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路透社今天撰文称,随着科技行业的日益繁荣,苹果公司、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四大巨头也积累了巨额资金,并纷纷开始兴建新的总部办公楼。这些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设计都极具想象力,完全具备争夺国际大奖的实力。然而,纵观历史,每当企业开始斥巨资兴建办公楼时,多数都难逃泥潭。
以下为文章全文:
资金充裕
虽然多数美国企业都在收缩房地产业务,但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四大美国科技公司却纷纷开始规划新的总部,而且都有可能获得有着“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
亚马逊上周宣布,将在西雅图市中心建设3个绿色的球型建筑。而在此之前,苹果公司的环形“飞船”总部、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Facebook开放式办公楼,以及谷歌新总部也都有望角逐这一建筑界最高奖。
“这彰显了一种愿望,似乎在说:我们很特别,我们很不同。我们已经改变了世界,我们还将继续改变它。”华盛顿大学历史副教授玛格丽特·奥玛拉(Margaret O'Mara)说,他曾经写过一本有关硅谷建筑的书。“这也反映出他们家底的殷实,他们不差钱。”
但纵观历史,一旦一家公司开始沉迷于华丽的办公楼,通常预示着命运的巅峰已过。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建筑最终或许只能成为成本高昂的纪念碑,凸显出企业的虚荣心,但从规划这些建筑伊始,他们的重点便不再集中于核心业务。
“我一直认为,苹果公司的飞船总部可能会得一个‘死星’的绰号,因为这个项目太宏大,建设的时机太差。”对冲基金公司Ram Partner合伙人杰夫·马修斯(Jeff Matthews)说。这栋建筑的动工正值苹果公司产品周期可能走向成熟之际,“这个反向指标太经典了,不服不行。”他已经不再持有苹果公司股票。
美国科技投资基金RCM Capital Management主管沃尔特·普利斯(Walter Price)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当企业修建大型总部时,他们通常经营得很好,拥有强劲的前景,这通常伴随着他们的股票触顶。”苹果公司、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都在努力争夺科技人才,宏伟的园区可以对此起到帮助。但苹果公司的计划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认可,RCM Capital Management的科技基金也不再持有苹果公司股票。
项目规划
西雅图市规划局本周公布的亚马逊新总部设计包含了三个金属和玻璃框架的球形建筑,高约100英尺(约合30米),这将成为亚马逊三栋新摩天楼的核心部分,以便容纳西雅图市区不断增多的员工人数。
该计划称,将具备一系列相互交错的球体,内部空间充裕,可以容纳大量的植被,还提供宽敞的个人和团体工作空间。亚马逊拒绝进一步发表评论。
作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搜索公司,谷歌位于山景城的总部已经难以容纳该公司的员工,因此他们在附近规划了一处110万平方英尺(约合10万平方米)的新园区。
这处名为“湾景”(Bay View)的新总部将配有9栋巨型建筑,呈水平弯曲状,天台种有植被,四周有庭院,办公楼还可以通过天桥相连。同事之间的步行距离都不超过2.5分钟,以此来鼓励协作。谷歌发言人拒绝发表进一步评论。
Facebook的协作理念则更进一步,规划中的Facebook West新总部是对现有门罗帕克总部的补充,占地大约7.5个橄榄球场。盖里在新总部中融入了Facebook的特有风格,将其设计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室,员工甚至无需穿过一道门就可以从一头走到另一头。楼顶则以公园的形式呈现。
门罗帕克市副规划师蕾切尔·克罗斯曼(Rachel Crossman)表示,最初的设计方案在建筑物的末端采用了喇叭口的设计,就像是蝴蝶翅膀,但Facebook并不认可。
Facebook发言人塔克·邦兹(Tucker Bounds)表示,此次扩建将“极具成本效率”,对于帮助公司开发新产品很有必要。他拒绝进一步发表评论。
苹果公司的创意则最为大胆,这栋建筑面积280万平方英尺(约合26万平方米)的环形玻璃建筑占地176英亩(7122公亩),这也是对苹果公司前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一种纪念,因为他曾经称这栋建筑外形酷似飞船,并且在2011年辞世前参与过设计工作。
据报道,该项目造价高达50亿美元,大约可以容纳1.2万名员工。苹果公司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
园区诅咒
资产管理公司Smead Capital Management主管比尔·司米德(Bill Smead)称,科技行业近年来积累了巨额资金,使得很多公司都出现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的公司通常表现不好,资本过剩的公司领导者有时还会浪费。”他说。Smead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着4.65亿美元资产,但不持有苹果公司、亚马逊、Facebook或谷歌股票。
据当地政府透露,苹果公司、亚马逊和Facebook的总部建设计划并未获得税收减免或其他优惠政策。但谷歌是否获得了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尚未可知。
尽管这些计划都彰显出企业的乐观情绪,但却有可能重蹈其他公司的覆辙:在建设规模宏大的办公楼时陷入衰退。
时代华纳中心是一栋建筑面积280万平方英尺(约合26万平方米)的建筑,由两栋玻璃摩天楼组成,毗邻纽约中央公园。然而,正当AOL-时代华纳开始兴建这个项目时,科技股泡沫也在2000年破灭,导致这家互联网和传媒公司的市值缩水四分之三。
纽约时报公司、华尔街投行贝尔斯登和化学公司Union Carbide,也都在兴建宏伟的总部后不久陷入了困境。
还有多家科技公司也是“园区诅咒”的受害者。
1990年代初,曾经是全球第二大独立软件公司的Borland斥资1亿多美元在硅谷南部修建新办公楼,内有池塘、网球场和游泳池。到2008年,在微软的接连打压下,该公司的市值甚至还不足其总部当初的造价。
自那以后,雅虎、MySpace、Inktomi、Sun和Silicon Graphics也都透露过搬迁新总部的计划,但无一例外都走上了下坡路。谷歌搬进了Silicon Graphics的园区,Facebook则接手了Sun的总部。
在线CRM软件开发商Salesforce.com及时收手。2011年末,该股从7月的高点一路下跌,分析师批评该公司的销售和营销费用过高,而之前批准的20亿美元旧金山总部建设计划也于次年2月取消。
提高效率
尽管不乏警世故事,但还是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一代的科技公司建设新总部是明智之举,因为这可以提升协作效率,而且从生产力和能源效率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带来长期利益。
“随着能源价格的走高,他们意识到这些建筑必须更加耐用,而且能更好地控制这些办公楼的运营成本。而地产开发商不会关注这些长期问题。”斯坦福大学建筑设计项目总监约翰·巴顿(John Barton)说。
他补充说:“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效率会更高,新总部造价或许更贵,但却可以提升5%的生产力,这可能很明智。”
华盛顿大学的奥玛拉认为,新一代的科技巨头都在模仿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提供有创意的工作场所。贝尔实验室曾是AT&T旗下的研究机构,晶体管、激光和手机的基础技术都诞生于此。
但贝尔实验室当年遗留的办公楼同样命运不济,那栋由现代主义建筑师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设计于1950年代末的办公楼,现在归阿尔卡特-朗讯所有,内部几乎空空如也,有可能改建成为一个医疗中心——或者,也有可能被夷为平地。(书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