晨觉得上网就好像海底潜水,突然发现了另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电脑对于90后来说是一出生就有的东西,但对于80后来说,是一个需要学习的东西,是一项生存技能。孙宇晨在8岁以后基本都不跟电视沾边了,也就在那段时间,他申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电子邮箱。

  他觉得这个东西太神奇了,也不容易被父母看到。后来孙宇晨初中早恋,他女朋友就经常写信到他的邮箱,比起80后流行的情书小纸条来,要保险得多。

  为这个世界去中心化

孙宇晨   Ripple Labs中国区负责人/锐博汇通创始人兼CEO孙宇晨   Ripple Labs中国区负责人/锐博汇通创始人兼CEO

  生于1990年7月,曾成功创办跨国互联网媒体公司,并具有中美媒体丰富经验。拥有美国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学士学位。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 尹桑郭列90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