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硅谷:美食、创业与思乡

2014年07月08日 07:21   新浪科技    收藏本文     

  新浪科技 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美食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无论来自什么国家,身处什么环境,说着什么语言,信仰什么宗教,对美食的热爱都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

  硅谷的民众同样如此。来自各个地区和国家的人们来到这里,抱着科技改变众生、成就伟大产品的信念与激情,在这里追逐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

  在创业者们奋斗的历程中,同样也不会缺少美食的相伴;或许在日夜艰辛的日子里,对食物的要求会有所妥协;但在他们的心中,同样都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美食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硅谷所在的加州湾区,是美国经济最为富裕,也是人口最为多元的地区。这里的人们既能享受到美国本地的餐馆与食品,也可以找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国地道美食。在硅谷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美食同样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

  创业基站——咖啡馆

  如果以广义概念来衡量,咖啡也是美食文化之一,而且是西方美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元素。散布硅谷地区的诸多咖啡馆,包括星巴克和Peet’s等连锁咖啡店,已经成为硅谷民众日常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场所。

  为了梦想早起工作的硅谷人们,大多没有时间在家准备与享用营养的早餐,也没有时间去餐厅消费一顿丰盛的早餐。对他们来说,每天必须的早餐能量大多是在麦当劳或者咖啡馆获取的。

  每天早晨,硅谷的咖啡馆都会排起长队。一个香甜可口的牛角面包,一杯香气四溢的热咖啡,再加上一个香蕉或者苹果,这就是硅谷人最常吃的简单早餐,也足以为硅谷人提供一上午工作的能量。

  对健康生活拥有更多追求的科技大亨们,则会有自己的早餐食谱。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的早餐只是两个白水煮鸡蛋。乔布斯的早餐则由各种新鲜水果组成。但即便是以挑剔苛刻著称的乔布斯,也会出现在Palo Alto家附近的咖啡馆吃早餐。

  咖啡馆为硅谷人提供的并不只是能量,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的重要场所。除了提供一个免费上网的工作场所,咖啡馆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馆,成为了硅谷约见面聊业务的首选之地。在硅谷的咖啡馆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自拿着杯咖啡,坐在咖啡馆内或门口侃侃而谈的人们。

  创业者们会在这里约见投资人或是媒体记者,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与理念;码农们也会在这里切磋交流,讨论彼此遇到的项目挑战。或许你身边拿着咖啡不起眼的聊天者,就是未来的乔布斯或者扎克伯格。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硅谷没有咖啡馆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基站,更不会成为引领全球的科技圣地。此外,咖啡馆也是Square等最新支付手段最先采用的地方。

  如果要感受硅谷的咖啡馆创业文化,最好的地点就是Palo Alto的大学路(University Ave)附近。这里是斯坦福大学的前厅,也是硅谷创业公司最为密集的地区。知名风投家保罗·格拉汉姆(Paul Graham)曾经说,这里的咖啡馆是硅谷最为热闹的社交中心,也是创业者与投资者最常约见的地方。

  要分清交谈中的创业者与投资者角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着装与坐姿。创业者们通常穿着随意,在谈话中扮演主要角色,他们会身体前倾,呈现出一种自信但渴求的状态。而投资者一般着装会略正式,偶尔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问题,以一种后仰的姿态坐在椅子上,体现出一种严肃审视的状态。

  传奇餐馆——Buck's

  在硅谷的创投生态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并不只是咖啡馆,还有更加正式的餐馆。咖啡馆通常只是随意闲暇的活动场所,而要正式约谈与见面,通常则会选择更有口福的各种美食餐馆。这些餐馆也见证了硅谷的科技历史,成就了数以千计的创业传奇。

  如果说Palo Alto是硅谷创业者的胜地,那么Menlo Park就是硅谷投资者的核心。这个硅谷中部的小城市,北边沿海是Facebook的巨大园区,南侧依山的地区是硅谷风投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最为知名的被称为“VC一条街”的沙丘路(Sand Hill Rd)。

  沙丘路只有几公里长,两旁等建筑也平淡无奇,外来人根本看不出这里集聚的巨大能量。这里是美国商业地产租金最贵的地区,折合成人民币每平米要7800元,而且供不应求。这里集聚着红杉资本、KPCB等数十家最有实力的知名风投公司,汇聚着美国超过六成的风险资本。

