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亿保险版余额宝几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2014年02月15日 03:42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元宵节、情人节双节重合的2月14日,对余额宝的用户们来说,又是一个抢购的节日。此前预告,2月14日上线的收益达7%的余额宝用户专享权益2期(挂钩珠江人寿汇赢1号万能险),222万预约用户10点同时开抢,3.8亿额度3分钟被抢购一空。同日,另一款收益也达7%的余额宝保险理财产品“天安安心盈B款”,虽然宣传极少,2亿元的额度也在几分钟内完售,而该款产品于下午1点紧急追加的3亿额度又是在几分钟内被抢空。

  珠江人寿和天安保险均为小险企,在行业内影响颇小,此次与余额宝牵手合作,再次见证了互联网金融的威力。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以前苦苦依赖银行销售渠道的命运或从此改观。而对于银行来说,余额宝一年7%的收益,正在威胁着银行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地位。

  艾瑞分析师李超分析,余额宝7%收益产品的推出,意味着传统金融机构在活期存款蚂蚁搬家后,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也正被“野蛮人”撬动,“虽然短期内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很难形成冲击,但如果银行还是按部就班地像以前一样不注重客户体验,那么未来就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动摇银行定期储户

  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期限只有一年,在这样一款可以媲美信托收益率的产品面前,你该拿什么来拒绝它?

  找不到理由。所以,当李梦发现春节后支付宝开始预约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的一年期理财产品时,刚刚办理的2万元定存立马转移到了余额宝上,“损失一点利息没啥,毕竟这样的高收益率,现在没有哪家银行能够办到。”

  从2月8日到13日,短短6天,和李梦一样选择的人达到222万,这也使得春节期间一度被微信支付盖过风头的支付宝再次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记者注意到,根据官方的介绍,这款用户专项权益2期的理财产品,挂钩的是珠江人寿的“汇赢1号元宵节特供版”万能险,每份为1000元,每个用户限购2000份,即单个投资者的参与上限为200万元,保本保底。

  尽管来自支付宝方面的回应称,这款产品算不上余额宝的兄弟产品,也称不上所谓二代,更不是传闻中的“定期宝”,但一年期的高收益已然开始动摇了银行定存储户的心,李梦的说法是,“就算是5年期存款放在银行里,利率上浮10%后也只有5.225%,比余额宝的收益还低,如果一年期能有7%的收益,谁会放着不选?”

  其实,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如果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确像马云所称的是对支付宝的一次“珍珠港”偷袭事件,那么保险版“余额宝”则无疑是对银行定期存款的一次“偷袭”。

  “事实上,包括余额宝在内的互联网金融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来说并不足以对银行产生巨大的冲击,但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活期存款,如果接下来市场纷纷推出类似的一年期高收益产品,那么对银行的短期定存必然产生冲击。”2月14日,一家商业银行的李姓理财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这款“余额宝用户专项权益2期”可以说是支付宝在深入理财领域的一次摸底。支付宝方面透露,余额宝面向的是此前没怎么接触过理财的用户,随着他们对理财需求的深入,一些人会愿意损失一定的流动性去换取更高的收益,而元宵节开放购买的这款余额宝用户专享的理财产品就是我们满足用户这些需求的一次小尝试,真正的余额宝的兄弟产品还在后面。

  银行应战无奈技逊一筹

  其实,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深入,传统金融业也早就着手应战。

  2013年7月,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接受采访时直言“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也因此,如何直面挑战与时俱进成为了银行业求变的当务之急。

  其中,“触电”无疑是银行大佬转型“互联网金融”的首选,无论是平安推出的陆金所,还是招商银行的小企业e家、民生银行的民生电商甚至是工商银行的融e购,大佬们都早早打造了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加入这场乱战。

  就在马年春节前夕,几乎各家银行都推出了存款利率上浮的优惠以吸引储户,根据门槛不同最高上浮10%。然而相较余额宝,这样的上浮利率似乎并不吸引人。而春节过后,“保险版”余额宝更是让银行定存收益相形见绌——因为即便是5年期定存也远低于7%的收益率,而长达一年的期限也让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黯然失色。

  对此,李超直言,其实从包括支付宝在内的众多第三方平台开始做支付那天开始,传统金融业就应该预料到会出现今天这样的竞争格局。

  “虽然从目前市场上来看,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整体体量还是很小,但他们在自己的系统内对用户理财金融概念产生的影响,无形中也会增加银行的成本,因为银行如果还是没有任何改变,那么客户就会不断流失,毕竟银行的存款利率无论如何上浮也不会超过货币型基金或是保险产品。”李超认为。

  更重要的是,缺乏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障碍。

  “按照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眼光去看,他们不会把电商或是互联网金融当成主营业务一样认真对待,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一方面不具备实质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不与他们的考核奖金相挂钩。”李超表示,因此,银行做电商更大的出发点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消极应战。

  “所以这注定了银行不会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银行系电商无论从用户体验还是购物都无法与互联网电商相提并论。”上述人士表示,因此在互联网金融发力的2014年,银行业受到的影响无疑会有增无减。

  一场持久的PK战

  事实上,无论现阶段商业银行如何上浮存款利率,储户资金的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并不意味着在这场PK战中,互联网金融就所向披靡,因为和体量巨大的传统金融业竞争,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清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徐志鹏告诉记者,眼下支付宝这类平台充当的主要是渠道的作用,但未来并不排除自己申请银行牌照来做金融业务的可能性,但无论产品的收益率多高,它对银行的冲击依然是有限的,原因就是如此高的收益率难以长期保证。

  “通常意义上,高达7%收益率的产品其实是很难达到的,短期都难,更何况是一年期产品,之所以有这么高,一个原因可能是互联网公司前期为了宣传目的而自己买单一部分,所以发行的总量上会有所控制。”徐志鹏表示,也正因此,长期让互联网公司掏钱实现高收益并不可能实现,“因为这会对他们自身的资金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种高收益定期产品并不会对银行产生太大的压力,何况这样的产品本身对储户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目前互联网金融领域除了余额宝大获成功,其他金融产品与银行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上述人士指出,以支付宝的“信用支付”和京东刚刚推出的“白条”为例,其“类信用卡”的性质主要在其自身的系统内进行推广,一旦跳到这个系统之外与银行在市场上竞争,可能就不会是现在这种局面了,“比如在你的系统内,出了任何风险你可以自己承担,但出了这个系统,影响和风险就放大了很多倍,恐怕就不是你来买单的问题了。”

  对互联网金融来说,野蛮生长的时代或许告一段落。有消息称,中国央行正牵头相关政府部门研究制定监管规章,旨在防范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上升。

  显然,在这场PK战中,无论是传统金融业还是互联网金融,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分享到:
意见反馈 值班电话:010-62675595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