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浪潮来袭 券商研究所格局重塑

2013年11月29日 02:1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林巧 深圳报道

  券商研究领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当地政府沟通后,发现当地的土地全是国有土地,跟现在热炒的土改关联不大。”这样一条某土改概念上市公司的草根调研信息在网页上发布后,一位资深房地产研究员明显感受到了压力——互联网的生产方式已经蔓延到研究行业。

  互联网是券商研究所强大挑战之一,但某券商研究所负责人认为,除了互联网,券商研究所至少还面临业务模式调整、佣金危机等的挑战。券商研究所目前的格局将重新调整,各家券商研究当下的选择,将直接攸关未来2-3年的生死存亡。

  互联网冲击

  券商研究所与互联网的结合早已经开始。据了解,部分研究员已开始通过微信等新型互联网工具为客户提供服务。“近期去调研手游公司,就为机构客户建立了微信群,调研信息可即时互动,机构反馈的问题也能及时处理。”广东一家中型券商TMT行业研究员称。

  而来自北京一家老牌券商研究员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将自己服务的好几个机构分别建立了微信群,了解客户想要什么样的信息外,一些较好的行业资讯也能通过分享链接的方式共享给客户。“感觉就像是管理网店一样。”上述研究员称。

  业内人士指出,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发布研究报告、与机构交流等模式已经显得相对落伍了。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新型的互联网载体势必成为研报、资讯的创新发布、传播渠道。

  “对于手机端上的服务,随着支付功能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一些实地调研报告设置付费功能。客户根据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完整度支付不同的费用,对于券商研究员来说都是很不错的尝试。”上海一家券商房地产行业研究员认为。

  随着雪球网这样的垂直社区流行,互联网的基因已经开始蔓延到整个券商研究资讯领域。在这样的门户网站上,不仅有深度研报、草根调研,还有财务分析,尽管目前看来与券商研究所定位于服务买方机构的业务还没产生冲突,但是按照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当这些机构的研究能力被买方机构认可,甚至被认为超越了券商研究机构的时候,券商研究所就失去了立足之地。

  除了来自互联网的冲击外,券商研究机构还迎来了全新的产业研究格局。一方面是传统周期性行业近年来缺乏表现,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新兴产业显得异常活跃。经济形势的变化,也让部分券商开始重新思考行业研究的布局。

  例如国信证券,去年年底起就开始对研究所的行业研究格局进行了调整。减少了以钢铁、有色等代表传统相关行业的研究投入,重点配置了TMT、医药、环保等为代表的特色研究。

  “这些新兴产业的研究员在人数上已经占比高达60%左右,肯定还会适当扩容的。”国信证券内部人士透露,与此同时在钢铁、有色、煤炭等行业的研究上,将不考虑再配备相关研究员。“周期性行情到来的时候,宏观策略的研究兼顾下相关研究就好。”上述内部人士称。

  特色研究是行业的必然选择。据方正证券内部人士所做的一份统计显示,目前国内约有60家券商研究所从事卖方研究,但业务同质化严重;具体体现在大部分研究所都从事服务公募基金换取研究分仓的卖方研究业务,竞争激烈;众多券商研究所投入很大精力专注股票研究,对于债券和衍生品研究较少;不管是大中小型券商,研究都覆盖了绝大多数行业。

  “重复性工作,扎堆研究已经是行业的通病。”深圳一家本地券商非银行金融研究员表示。除了扎堆研究外,业内人士还指出,券商研究所对A股市场以外经济体或者市场的宏观经济、海外市场等研究非常缺乏。

  业务为导向

  “事实上不仅经纪业务转型需要研究所支持,大投行、大资管业务同样需要研究所的支持。”国内一家中型券商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认为,目前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都离不开研究业务的支持。例如经纪业务需要二级市场的研究支持;大投行业务需要定价与估值的研究支持;泛资管业务需要研究所提供项目所在行业的研究支持等。

  实际上,长期以来券商研究机构的收入均依靠公募基金分仓。服务客户过于单一,让其陷入两难的困境。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研究所所获得的基金分仓较难成为长期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为了获得基金公司的青睐,研究员不得不极力“讨好”基金经理。

