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展望2014:移动化、国际化

2014年02月19日 16:45   新浪科技 微博   
互联网行业展望2014:移动化、国际化互联网行业展望2014:移动化、国际化

  新浪科技讯 2月19日下午消息,在昨日召开的新浪科技“2013年度风云榜”颁奖盛典上,袁莉、姚劲波、李明远、徐小平展开高峰对话,探讨了2014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移动化、国际化将成为主流。

新浪科技2013年度风云榜 高峰论坛 媒体来源:新浪科技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题:《展望2014:移动化、国际化》

  主持人:《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总编辑袁莉

  嘉宾:姚劲波、李明远、徐小平

  袁莉:大家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被叫来主持这个环节,因为我并不是科技界的人,我以前报道过科技企业。但是我觉得中国互联网现在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时期,巨头非常的厉害,但是又有很多小的公司。我想问在互联网人数增长在放慢的情况下,中国互联网接下来能够怎么继续增长?

  徐小平:你们两个先说吧,袁莉说她不知道来主持这个节目,我知道我为什么坐在这里,因为让我来坐在这个论坛上,我说我不懂这些东西,还是他们两位真正的专家。但是他们说你会搞笑,所以就让我坐在这儿活跃气氛,我在这儿背稿。

  袁莉:李明远要不然你来说,你在做云计算和移动。

  李明远:对,我其实刚才也讲到,过去互联网公司倾向于说我自己做个产品。大家其实也看到了,这样的话你的时间和精力总是要聚焦,每个公司可做的事情还是非常有限。今天我看到其实包括百度在内,所有的公司都开始拥抱互联网的时候,互联网公司自身已经在思考说我以后做什么,所以说从百度的选择来说,我要做平台,我要做开放,我能够帮助别人使用百度技术去做。

  第二,你刚才也提到说是不是网民的增长已经曲线没有以前那么陡。从我们角度来看,其实互联网在整合人们生活上已经是加速化的发展。第一,你看到移动起来以后,整个人上网时长大大增长,过去用一个电脑上网拨一个号或者用WiFi接入一下。现在你用手机你都不存在上不上网,你的生活每天都在网上,你是在网的状态,大家对网络依存度是越来越高。我觉得要求其实也越来越大,这就是我觉得很多公司在这里头去做的,过去互联网我认为解决最大的便利是信息的互联网化,信息的数据化。今天我们看到服务正在全面的变成互联网化,我以上在网上搜索信息做一个决定,最后把这个事办了我还得是去线下。你看到今年汽车之家能够在网上卖这么多的汽车,像特斯拉我没有任何的经销商,你要买特斯拉就上我的网站预订,整个服务流全面互联网化,我觉得这其实互联网整合我们生活,进入我们生活真是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这里面的空间会更大。

  姚劲波:我们看到网民增长确实放缓,包括像PC的流量增长不像原来,原来58一两年前基本上每年都是翻倍的增长。但是有很多领域还是在高速增长,比如说移动互联网,我出来之前刚刚看了一个数,今年大年十六、大年十七,跟去年正月十六、十七比,PC加上移动互联网还是非常高的,移动互联网我认为虽然用户已经很多,用户使用频次包括使用时长,包括用的深度可能跟PC比还是有很大增长空间,不管绝对量还是使用频次还是会增长,作为一个公司没有推卸,永远要把你的企业带到更快的车道去,现在整个58今年在移动上面可能有比较大的动作,我们希望用户在移动上面用58同城体验不是说和PC一样,而是好于PC,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你跳出互联网来看,整个用户和商户,生活服务和互联网的结合可能还是刚刚开始,可能未来十年可以走,才能形成闭环、标准化,用户在网上不仅完成信息查询,完成预订,甚至完成购买,这个过程还有十年过程可以走。所以我自己至少在我们这个产业,我看不到放缓的趋势。

  徐小平:我们投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新东方一个老师,把四六级课程用最好的老师就在手机上做,定价是49块钱下载,很贵了。我说为什么定价49块钱,他说100个大学生里面,每个人都考四六级,但是大概20、30个人会上新东方学而思这种培训的学校交个几千块。剩下的人怎么办呢?起码要买两本四六级准备的书,这两本书应该是40、50块钱左右,他就定价45块钱,每做一个讲座,1000人的讲座,会有800个人买他的课,当场就买了,效果不错,这些人再也不用来北京或者去上海上培训班,来回路上花几个小时,零碎的时间、零碎的钱通过手机、无线互联网解决学习的问题,讲讲这个小小的体验。这个领域增速不是问题,深度的使用真正得到的好处才是这个东西无线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福利。