  Buck’s正是因为沙丘路才成为硅谷最为传奇的餐馆,这里成就与见证了一段又一段的硅谷创业神话。 这家外表毫不起眼的西餐馆由于距离沙丘路仅有十分钟车程,成为风投人士最热门的活动之地。这里的营业时间从早7点到晚9点,每天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到享受美食的风投人士,看到他们与投资者的一轮轮会谈。

  网景、雅虎、Paypal、谷歌、Tesla,一家又一家的传奇公司;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在Buck's获得风投资金,从而开始书写自己的辉煌。杨致远从这里拿到了红杉资本的100万美元创办雅虎,马克·安德森(Mark Andreeseen)在这里融得了网景的资金,Tesla的伊隆·穆斯克(Elon Musk)更是在这里连续创办了Paypal和Tesla。

  Buck’s最大的传奇之处就是这里的食客,几乎所有的硅谷传奇人物,都曾经来过这家已有数十年历史的餐厅。或许唯一的例外是乔布斯,Buck’s的老板曾经是一名建筑师,因为无法达到乔布斯的苛刻要求而影响了两人的关系。

  因为Buck’s在硅谷的传奇地位,这里也成为来硅谷朝圣的游客必经之地。这家餐馆虽然外部装修寒掺,但内部却拥有丰富精美的各种收藏品,包括飞机与汽车模型、刀具、照片甚至动物标本,这些都是老板游历各国与多年收藏的纪念品。

  此外,对于吃货来说,Buck’s的法国吐司与蟹肉沙拉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美食。如果在这里吃一顿早中餐Brunch,没有什么比点缀着新鲜草莓或蓝莓,淋上甜美枫糖与奶油的吐司及烤派更加诱人。相对于餐馆的传奇色彩,Buck’s的食物也算平价,按照早餐或正餐的不同,人均在30-50美元不等。

  此外,Palo Alto的Mayfield Bakery & Cafe也是风投与创业者最常去的餐厅。这里的食物选择更加多元与精致,海鲜奶油汤(Chowder)是不可错过的美味;而不到4美元的各种咖啡更是香气四溢,连咖啡上的拉花都是格外精美。

  东方迷恋——寿司馆

  众所周知,苹果传奇创始人乔布斯是一位只吃鱼肉与鸡蛋的素食者,他对自己的饮食选择极为苛刻,会因为食物不达自己要求大发雷霆。按照《乔布斯传》的记载,乔布斯常去自家附近的四季酒店约见朋友,这家酒店的餐馆以贴心服务态度而著称。乔布斯曾连续三次要求更换自己的果汁,因为他感觉这不是鲜榨的,而四季酒店每次都会耐心满足乔布斯。

  不过,即便是极其缺乏耐心的乔布斯,也有变成馋嘴吃货,从而乖乖排队的时候。让乔布斯无法自已的美食,就是日本寿司料理馆。乔布斯痴迷于神秘的日本文化,向往着日本禅宗文化,推崇简约的日式设计风,也倾心于精致美味的日本料理。只有在吃寿司时,乔布斯才会变成一个和普通人一样的吃货。

  除了在赴日本旅行时品尝最为地道的寿司,乔布斯也常去Palo Alto家附近的几家知名日料馆。Palo Alto的阵匠寿司(Jin Sho)是他最常光顾的食府之一,而另外一家日料Kaygetsu更是成为了乔布斯宴请的必选之所。乔布斯不仅在这家餐馆庆祝自己生日,带着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在这里吃饭,甚至连苹果董事例会都曾经移到这里边吃边聊。

  乔布斯对Kaygetsu的喜好超过了一切,最常点的料理是金枪鱼寿司和天妇罗虾。他不仅自己常来光顾,还与这家日料店的主厨成为了挚友。在他2011年去世前,Kaygetsu的主厨Toshi Sakumo决定关门歇业,得知消息的乔布斯则为他提供了一份新工作:苹果员工餐厅的日料主厨。曾经的乔布斯最爱厨师,如今则为苹果的员工奉献着美味的寿司。

