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普遍加价10%至20% 打车APP规模扩大

2013年05月24日 11:33   中华工商时报   

  一夜之间冒出的各种打车APP最近受到全国一些大城市司机和乘客们的热捧,而且还获得了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大力投资。不过,由于挑战了现有出租车行业的 利益分配模式,一些城市的交通监管部门很有可能在近期出台新规,强制统一在线打车APP。这些打车APP的运营公司赶着在政策紧缩前扩大规模。

  搜索发现,国内打车应用至少在20款以上,南方地区多使用“快的打车”,北方地区则以“嘀嘀打车”和“摇摇招车”为代表。

  使用打车软件主要在于一些打车难的特定情形下,比如司机在交接班、司机回程途中的空载,以及高峰期和恶劣天气的拒载。如果乘客登陆打车软件,直接和司机对话和谈价,就能迅速提高打车成功的几率。乘客普遍加价10%-20%

  根 据经验,高峰期间,市区内一般都要加价5到10元,如果要跑出市区到一些偏远地带,可能还要加价数十元左右。总体而言,加价幅度在“打表”费用的 10%-20%。不过,大多数乘客表示:“只要能打到车,加点钱可以接受”。而一些有经验的乘客则表示:如果事先预约,一般则不会掏加价费用。

  司 机们也开始普遍自行安装类似软件,广州一位出租车司机说:“这是乘客主动加价,并不是我主动索取,算不上违规议价,最重要的是,可以按自己意愿来选择乘 客!”还有一位司机表示:“通过打车软件,可以自己规划时间和路线,想去不想去、想去哪,都可以自己做主,赚钱并没有明显增多,但是干活比以前轻松了”。 还有一位企业内部人士说:这方便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信息沟通,缓解了老百姓打车的难题,何乐而不为呢?更有一些业界人士预测,如同微信取代短信打电话一样, 打车APP有一天甚至也会取代出租车运营公司。政府责令清除加价功能

  由于打车APP挑战了现有出租车行业的利益分配模式,行内普遍认为该 行业争议较大,面临较高政策风险。一些城市的交通监管部门就指出,打车应用的加价策略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原本公共交通资源的分配矛盾,打乱了路边打车和应用 订车公平的竞争环境,还可能壮大“黑车”市场。对此,北京交通委表示,加价的行为意味着变相议价,违反了《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规定,因此政府部门 要出台规定,责令叫车应用企业清除加价这一功能。面临由此带来的市场问题,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 法》,北京市将规范出租车电召服务,并很有可能强制统一在线打车APP。

  其他城市也在酝酿类似政策,打车应用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因此,这些公司赶着在政策紧缩前扩大规模,加快圈地步伐。

  根据易观智库最近发布的报告,截至2013年5月7日,中国11家主流Android应用商店的监测数据显示,在打车类应用总体下载量超过百万。用户主要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分享到:
意见反馈 值班电话:010-62675595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