  部分对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不满的券商研究所,已对如何扩宽服务客户范围进行了探索。“包括保险、私募等金融机构都可以是券商研究所的潜在客户。”内地一家券商研究所相关业务人士认为,甚至是政府机构或者上市公司都可以是券商研究所的服务对象。“前提是研究实力过关。”上述人士称。

  业内人士认为,用研究服务换取佣金是国际通用的做法,本身并不存在太大问题。对于券商研究所而言,只需要转变目前“服务过度”的状态。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去研究什么。”国信证券研究所相关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信研究所所做的业务调整,就是想通过业务为导向,强化研究深度。在上述相关人士看来,过去研究所花费了大部分力气覆盖二级市场的股票研究,而忽视了其他特色研究。例如固定收益业务。上述人士指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市场对固定收益研究支持的需求日益明显,券商研究所在这方面的投入仍然有待加强。

  “现在券商研究所所谓的业务全覆盖,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而全’,最多只能说是股票市场全覆盖。”上海一家券商资深研究员认为,真正大而全服务,应该从财富管理的视野出发,在单一股票研究之外,研究范围还应包括宏观经济周期、大宗商品、房地产经济以及基金产品、债券产品、衍生品以及海外市场和产品,并开展量化选股、行业配置和大类资产配置等。

  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以来,券商研究机构为了获得分仓佣金收入和分析师评选活动中的投票,使得整个研究业务向销售倾斜。据国内一家大型券商内部人士透露,每年的分析师评选,至少要消耗一位研究员3个月左右的时间做各种拉票、拜访的社交活动,从而减少深入研究的时间与精力。

  随着研究所业务的转型,研究员也要适时脱离社交舞台,回归研究本质。“投票是一次性的,分仓确确实实在的,每个季度都结算一次,没有扎实的研究基础支撑,是不长久的。”上述内部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券商研究所都新设或正在筹划设立研究所销售部门,将研究和销售做了一道屏障。业内人士指出,在以业务为导向的新形势下,券商研究人员不仅仅是撰写和发布报告,机构销售也不仅仅地推销研究报告,两者之间应该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服务于全公司的业务需求。

  研究所危机

  抛开来自互联网的外部冲击不说,券商研究所近年来已危机四伏。作为其主要衣食父母的基金公司,在市场环境持续低迷、业绩不尽人意的双重压力下,曾经火爆的券商研究分仓业务也在交易量和交易佣金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券商研究所从公募基金获得的交易佣金收入呈逐年下滑的趋势。2007年-2012年期间,基金交易佣金由60.04亿元缩水至40.7亿元。尽管受今年行情回暖的影响,2013年上半年的交易佣金合计为27.06亿元,同比增逾两成。业内人士还是担忧一旦市场环境变坏,研究所的收入也将随之减少。

  除了交易量的波动外,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向财大气粗的基金公司也开始和券商砍价。“目前的情况是,万分之八的佣金费率岌岌可危。”深圳一家中型券商研究所销售人士称。

  由于研究所不直接创造收入,其间接创造的基金分仓佣金收入在券商收入中占比也非常低,常属于入不敷出的成本部门,在整体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研究所也是被首先开刀的部门之一。

  据上海一家券商研究所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大部分券商研究所的人均年薪在20万-30万左右,其中新财富分析师及其所带来的团队薪酬支出将高达数百万。如此一个80人左右的研究所团队年均人力成本将在3000万左右。其中,尚未计算后台的投入和出差的补贴。

  “然而,大部分券商研究所对内能提供的研究支持都十分有限。”广东一家中型券商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表示,以该公司为例,经纪业务所需要的研究支持几乎全部外购,研究所仅仅在年度策略会上“露露脸”。“这毫无疑问是极大的浪费。”上述人士称。

  对于研究所难以与公司内部业务进行有效合作,多位券商研究所内部人士认为“这是一个世纪难题”。由于公司内部机制不完善,研究机构为其他部门提供的服务却无法衡量收入。“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去年与经纪业务部门的合作中,本来制定好的一些业务分成,后来都因为市场行情、业绩好坏等种种原因没有兑现。”内地一家券商研究所相关人士指出,这也是研究所为什么对公司内部提供服务缺乏积极性的原因之一。(编辑 简俊东)

分享到:
意见反馈 值班电话:010-62675595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