  迷恋寿司的科技传奇人物并不只有乔布斯,他的好友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也是寿司爱好者。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尤其喜欢Palo Alto的富贵寿司(Fuki Sushi )。这家寿司店是扎克伯格婚礼的食物提供商,也是他日常午餐的最常选择。和乔布斯一样,扎克伯格也把自己最喜欢的寿司店引入了公司食堂。

  与Facebook员工食堂一条街上的诸多免费餐馆不同,富贵寿司并不是由Facebook运营的,因此需要自费享用,人均在40美元左右。但Facebook的媒体活动上,却总是为记者们提供免费的富贵寿司。相对于其他科技公司活动上的简单沙拉与冰冷三明治,Facebook的这个小善意总是很容易获得媒体的好感。

  免费午餐——福利贴

  福利午餐也是硅谷各大科技公司的一大文化象征。谷歌、苹果、英特尔、Facebook等主要科技巨头都设置了公司食堂,提供完全免费或者补贴价格的美味、营养与多元美食,以期留住自己员工的胃和心,从而更好地为公司做出贡献。

  在公司食堂这方面,谷歌、Facebook、Linkedin等新兴的互联网公司明显更加体贴和善解人意。这些互联网巨头不仅拨出高额经费兴建了公司食堂,为员工提供完全免费的一日三餐,还聘请知名的厨师与美食专家来掌厨,带来更加美味而健康的食物选择。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司的食堂还对外来人口开放,只要由谷歌或Facebook的员工带入,他们的任何亲友都可以免费享受这些公司的美食。

  相对于谷歌与Facebook的巨额营收与估值,这些食堂的免费美食只是微不足道的开销。这些福利美食不仅带来了更高的工作效率(员工不需要外出就餐),用相对较小的代价换得了员工的爱戴,更为自己在硅谷打响了人才争夺战的品牌推广。

  人才是硅谷科技公司追逐的目标,码农们的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对每年收入几十万美元的资深码农们来说,他们可能并不在乎每天吃饭花多少钱,但就在公司内部的、美味健康的免费午餐,无疑让他们省去了很多精力与选择烦恼。带朋友来公司享受美食,也是体现自己公司实力的一种象征。

  Mountain View的谷歌总部食堂享有“全球最牛公司食堂”的美誉,这里拥有100多名专业厨师,提供中餐、日餐、沙拉、印度菜、墨西哥菜、意大利披萨、南美烤肉、各式甜品等诸多品种的美食,足以满足从素食者到饕餮吃货的所有食客。谷歌食堂的厨师全部都是高薪挖自于各大星级餐馆,他们拥有资深从业经验以及丰富的营养知识。谷歌每年为公司食堂投入近亿美元的经费,不惜血本地打造出了硅谷最顶级公司食堂,也令自己连续数年成为员工心目中的“美国最佳雇主”。

  扎克伯格将谷歌视为竞争对手,而Facebook的公司食堂相比起谷歌也毫不逊色。在Facebook办公园区的建筑群中间,隐藏着一条包括近十家餐馆的美食街。Facebook的员工每天只需推开自己的办公室门,就可以在加州灿烂的阳光下享受美食,每逢周五下午还可以无尽痛饮啤酒。和普通员工一样,扎克伯格等Facebook高管们也在这些食堂就餐,坐在员工旁边边吃边聊。

  除了富贵寿司这样外来餐馆,其他的所有Facebook自营餐馆都是完全免费,这其中包括了中国拉面、西方快餐、素食沙拉、木炭烤肉、墨西哥菜、甜品冰淇淋等各种各样的美味。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甚至还有油条包子这样的中式早点。硅谷几乎没有中餐馆会在上午营业,甚至要到周末才会提供油条包子,Facebook的这一待遇对数量众多又不习惯西式早餐的中国码农来说简直是良心福利。

  如果码农们愿意,他们甚至可以从早饭到晚饭完全依赖于公司的免费食堂;对于总是发愁吃什么的单身码农们来说,这一点显得格外有吸引力。而他们每天长时间停留在公司工作,对于谷歌和Facebook来说则是巨大的回报。

  像Pinterest等诸多硅谷小科技公司,虽然无法像谷歌和Facebook那样耗费巨资打造食堂,但也通过外部承包商为自己员工提供免费的多元午餐选择。当然,在这些新兴创业公司工作的码农们都是为了前景与股份而来,并不会过于在意短期的一点饮食待遇。