  袁莉:谢谢,还有一个我们注意到的就是中国科技企业在现在到国外去进行并购,前一阵子联想和腾讯大家都在做这个事情。我想问从你们角度来说,中国互联网现在科技企业出去是不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另一方面从硅谷那边来看,我经常跟我们同事说,中国很多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比美国那边产品做的好,硅谷那边是不是有什么可以向中关村来学习的一些东西。

  姚劲波:我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58在中国14亿人还等着我们服务,他们的生活还很不简单,很不美好,至少未来几年58还是非常专注服务中国的用户。当然我个人也好,我们企业高管也好,经常走到国外去交流访问,更多的是去看一下新的可以学习的机会,拿到中国来的机会,或者引进一些人,或者是感受一下那边的氛围。回过头跳过来看,没看到中国企业尤其互联网企业在全球能够成功,我们户保持关注,对我们来讲还是更多学习欧美国家新的方向和新的人才。

  袁莉:我补一句,58和craigslist其实很相似的产品,你觉得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做的好?

  姚劲波:表面上看58和craigslist是一样的,我们最开始成立主要借鉴craigslist。很快我就发现完全学它是行不通,如果现在公平的讲,跳出来我跟Craig Newmark坐在一起,他能够向我学的,远远多于我能够向他学的。在中国我们是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里面,craigslist在美国是唯一的。在竞争环境里面逼着你超乎用户想象的事情,比如说在用户体验的保障,我们做各个服务的深度,在盈利模式上面可能我们都是在全球来说第一个实现,有机会跟他坐在一起,我们真的可以探索一下。

  李明远:从我们角度百度去年也在海外做了几个并购,为什么我们看到说,一个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时机看上去到了,第二个,你有实力出去并购。首先归根到底是看市场在哪儿?PC互联网时代咱们中国一开始市场就开始落在美国后面,你的上网的基础设施,你的网民数量,其实是不如美国人多,不如美国同样的条件好,所以美国他有土壤和市场去促使他做这个创新,所以咱们从他那儿拿了人家比较验证成功商业模式,到中国来再来复制。但是移动其实中国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先天优势就是非常快就超越了美国移动上网的人数,第二是基础设施,我相信去过美国的人都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中国运营商服务水平比美国要好,我在曼哈顿这样的地方很难说走五个街区电话不断,网络和中国没得比,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现在移动上网市场更大。反过来出现一个机会,就是说我们去国外买他最先进的技术,然后迅速把这个技术给它市场化,这是我们看到在海外收购要走的一条路,就是先买它的技术,形成工具这样做。第二,因为中国市场更大,情况也更复杂,刚才姚劲波也讲到,你必须要提供更完整的服务,才能赢得市场,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能做比美国企业更深。电商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实际上中国电商服务是远远比美国好很多的,我相信这样的这种企业,我们把这样服务优势慢慢能够可借鉴、可复制再推出去也是有机会,但是这个路确实也很长。

  袁莉:小平很有经验吧,投了好几个企业。

  徐小平:就从创新源泉的角度,硅谷还有着无与伦比强大的优势,所以说我觉得美国人向中国人学习是一个也许刚刚开始,但是中国人向硅谷学习,这种创新的角度,我觉得大有可为,在过去两三年中,我看到中关村和硅谷的距离越来越近,无数的论坛、无数的会议,两者之间已经没有距离了。所以向硅谷学习还是中国创新创业者应该敞开胸怀,谦卑去努力追求的一个东西。比如特斯拉以及无数领域,我发现有一个好的消息,硅谷对中国的企业越来越期待着合作,越来越期待着跟中国这边组成合作伙伴的关系。以我们为例,我们过去两三年去硅谷好多次,几乎是每一个热门的好的创新企业,他们都会愿意来自中国的基金投他们一点钱,他不需要,他们就想有一个中国的概念,中国的机会,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是中国创业者们一个转折点,这样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把硅谷的那种模式、人才、资源这些东西把它给吸收过来,从而继续壮大我们的创新创业的事业。所以我想中国的创业者们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更加深入的去向硅谷去学习。

  袁莉:我还想问一个现在几大巨头这么厉害的时候,可能这个问题小平、劲波可以多说一点,作为初创企业来说,机会还有多少?再一个,加上去美国去上市,现在这个环境,我相信在座一些初创企业创始人会很关心?

