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打车反赚钱,BUG还是营销?

2014年02月07日 14:41   电脑报 微博   

  自2013年初以来,打车APP的市场已经逐渐发展起来,南北两大打车APP霸主(北有嘀嘀打车,南有快的打车)也各自确定了自己的地位,两者势均力敌,占据了80%以上的打车APP市场。正是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打车APP与手机支付客户端走到了一起,嘀嘀打车找上了微信,而快的打车选择了支付宝。当然,微信与支付宝为了刺激用户在自己的平台上消费,也下了大手笔:微信投入2亿元、支付宝投入5亿元来“请全国人民打车”,正是这样的活动,产生了网络上流传的“白打车还赚钱”攻略。

做空单、双支付,乘客司机都有赚做空单、双支付,乘客司机都有赚
使用打车APP的出租车司机越来越多使用打车APP的出租车司机越来越多

  先来看看为什么说打车APP可以赚钱。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的返现规则如下:

  ●使用嘀嘀打车并用微信支付:乘客享受每单立减10元,每天3单封顶;司机享受每单立奖10元,每天5单封顶。

  ●使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钱包支付:乘客每单可获10元奖励,每天2单封顶;司机每单可获15元奖励,每天5单封顶。

  按照正常的打车流程,用户通过打车APP下单(可以指定司机),乘车完毕后通过打车APP里的微信或者支付宝钱包支付打车费用,支付系统自动减免10元费用,而司机的账户中则自动多获得10元或15元车费。但是,上车后司机与乘客只需在APP中选择已上车,到达目的地之后选择支付就可以了,于是,司机和乘客只需要“买空卖空”,做一个空单子,双方的补贴就拿到了。

  空单做法很简单,例如乘客下单并选择“已上车”,然后用支付宝钱包支付给司机10元车费,司机再把10元现金还给乘客,于是支付宝钱包的补贴就打到双方的帐上,说白了就是连车都不用启动,双方就把补贴给赚了。

  除了做空单外,“双支付”也是一种办法,乘客同时用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下单并乘坐同一辆出租车,在支付的时候,同时用微信与支付宝钱包支付(双倍),司机再用现金的方式返还一倍的车费,这样两份补贴都赚到了。实际上相对做空单来说,双支付算不上作弊,两个平台的支付是独立的,互不相干,除非司机在嘀嘀打车上注册了就不能在快的打车上注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钱也不是无限制地让你赚的,每位乘客每天只能享受3单补贴,司机每天总共只能享受5单补贴,总共也就是几十百把块钱。对于乘客来讲,也就差不多是减免了上下班的打车费(当然,还是不错的);而对于司机来讲,怕麻烦的话,自己多带部手机,自己给自己下单就把这补贴钱给赚了,当然,每一单得间隔开来,否则被系统发现封号就得不偿失了——同一手机号连续下单这明显就是作弊。

  广告有效果,不在乎谁拿到钱

烧钱做宣传,有效果就OK烧钱做宣传,有效果就OK

  “我们没想管,其实要查非常容易,系统都能定位,如果发现作弊,直接把账号冻结就行了。现在量太少,我们觉得还没有必要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有些人想赚点小钱,谁也不能真指望这个赚钱。如果这种作弊行为规模变得很大,那我们一定会查。”某打车APP厂商负责人说。

  实际上,乘客与司机如此商量着赚微信与支付宝的打车补贴,打车APP的监控系统是很容易监测到的。由于乘客与司机的手机都开启了GPS定位,所以上车时间、行车距离这些数据都在系统的记录当中,只要是APP厂商愿意去查作弊行为,是一定查得到的。

  对此,快的打车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确实有乘客与的哥联合起来赚补贴的情况,不过由于金额较小,操作起来也很麻烦,所以也并没有去“较真”,另外,乘客在数万甚至是十多万辆出租车中遇到同一位司机的几率也很小,作弊的话会很容易被发现,多数司机也不愿意去冒被封号的危险。

  另外,微信拿出2亿元、支付宝拿出5亿元来做打车补贴,假设北京有十万出租车,所有出租车每天都拿满5单补贴(包含乘客),微信和支付宝的补贴分别可以扛20天和40天,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出租车使用打车APP,所以这个活动的宣传持续期远不止这点时间(而且后继也许还有更多补贴投放),但宣传的效果却是非常有效的。当大家都在乐滋滋地奔走相告如何免费打车甚至赚钱的时候,微信、支付宝和打车APP的广告宣传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只要广告有效果,谁赚到了这个补贴就无所谓了。换句话说,这个所谓的”打车赚钱攻略”很可能就是支付平台和打车APP自身的软性推广而已——你看看现在大家讨论的打车APP,除了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外还有其他的吗?

  打车APP带来的一些隐患

  虽然打车APP的兴起给乘客带来了一些便利,也让出租车司机能拉到更多的单,但在这个模式中依然有一些隐患存在。

  首先就是安全问题,出租车司机为了抢单,经常在开车的时候分神去观看手机屏幕,虽然交通法规会对开车看手机做出处罚,但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由此也造成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其次是业务转包,曾经就有人遇到过,在打车APP中下单后,遇到的车并不是正规出租车,而是非法运营的黑车,当乘客询问为何不是正规出租车时,黑车司机表示,出租车司机忙不过来或是不愿意接单,就把业务甩给了相识的黑车司机。既然是非法运营的黑车,可靠性也就无从谈起了,从这一点来讲,也算是影响了乘客的体验。

  再次就是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无论是打车APP还是支付平台,都要求收集各种个人信息,而且还关联了用户的银行账户(除了打车功能外,还可以通过APP收集的个人进行精准推送广告),这无疑增加了个人信息泄漏的风险。当然,要实现正常的定位、下单与支付功能也必须用到这些信息,我们只是希望将来能有更完备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出现,这可能也是一个新的商机。

  观点:推广之外,更需要完善与规范化

  打车APP和支付平台联合进行推广这很正常,毕竟各种生活化的应用走向移动互联网也是趋势,而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不过在厂商大力推广的同时,打车APP的漏洞和各种隐患也是急需完善与规范化的,打车APP同时也需要与出租车的规范化管理进行挂钩,这在技术层面上是可以实现的,只是看APP厂商是否愿意去做。当然,出租车市场对于微信与支付宝来说虽然是个很大的市场,值得砸钱去占领,但这也只是手机支付的一个应用场景,将来会有更多可扩展的市场,但它们同样也需要在大力推广的同时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管理进行加强,才能真正稳步健康地发展。

分享到:
分享到:
意见反馈 值班电话:010-62675595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