  而没有免费午餐的硅谷人,则需要每天中午开车到附近解决午餐问题。在Mountain View市中心的Castro街,街道的两旁都是各式餐馆,到了中午时分总是人满为患。在生活成本日益上涨的硅谷,吃一顿工作餐加上小费也得需要10多美元的开销。

  硅谷集中着来自全球的科技人才,加州是美国最为多元化的地区,因此这里也聚集着来自各国的美食餐馆。除了精致美味的日料馆,硅谷随处可见的餐馆还有美国热狗、韩国烤肉与豆腐、越南米线、泰国餐馆、印度咖喱、意大利披萨、美国牛排店以及高档法国餐厅。价格从廉到贵,美食从简到繁,各人都能寻找到自己的爱好。

  哪里有需求缺口,哪里就有创业机遇。精明的创业者也看到了食物外卖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创办了Sprig、Spoonrocket、Postmates、Grubhub等快餐外卖公司,以廉价快速的方式为硅谷供应营养美味的食物(10美元左右)。这些公司也获得了风投的认可和支持。Grubhub已经上市,Postmates获得了1600万美元的融资以扩张市场。

  思乡情节——中餐馆

  作为世界三大美食大国,传统中餐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的民族骄傲所在。无论出国生活多久,是否融入当地社会,海外中国人最不可忘却的就是来自故乡的美食。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着“中国胃”,这种对中餐的依恋,也融入了浓浓的思乡情。

  即便是最为丰盛的Facebook食堂,这里点中国员工也有着小小的遗憾。“我只喜欢吃中餐,Facebook那么多各国食物和我没有太大关系,只遗憾公司的中餐水平还是太一般了”。而谷歌食堂偶尔提供中国牛肉面的时候,中国码农们也会兴奋地排起长队。

  旧金山湾区本是美国华人最为聚集的地区,历代新老移民都把旧金山、洛杉矶与纽约视为首选地区,因此湾区也是美国中餐馆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从旧金山一路往南到San Jose,硅谷几乎大小城市都可以找到数量众多的中餐馆,既有说粤语的老移民青睐的粤菜馆,也有说普通话的新移民最爱的大陆餐馆,尤其以川菜与湘菜居多。

  在这里想吃广式早茶可以选择福临门,想吃火锅可以选择小肥羊,想吃川菜可以选择御食园,想吃湘菜可以选择韶山冲,想吃山西面食可以选择三好拉面,想吃北京菜可以选择京味轩,想吃东北菜可以选择关东风情,想吃上海菜可以去乔家栅,想吃烧烤可以选择杨师傅烧烤。

  只要不是过于挑剔,来自中国各地的码农们总是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食物。相对于纽约和洛杉矶,湾区的中餐并不算便宜,人均支出也在30-50美元不等。一串羊肉串要2美元,一杯老北京酸奶要4美元,一份凉皮和肉夹馍要5美元,一碗羊肉泡馍要12美元。但有的吃,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即便湾区是美国中餐馆最多、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堪称中国吃货的理想生活地区。但比起国内的各种地道美食,这里的中餐馆似乎总是欠缺一点点家乡的味道,或许是味道改良,也许食材不同,又抑或是水土问题。总之,湾区的中国新移民们心里都有一个挥不去的家乡美食情节。

  每次有人回国休假,身边的中国朋友总是会报以羡慕的眼光,“真好,又可以回去吃喝腐败了”。这里的中国新移民们以码农居多,他们总是在网上一集集追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看着电视画面脑补曾经熟悉的味道,有能力的会购买食材自己动手,没有能力的只能咽着口水憧憬下次回国满足心愿。

  而且,硅谷的中国美食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缺憾。兰州拉面、过桥米线、广西螺蛳粉、杭州小笼包、湖北热干面,这些最有地方特色和家乡记忆的美食,在美国几乎是凤毛麟角,在湾区更是绝迹。由于食品监管的要求,在美国喝上北京豆汁几乎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相对于美国其他地区的中国人,湾区的中国人依然有着令人羡慕的口福。一位杜克大学(位于美国东部的北卡罗来纳州,是库克母校)的中国留学生,来到硅谷之后看着密集繁多的中餐馆,忍不住眼中泪光闪闪,“这么多好吃的,我们那边……”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