  徐小平:再说一下什么问题。

  袁莉:像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这种几大巨头盘踞这么一个时代,初创企业机会是不是还是很有机会?再一个,我创业了以后我去美国这条路现在好不好走?

  徐小平:就从创业机会来说,在座好多新创企业,都是在过去三五年之内,在BAT格局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异军突起,所以说我觉得我对中国创业者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我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否则我们这个基金业不在这里折腾了。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一个历史转折点,就是在3Q大战以后,各个巨头对小企业、中企业开始更友善的对待,并购、注资、合作、开放,这也是中国创业环境竞争所带来的一个优秀的发展趋势。所以从这个角度,无论你是上市还是并购退出也不错。我倒想问李总一个问题,昨天腾讯注资点评以后,网上的语言,不是我说的,说最难受的是百度,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难受或者不难受,是什么原因?

  李明远:花钱最难受,为什么大家要去花钱呢?肯定是感觉到不舒服我才要花这个钱。从我的角度我看到整个格局,过去是互联网是一个平面的竞争,所以你比别人稍微站的高一点,你就看到这个往哪儿布局。今天互联网已经变成立体纵深上面发展,所以大公司未必在纵深能看得多深,你可以看的很远,能占的地方你能占都可以占,还有一些你看不见,未来机会在这儿。今天谁在一个地方圈一块地这个不重要,重要这个根能扎多深,经营的多好。

  徐小平:你们有没有内部想过要跟点评搞点关系?

  李明远:就今天这么激烈的一个竞争格局,我相信市场上每一个公司都会去想说,我还能把地往那儿圈一下,我还能把根往那儿扎一下,你说没想过我觉得不现实,但是最终做这个决定,我想每个公司都还是要从自己优势出发,考虑我把它吸收进来以后,对我会怎么样。

  姚劲波:我觉得创业现在还是一个不错的时机,两个大环境。第一,中国社会在变化,原来我们用PC上网,现在我们用移动,原来我们不依赖互联网,现在我们依赖互联网,就是原来我们父母这一辈不上网,现在我们父母这一辈上网,只要在一个变化环境里面就一定会有机会。因为很多商业它运行的规则、方式因为变化会跟着变化,变化的话,可能老的企业跟不上,新的企业就会有机会,这是大环境。中国社会相比美国,美国的创业集中在TMT、生物科技这种品类里面,中国不只是在TMT,可能在传统产业连锁化,很多传统企业、消费企业做一个品牌都有机会。未来十年还会是中国创业最好的十年,这是第一点。

  第二,现在拿钱相比,因为我两次创业,一次是1999年,一次是2005年做58,原来那会儿拿钱是困难,拿到天使,很多时候融资得把房子卖了,说服老婆把家里钱拿出来才能创业。现在这种环境里面,只要你是一个稍微靠谱一点的人,拿天使几十万、一百万,小平、雷军投几百万、上千万也不是太难的事情。所以说,创业来讲在这点来讲,为创业服务环境跟五年前、十年前好了很多。有这两点对创业来说还是一件好事。

  坏的一点,现在任何一个品类,只要在美国稍微有点苗头被新浪科技报道一下,或者被谁报道一下,在中国会立马出现十个、二十个埋头在哪儿干的,你以为自己在做,当你产品一发布,你发现有五个同样产品都拿着天使轮,有三个拿了A轮,竞争会更加的激烈。

  袁莉:什么样大家都一哄而上,什么样的人最后能成功?

  姚劲波:当年我做58的时候,做分类信息的时候,其实也有2000家同样的公司,明远应该知道。那会儿Web2.0,所有人都在创业,从三大门户出来的,从百度、阿里出来的人,看起来有2000多人跟你竞争,真正有实力跟你争夺的,团队、视野、坚韧的程度、拿到一点钱,聚一个团队的人其实就那么三五个团队,看起来很多人跟你竞争,只要确保你能赢这三五家,那么你就能赢了。

  袁莉:我们时间刚好,谢谢大家。

分享到:
意见反馈 值班电话:010-62675595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