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问题”还需市场解决

2014年02月28日 01:29   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张亦文

  树大招风的余额宝,成了当下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有传闻称,有组织建议将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此方案成为现实,对于如火如荼的互联网货币基金来说,不仅会影响其收益率,还会影响到流动性。最终将对余额宝造成巨大冲击。然而,在利率非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下,余额宝的较高协议存款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即使将其简单地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根据基金2013年四季报显示,目前大部分互联网货币基金八九成以上资产均投资于收益率较高的协议存款。其中,天弘基金2013年四季报显示,在2013年底基金资产组合中,92.21%的资产被买入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买入债券资产仅为6.7%。据了解,在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中,选择投资协议存款与货币市场资金收益率较高有关。

  吸引基金买入协议存款的,毫无疑问是较高的收益率,货币基金通过集纳众多小额资金,组团购买协议存款获取高收益。如果按照一般性存款管理,银行或许只能给予余额宝们活期存款利率,余额宝的收益率必将大大下降,收益率大幅下降后的余额宝们,肯定会遭到投资者的赎回。为了抬高收益率,余额宝们不得不提高债券投资比例。而这毫无疑问将影响到基金的流动性,大幅增加基金垫资成本,甚至导致基金亏损。

  不过,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将余额宝们纳入银行一般性存款管理,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举。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表示,协议存款利率是完全市场化的,是各机构之间互相议价,得到市场化的价格。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目前能有6%这么高的收益,也是银行在议价过程中愿意给出这么高的协议存款利率,因为银行愿意要这个钱。感受到压力的银行,解决办法只能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并且提高银行自身的产品创新能力,利用互联网手段,做一些类余额宝的创新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的利率非市场化环境中,余额宝不过是在一个利差较大的环境中,让小额资金享受到了此前根本无法获得的利率,而这个利率就是市场真实的实际利率水平,但此前他们无法享受得到。如果简单地将其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通过制度强行按下余额宝高利率的“葫芦”,而在巨大的利益空间下,另一个“瓢”注定会变通而生,制度就有可能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窘境。此外,银行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为了争夺资金,也可能使将余额宝们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的机制成为一纸空文。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意见反馈 值班电话:010-62675595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