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第34次调查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4年07月21日 11:09   新浪科技    收藏本文     

  一、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4年上半年网民对网络应用的使用更为深入。交流沟通类应用中,即时通信使用率继续攀升,第一大网络应用的地位更为稳固。微博客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整个市场呈现出集中化趋势。社交类网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移动社交逐渐向单一应用聚合。移动商务类应用在移动支付的拉动下,正历经跨越式发展,在网络应用中地位愈发重要,手机网上支付、手机网络购物、手机网上银行和手机旅行预定应用的网民规模半年增长速度均超过40%,带动整体互联网商务类应用增长。休闲类娱乐应用中,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音乐使用率保持快速增长,在2013年整体发展下行的背景下,网络游戏、网络音乐2014年上半年出现回暖,使用率基本恢复到2012年底水平。信息获取类应用发展较为平稳,但手机搜索引擎随着各大品牌手机搜索APP的推出、手机浏览器等多渠道推广及各类应用的用户导流,用户规模在保持高位情况下依然增长强劲。互联网金融类应用第一次纳入调查,互联网理财产品仅在一年时间内,使用率超过10%。

  手机支付带动商务类应用高速增长

  2014年上半年,手机支付成为网络应用发展的最大亮点,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达63.4%,使用率由2013年底25.1%增至38.9%。移动支付打通各种商务应用,带动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旅游预订等商务类应用快速增长。相比2013年底,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旅行预订网民规模增长率分别达到42.0%、25.5%、65.4%,商务类应用在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重要。

  手机游戏带动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

  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68亿,使用率从2013年底的54.7%升至58.2%,使用率基本恢复至2012年底水平。手机游戏使用率为47.8%,增长4.7个百分点,规模增长3648万,是游戏用户增长的主要动力。

  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增长

  互联网的便捷性打通资金链条,降低了理财品管理及运营成本。互联网的长尾效应聚合个人用户零散资金,既提高了互联网理财运营商在商业谈判中的地位,也使个人零散资金获得更高的收益回报。互联网理财产品推出仅一年时间内,用户规模达到6383万,使用率达10.1%。

  社交网站 使用率延续下滑趋势

  2014年上半年,我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为2.57亿,较2013年底减少2047万,网民中社交网站使用率为40.7%,比去年年底下降4.3个百分点,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持续下滑。近几年,社交类应用更新迅速,对社交网站用户产生较大分流。

表5 2013.12-2014.6中国网民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

11

表6 2013.12-2014.6中国网民各类手机网络应用的使用率

12

  二、信息获取类应用发展

  1.搜索引擎

  截至2014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5.07亿,使用率为80.3%,用户规模较2013年12月增长1783万人,增长率为3.6%。与此同时,手机搜索用户数达4.06亿,使用率达到77.0%,用户规模较2013年12月增长4080万人,增长率为11.2%。手机搜索用户规模增长迅速,手机搜索已经超过手机新闻,成为除手机即时通信以外的第二大手机应用。

  2014年上半年,搜索引擎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企业基于“语义搜索”与“知识图谱”技术,整合社交、视频、旅游、软件应用下载等多类信息,开发上线新的搜索产品,提高搜索精准性,优化用户体验。同时,搜索企业不断拓展流量渠道:一方面,通过与应用分发平台、社交网站、团购等多领域内互联网服务企业的合作、投资或并购,丰富流量来源和搜索产品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企业纷纷推出独立搜索APP争夺移动端流量,同时着力发展应用内搜索、创新应用分发模式,通过打破APP之间的信息壁垒、增加APP活跃度、激活长尾应用市场,为用户呈现高度相关的优质内容、提高移动搜索的精准度。搜索引擎在PC端及移动端均形成了以搜索产品为核心,集地图、娱乐、购物、社交、本地生活服务等应用为一体的搜索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和使用黏性。

图 19 2013.12-2014.6搜索/手机搜索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图 19 2013.12-2014.6搜索/手机搜索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三、商务交易类应用发展

  1.网络购物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较2013年底增加2962万人,半年度增长率为9.8%。与2013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2.5%。与此同时,手机购物在移动商务市场发展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05亿,半年度增长率为42%,是网络购物市场整体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4.3倍,手机购物的使用比例由28.9%提升至38.9%。

  2014年上半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商务部等相关部门联合企业加大力度整顿市场、打击假货,使网络诚信环境得到改善;其二,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加强对消费者的保障力度;其三,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推出预约配送和当日送达等服务提升物流效率,物流服务比拼升级到配送时间的精准度;其四,企业大力推广移动端购物,移动端便捷的支付功能和比PC端更大的优惠幅度推动移动端购物的快速发展;最后,企业基于大数据应用推出C2B定制化创新模式,更好的匹配了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精准销售。

图 20 2013.12-2014.6网络购物/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图 20 2013.12-2014.6网络购物/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2.团购

  截至2014年6月,我国团购用户规模达到1.48亿,较2013年底增加760万人,半年度增长率5.4%。与2013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团购的比例从22.8%提升至23.5%。相比整体团购市场,手机团购发展更为迅速。手机团购用户规模达到1.02亿,半年度增长率为25.5%,手机团购的使用比例由16.3%提升至19.4%。

  2014年上半年,团购网站用户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趋于稳健发展态势。团购用户增长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团购行业整体市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经历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后集中度达到较高水平,前五名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二,企业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主要表现为:团购消费限制减少,消费方式更加丰富,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下单-付款-消费”同步的“即时服务模式”。其三,团购成为本地生活类服务企业常规的促销方式之一,迎合了大众“物超所值”的消费心态,促使用户形成优先查找团购活动的消费习惯。其四,互联网巨头注资专业团购网站以及电商平台与专业团购网站的竞争会促使团购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吸引更多的网民使用团购服务。

 图 21 2013.12-2014.6团购/手机团购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图 21 2013.12-2014.6团购/手机团购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3.网上支付

  截至2014年6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2.92亿,较2013年底增加3208万人,半年度增长率12.3%。与2013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42.1%提升至46.2%。与此同时,手机支付增长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05亿,半年度增长率为63.4%,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25.1%提升至38.9%。

  网上支付是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务类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网上支付打通各种商务类应用,进入高速发展通道。网络购物、在线旅行预订等互联网商务类应用快速增长的联动效应推动网上支付发展。第二,移动端支付迅猛发展,对线下支付产生较强的替代效应。移动网上支付与消费者生活紧密结合拓展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数据服务(如账单功能),在企业“现金补贴”、“折扣优惠”、“高收益率”等大力推广举措下,带动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迅速增长。如打车软件、生活类缴费、基于支付工具应用的大众理财产品、高考查分等。第三,支付工具安全环境和安全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为用户使用提供了更完善的支持和保障。

图 22 2013.12-2014.6网上支付/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图 22 2013.12-2014.6网上支付/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4.互联网理财

  进入2014年互联网金融爆发出强劲成长力,众筹商业模式媒体频频报道,被更多大众认知,P2P网贷从业企业规模超过千家,尤其互联网理财产品,发展仅数月间销售达到万亿规模,因此本次调查加入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网民参与度最高的理财产品内容。截至2014年6月,我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规模为6383万,使用率为10.1%。

上一页12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 CNNIC调查报告互联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